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喬家大院那麼富,為什麼日軍侵華時不敢動?

《彙聚文摘》每日經典,不見不散。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典出《周易·坤·文言》,意思是積德行善之家,恩澤及于子孫。

簡而言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是不報時候未到!聽起來頗有些“神秘主義”的色彩,是以在現代這個利益至上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将其抛在腦後,為了利益不擇手段。

喬家大院那麼富,為什麼日軍侵華時不敢動?

但是,這句流傳了幾千年的名言絕對能稱得上“真理”,甚至可稱為“規律”!我們隻有按規律辦事,才能順遂人意。如果你不信的話,就來看看喬家大院的故事,當初日軍在華北燒殺搶掠時,唯獨放過富可敵國的喬家,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為此,專家也表示,你看喬家門口放了什麼!

侵華政策

二十世紀初,日本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内經濟凋零,幾乎奔潰,危急關頭,日本軍國主義者掌握政權,決定通過侵略戰争轉移國内危機,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上奏上《田中奏折》,明确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日本小小島國,野心卻是不小,妄想稱霸世界,但日本本土資源匮乏,難以支撐長久的侵略戰争,是以田中義一制定了“以戰養戰”的戰争政策,先侵略地大物博的中國,掠奪足夠的資源後再擴張到全世界!

喬家大院那麼富,為什麼日軍侵華時不敢動?

富可敵國

我軍發動的百團大戰給日本造成巨大損失,時任侵華總司令的崗村甯次惱羞成怒,改變侵華政策,将“以戰養戰”深化為“三光政策”,所到之處無不“殺光、燒光、搶光”!而華北地區就是“三光政策”重點實施的區域,據《抗日戰争史》記載:“從1941年到1942年的兩年内,日軍對華北解放區出動千人以上的掃蕩就達174次”。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位于華北地區的喬家大院竟能在“三光政策”中絲毫未損,堪稱奇迹,要知道喬家可是富可敵國,按理來說日軍絕對不會放過這塊“大肥肉”。

那麼喬家到底有多富呢?

據史料記載,喬家到了第四代喬緻庸時期最為鼎盛,當時喬氏家族共有店鋪、錢莊、當鋪、糧店等200多家,業務涉及全國,總資産有數千萬兩白銀。絕對稱得上“富可敵國”!就連慈禧太後逃出紫禁城時也要向喬家借錢,而喬家随手就拿出十萬兩白眼,眼睛都不眨一下!

喬家大院那麼富,為什麼日軍侵華時不敢動?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到日本侵華時,喬家的鼎盛時期雖然過去,但喬家大院所藏财寶仍然是個天文數字,日本之是以忍痛放棄這塊“肥肉”,源于喬家大院門口所挂的意大利國旗,當時日本和意大利同為軸心國,互為盟友,日軍自然要給意大利一個面子,那麼這面意大利國旗是怎麼來的呢?

八國聯軍侵華之後,民情洶湧,民間掀起了“盲目排外”的浪潮,像義和團這樣的民間組織就四處拆毀教堂,屠殺外國傳教士。當時有七名意大利修女被所謂的“愛國人士”追殺,走投無路之際,她們逃入喬家大院,喬家衆人怕引火燒身,建議将修女送走,但喬緻庸執意将修女留下,當時喬緻庸雖已年邁,威信卻是不可動搖,在他的堅持下,喬家将七名修女藏了起來,追殺的人走後,喬緻庸又派人将這七名修女秘密送回意大利。

七名修女傳回意大利後,将逃亡的經曆告知意大利政府,意大利政府為了感激喬緻庸的善舉,特意送給喬家大院一面意大利國旗,這就是喬家意大利國旗的由來!

喬家大院那麼富,為什麼日軍侵華時不敢動?

日軍在華北掃蕩時,喬家衆人留戀故土,不願離開世代居住的大院,誓與喬家大院共存亡!緊急關頭,有人想起那面意大利國旗,出于僥幸心理,将其挂在喬家大門前,沒想到此舉歪打正着,不僅救了喬家一家人,還使喬家大院免遭戰火損毀。

喬緻庸肯定沒有想到,當初自己一時心軟救下的七名意大利修女,竟然會給後代帶來如此福報!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這并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經驗。在這個利益至上的社會中,我們一定要謹記這句話,時刻提醒自己,做任何事都不能昧了自己的良心!就像孟子所說的“仰無愧于天,俯無愧于地,行無愧于人,止無愧于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