天天看點

為什麼拿破侖和希特勒非要打蘇聯,先統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嗎?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俄羅斯到底招誰惹誰了,歐洲強權一出現就要打他。先有拿破侖,後有希特勒。實際上,曆史上的沙皇俄國沒少收拾歐洲國家,歐洲一直生活在俄羅斯的陰影裡,到今天也是這麼一個狀态。

特别是英國,上蹿下跳地好像最恨俄羅斯,其實他就是在拉仇恨,全歐洲唯獨英國受俄羅斯的威脅最小、傷害最少。英國之是以這麼出格地欺負俄羅斯,就是希望歐洲各國和俄羅斯死磕,它好漁翁得利。

為什麼拿破侖和希特勒非要打蘇聯,先統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嗎?

一、拿破侖為什麼要打沙俄

拿破侖打沙俄,是遲早的事,理由很多。比如俄羅斯地廣人稀、資源豐富;比如歐洲北方巨大的戰略利益和長久的戰略威脅;比如拿破侖要當真正歐洲皇帝的野心等。

英國人知道這隻是暫時的

在把歐洲大陸基本都征服了以後,尤其是1810年,拿破侖娶了奧地利公主瑪麗·路易絲為妻,法蘭西第一帝國達到鼎盛時,對拿破侖皇帝來說,歐洲也隻有英倫三島孤懸海外,俄羅斯雄踞北方。

這兩個地方都是難啃的硬骨頭。1805年的特拉法爾加海戰失利,讓拿破侖暫時放棄侵略英國的計劃。英國人知道這隻是暫時的,下一次英國可能沒有這麼幸運。

為什麼拿破侖和希特勒非要打蘇聯,先統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嗎?

沙俄是拿破侖的心頭之患

沙俄更是拿破侖的心頭之患,每一次的反法同盟,沙俄都是最積極的參與者。而法國當時的形勢也推着拿破侖不斷地對外擴張,既有維持自己統治和聲望的需要,也有振興法國經濟的需求。

本來拿破侖也沒有急切攻打沙俄的想法,沙皇亞曆山大一世也沒有進一步對法國示強的意思,但橫空出世的奧爾登堡公爵事件徹底改變了局面,沙皇亞曆山大一世堅決的站到了法國的對立面。

《大陸封鎖法令》得不到執行

實際上本來非常親近沙俄的奧爾登堡公國沒有明顯地反對拿破侖。拿破侖為了把英國收拾了,先對英國進行封鎖,他簽署了《大陸封鎖法令》,嚴格禁止法國及其盟國、附庸國同英國發生貿易。

為什麼拿破侖和希特勒非要打蘇聯,先統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嗎?

英國這下有點傻眼了,誰都看得到,這樣封鎖幾年,到時候拿破侖不用打,自己就垮了。狡猾的英國人通過類似走私的方式和北海沿岸國家繼續貿易,他們特别和奧爾登堡公國交易得更頻繁、更大量。

這個奧爾登堡公國是沙俄的親戚,法國和俄國有一個《提爾西特條約》,因為這個條約,法國才允許奧爾登堡公國存在的,奧爾登堡公國也加入了法國主導的萊茵邦聯。現在他們大喇喇地和英國貿易,明顯把拿破侖不放在眼裡,1810年,拿破侖發兵吞并了奧爾登堡公國,控制北部沿海。

為什麼拿破侖和希特勒非要打蘇聯,先統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嗎?

拿破侖對俄國大打出手,走向衰亡

就這樣,法、俄徹底決裂。法國針對的對象從英國轉到俄國,俄國也加緊了對法國的戰争準備。法國内部攻打俄國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俄國内部也是覺得法國欺人太甚,自動地對法國仇視起來。英國人在島上長籲一口氣。

事情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了,1812年,法、俄關系惡化到兵戎相見的地步,拿破侖60萬大軍分兩路進攻俄羅斯。最後,拿破侖大敗,帝國自此走向衰亡。

為什麼拿破侖和希特勒非要打蘇聯,先統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嗎?

二、希特勒為什麼要打沙俄

希特勒攻打蘇聯,一點也不奇怪,這是一定會發生的事,當時蘇聯和德國在談判時、在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時、在德國橫掃歐洲時、在蘇聯進行戰争準備時,大家都知道這一點。不知道的是什麼時間發生、誰先打響第一槍。為什麼呢?從這麼幾方面看。

為什麼拿破侖和希特勒非要打蘇聯,先統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嗎?

希特勒的後顧之憂

希特勒在歐洲豬突猛進,閃電般占領了所有能占領的地方。和當年拿破侖一樣,隻有英國和蘇聯這兩地沒打下來。當年拿破侖和俄羅斯有一個《提爾西特條約》,希特勒和蘇聯也有一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但是雙方都明白這條約的壽命不長,是以,希特勒在西線一直心裡不安,他怕蘇聯在東線突然進攻,他受不了。這個後顧之憂一日不解決,他就一日不得安心。

為什麼拿破侖和希特勒非要打蘇聯,先統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嗎?

希特勒的歐洲困境

雖然歐洲的大部分已經在希特勒的控制之下,但英國實際也有優勢的。一方面德國打不到英國本土,他們的海軍不行;另一方面,英國牢牢把握住大西洋航線和地中海咽喉要道,這讓德國從西部得到戰略物資基本不可能,實際上就是英國封鎖了德國海上通道。

形勢越來越不利于德國。閃電戰可以,持久戰拼的是物資,拼的是消耗,德國被封鎖得非常困難。不光是物資匮乏,勞動力也少,德國的青壯年都上前線了。

英國人鬼得很,丘吉爾天天在拉攏引誘斯大林,他們要結成聯盟。這些不知道真假的消息讓希特勒心驚肉跳,如果真的如丘吉爾設想的,德國兩面作戰将是噩夢。因為蘇聯主動進攻,将是艱難的攻堅戰;德國主動進攻,就是一瀉千裡的閃電戰。是以希特勒決不能讓自己被動,他要快速解決東邊的問題。

為什麼拿破侖和希特勒非要打蘇聯,先統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嗎?

希特勒估計的形勢

蘇聯的形勢也不好。1939年的蘇芬戰争讓蘇聯損失巨大,他們的軍隊看起來羸弱不堪,連個小小的芬蘭都沒有辦法擺平;而大清洗又使蘇軍的實力進一步削弱,大批有經驗的将領被殺,前線都是臨時補充上來的,他們也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會如何。

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在意識形态和價值觀上都和西方國家格格不入。希特勒甚至認為,他攻打蘇聯是西方國家樂見的,他們一直想把蘇聯滅掉,他們想禍水東引。實際上這也是事實。但是後來的形勢卻不是希特勒想的那樣。

為什麼拿破侖和希特勒非要打蘇聯,先統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嗎?

德國進攻蘇聯的誘惑是巨大的。首先,德國本來就欠着蘇聯巨額外債,這些都是前期戰争準備時欠下的;其次,德國的戰争物資都是從蘇聯進口,如果進攻蘇聯,這裡的物資無限,包括石油、糧食;最後,希特勒一直想把蘇聯的勞動力補充到自己的工業系統,彌補國内生産不足的問題。

是以,盡管将軍們有許多反對意見,希特勒還是開始了進攻蘇聯的計劃。一開始他們打得很順利,首先占領的烏克蘭和巴庫油田,讓德國獲益不少,三線進攻的勢頭很猛,有摧枯拉朽之勢。但是,打着打着形勢就變了,德國陷入到一個巨大的泥潭,進不得、退不得。

為什麼拿破侖和希特勒非要打蘇聯,先統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嗎?

三、曆史上的歐洲,也就是這幾個國家在唱戲

縱觀歐洲曆史,也就是法國、德國、俄羅斯在打來打去,英國在一邊呐喊助威。誰占了上風,英國就罵誰,甚至打黑拳。因為一個沒有巨頭強國的歐洲大陸才是英國希望的歐洲。

俄羅斯一直不受歐洲國家待見,歐洲大陸上的小國一直生活在陰影裡,尤其北歐,以前經常被按在地上摩擦。也隻有俄羅斯能在歐洲一統斯拉夫人的江湖,是以法國、德國對他很警惕。現在,英國正是利用歐洲大陸國家對俄羅斯的懼怕,他們在上下其手,挑撥法德對抗俄羅斯。

為什麼拿破侖和希特勒非要打蘇聯,先統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嗎?

總之,世界上國家間的事很好玩,也是一個江湖。就拿歐洲來說,一個厲害的強權總是要打俄羅斯,好像打遊戲最後一關一樣,但最後也總是折在這裡;每次打俄羅斯都是英國跳得最兇,好像他們最恨俄羅斯,最後他們得利最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