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雪中悍刀行》:發生在哪個朝代的故事?北椋國是真實存在的嗎?

最近很火的電視劇《雪中悍刀行》,它的劇情雖然是虛構的,但是它的故事背景卻是根據中國古代一段真實的曆史來創作的。

電視劇一開始,徐鳳年用一根樹枝在地上畫出一個圓,然後說“當年天下亂局,九國割據,随之諸侯亂戰。”那麼我們不免好奇,他所說的“當年”是哪年?還是指的哪段曆史時期?

《雪中悍刀行》:發生在哪個朝代的故事?北椋國是真實存在的嗎?

接着看,徐鳳年又說“離陽,破局而起,掃滅八國,成就一統之勢”,離陽和一個名字很像“鹹陽”,鹹陽是哪裡?掃滅八國,我們都聽說過秦朝掃滅六國,那麼這就很接近于真相了。

再往下看,徐鳳年緊接着又說“尤其是離陽朝的北椋鐵騎,更是以無敵之勢,蕩風雲,平天下,一軍滅六國”。由此可見,北椋鐵騎是離陽朝的軍隊,而且勢不可擋,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鋼鐵部隊了。

《雪中悍刀行》:發生在哪個朝代的故事?北椋國是真實存在的嗎?

這部劇的曆史背景介紹得很簡單,是通過徐鳳年一個人的口述形式進行描繪的。熱愛曆史的朋友們往往喜歡深扒,作者到底寫的是哪個朝代的故事?或者是根據哪段曆史時期仿寫的呢?

聽我細細講來。

西周封建時期,當時我們中國所在的這個地方,古人把它稱之為“天下”。

周武王建國以後,他冊封了很多的諸侯,這裡面一部分是他的親戚,另一部分是幫助他滅掉商纣王的功臣,然後把天下分給這些諸侯,每一個諸侯建立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也叫諸侯國。

是以當時的天下,其實是由很多個諸侯國組成的一個國家聯盟,而這個國家聯盟的首腦,叫做“天子”,也就是周武王以及後世的周朝統治者。

諸侯再把自己的國家分給卿大夫,卿大夫管轄下的領地稱為“家”。

當時的整個天下其實是分成了三層結構,家、國、天下。

《雪中悍刀行》:發生在哪個朝代的故事?北椋國是真實存在的嗎?

緊接着,來到了春秋時期,春秋和戰國雖然我們現在都是連在一起說,但其實是兩個曆史時期。它們都屬于東周,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滅亡了以後,就進入到了春秋時期。

這個時候,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因為周朝的政權越來越衰落,周天子的權威越來越弱。

我們要知道,當時周天子把國家分給諸侯以後,他自己其實掌管的地方并不多。諸侯國都是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的行政事務由諸侯全權負責,周天子是不加幹涉的。周天子他有一個自己的國家,叫周王國。

那麼周天子他憑什麼能夠号令諸侯呢?他靠的是軍隊,西周初年,周天子手下掌管着大量的軍隊。

但是後來,周王朝不斷跟外族,比如西方的戎族還有南方的一些族群,發生戰争,接連戰敗,損失了大量的軍隊。

《雪中悍刀行》:發生在哪個朝代的故事?北椋國是真實存在的嗎?

是以周天子他就管不住這個天下了。諸侯國之間,為了争奪土地,争奪财寶,沖突越來越激化,就開始不斷發生戰争,戰争連年不斷,百姓可謂是民不聊生,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也是在這個時期,在這樣的一種大環境下,湧現出了儒家、道家、法家,陰陽家等學派。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先秦諸子”。

諸侯國之間,你打我,我打你,周天子管不了,那就必須有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出來,維持秩序,這個實力超群的諸侯國的國君,就被稱為“霸主”,比如齊桓公,晉文公,都當過這個霸主,史稱“春秋五霸”。

這個時候的天下,其實是有兩個首腦了,一個是周天子,他在名譽上,地位最高,一個是霸主,他的實力最強大。

實力較強的諸侯國都紛紛搶着要來做這個霸主,這個時期也叫做“諸侯争霸”。

《雪中悍刀行》:發生在哪個朝代的故事?北椋國是真實存在的嗎?

再往後發展,就來到了戰國時期。情況又發生變化了,經過了春秋時期的較量,天下就隻剩下了七個實力較強的諸侯國,其實諸侯國的數量遠不止這七個,因為還有一些實力微弱,地少人少的小諸侯國。

這七個諸侯國就是曆史上的“戰國七雄”,這個時候,他們的國君也已經自立為王,都不再是稱自己為諸侯,而是稱王了。

那麼發展到這個階段,勢必要有一個最強大的超級大國,破局而起,把所有的諸侯國給吞并了,然後走向統一國家的這麼一個道路。

戰國七雄當中,實力最強的就是秦國,他是戰國末年的霸主。當時秦國主要是在西方的關中地區,今天的甘肅,陝西那一帶。東方有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和秦國接壤的是韓、趙、魏、楚、這四國。

《雪中悍刀行》:發生在哪個朝代的故事?北椋國是真實存在的嗎?

離陽大戰西楚,景河之戰,對應的就是曆史上秦國攻打楚國的那次戰役,打得非常慘烈,楚國死了幾十萬人,當時的一條河裡都是屍體,被水一泡太陽再一曬,整條河都臭了,被稱為臭池。

再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秦王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結束了戰火紛争,硝煙四起的歲月,讓老百姓都過上了太平生活。

秦國的都城是在鹹陽,《雪中悍刀行》電視劇中說離陽王朝,貌似也是借用了鹹陽這個名字改的。

前面說的這一些,是為了把曆史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

結合着電視劇一開頭,所交代的“當年天下亂局,九國割據,随之諸侯亂戰。”我們就可以知道,作者其實就是以戰國末年的這段曆史為背景進行創作的。

《雪中悍刀行》:發生在哪個朝代的故事?北椋國是真實存在的嗎?

劇中說:“離陽朝的北椋鐵騎,天下無敵,一軍,滅六國”,這其實也是根據秦國的軍隊來寫的。戰國末年,秦國的軍隊被其他的六國稱之為“虎狼之師”,秦國的将領,士兵一上戰場,眼睛都通紅,個個兇狠強悍,跟野獸一樣。

戰國末年,秦國軍隊的戰鬥力空前絕後的強大,将士的作戰積極性也是空前的高漲,這其實要得益于一個人就是商鞅。

商鞅變法中,有一項改革是實行“軍功爵制”,史書上記載“商君為法于秦,戰,斬一首賜爵一級”,簡單來說就是“拿人頭換富貴”。

《雪中悍刀行》:發生在哪個朝代的故事?北椋國是真實存在的嗎?

秦國的士兵,在戰場上,每殺一個敵人,會把他的人頭砍下來,砍一個人頭回去以後,就給你封一個等級的爵位。同時享受這個爵位的待遇,不僅嘉獎,還封地。

而且秦國的士兵主要是平民百姓,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受夠了吃不上喝不上的苦日子,現在隻要多殺人就能夠換來富貴生活,一下子就能從社會底層變成大地主,甚至是直接升官了,他們自然是拼盡全力。

《雪中悍刀行》:發生在哪個朝代的故事?北椋國是真實存在的嗎?

介紹完了這部劇的曆史背景,我們再來介紹一下原著作者名字的來源。原著的作者叫“烽火戲諸侯”。

烽火戲諸侯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曆史典故。而它發生的朝代正是西周到東周過渡的時期。

說到這個典故,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他是導緻西周滅亡的罪魁禍首,他就是周幽王。

周幽王非常寵愛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褒姒,屬于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的那種類型。可是,她有一個毛病,她雖然回眸一笑百媚生,但是她不愛笑,整天繃着個臉。

周幽王為了逗她笑,想了很多的辦法。最後有一個大臣給他出主意說“大王,你要不把烽火台點燃了試試?”

烽火台,我們現在偶爾也可以在一些曆史遺迹中看到,是古代修建用來傳遞資訊的工具。隔一定的距離就修建一座烽火台,一旦發生危機事件,就立即點燃第一座烽火台,然後第二座一看到煙,立馬也點燃,就這樣一直傳遞下去。

西周時期烽火台一點,就說明周王朝有外敵來襲,周天子有危險,所有的諸侯都必須立刻率領大部隊來救援。

《雪中悍刀行》:發生在哪個朝代的故事?北椋國是真實存在的嗎?

周幽王聽了大臣的建議,于是命人點燃了烽火台,就這樣,各諸侯都帶領着部隊馬不停蹄,風塵仆仆地來到都城,烏烏央央一大片。

褒姒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部隊,她很好奇,就問周幽王:“他們幹嘛呢?”

周幽王就給她解釋,我點燃烽火台,讓他們以為有敵人要來攻打我們,是以帶着部隊來救援,其實我就是逗他們玩玩的。

褒姒聽完以後,哈哈大笑,拍着手說“太好玩了”。

周幽王一看,也樂了,原來這就是逗美人笑的方法啊。

《雪中悍刀行》:發生在哪個朝代的故事?北椋國是真實存在的嗎?

可是諸侯一看沒有敵人,就帶着部隊回去了,褒姒又開始整天繃着個臉了,那怎麼辦呢?我們就經常點。從此以後,周幽王三天兩頭讓人點燃烽火台,點一次,諸侯來一次,褒姒笑一次。

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作者以這個典故作為自己的筆名,想來是有一定的用意的。如果他不是非常喜歡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那段跌宕起伏的曆史,就是借用這個來形容自己和讀者的關系,那作為讀者的我們,是周幽王還是諸侯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