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交通、工業、航空等之後,阿裡雲再次将産業AI推進到了農業領域。
2月6日,阿裡雲與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宣布達成合作,将對ET大腦進行針對性訓練與研發,最終全面實作AI養豬。在前期的理論驗證階段,ET大腦提升了母豬年生産能力3頭,死淘率降低了3%左右。

阿裡雲與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簽約現場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入達數億元,首期落地包括各類豬隻數量識别、豬群行為特征分析、疾病識别和預警、無人過磅等十項功能。
"如果你有1000萬頭豬,單純靠人已經沒辦法養了。"特驅集團CIO張海峰提到,就以記錄小豬的出生資料為例。每天有大量的母豬生産,生了多少隻人都數不清。我們現在合作研發的這項技術,能夠自動分析記錄數量、順産還是助産。如果小豬被母豬壓住,通過尖叫聲還可以判斷出小豬的存在,及時解救。
基于機器視覺技術,ET大腦能夠為每一頭豬建立一套檔案,包括豬的品種、日齡、體重、進食情況、運動強度、頻次、軌迹等。這些資料可以用于對豬的行為特征、進食特征、料肉比等進行分析。結合聲學特征和紅外測溫技術,還可以通過對豬的咳嗽等行為判斷是否患病,做出疫情預警。
ET大腦還将可以做到對母豬年生産力預測,即每頭母豬每年提供活的斷奶仔豬的頭數。這是是衡量豬場效益和母豬繁殖成績的重要名額。對于生産力下降的母豬,ET大腦将提前給出淘汰意見。
阿裡雲總裁胡曉明說,中國是農業大國,但農業的生産效率在全球來看一直不高。我們希望能将人工智能的技術全面推進到農業領域,解放農業生産者,幫助他們提高收入、降低勞動強度,最終實作科技扶貧。
同阿裡雲合作的特驅集團是國内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預計到2020年,特驅集團年飼料銷量将突破1000萬噸,生豬養殖将突破1000萬頭,年家禽養殖将突破2.5億隻。
華西希望特驅集團總裁王德根表示,過去的10多年時間裡,我們在資訊化建設上一直是重點投入,為100倍以上的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系統保障。良好的資料化基礎,也為此次合作提供了牢固的基礎。希望同阿裡雲的合作,能夠将養殖産業真正帶入AI時代。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阿裡雲ET大腦已經在航空、交通、工業、環境、醫療等多個領域落地,并幫助産業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ET城市大腦更是成為了國家四大人工智能開放平台之一。由阿裡雲發起的"産業AI'運動逐漸成為行業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