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娃前整潔如新,有娃後一片狼藉?家長巧用方法,家庭整潔不是事

家庭整潔有序,估計是每個媽媽的理想。但自從有了娃,玩具随地亂扔,剛打掃完的房間瞬間亂成一團,估計是有娃家庭的常态。畢竟,孩子對混亂的場面有着本能般的沖動。

有娃前整潔如新,有娃後一片狼藉?家長巧用方法,家庭整潔不是事

以至于很多家長感慨:家裡最難收納的不是廚房,而是孩子的玩具。讓我們父母崩潰的災難現場,常常讓我們原地爆炸,以至于大家預設有娃就代表着淩亂,難道有娃後真的隻能活在解放前?

著名的教育學家蒙特梭利女士在書中談道,其實孩子天生就有秩序感,秩序感是孩子成長的需求。父母應該給孩子提供有預備的環境,讓孩子自主地活動,進而發展孩子的獨立性和精神世界。

是以,沒有本性邋遢的孩子,隻有不懂整理的父母,隻有父母懂整理,孩子的秩序感自然會得到全面的發展,進而養成幹淨整潔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秩序感。

那麼,父母如何做,來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呢?

1、給孩子有預備的環境

在教育界中普遍認為,幼師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伴是第二任老師,環境是孩子的第三任老師。

整潔有序的環境,會讓孩子變得幹淨整潔,養成有條理和規矩的好習慣。無序混亂的環境,會讓孩子分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而我們在孩子玩耍時,對環境的苛求和管理,則會影響孩子的内驅力和自主性。

有娃前整潔如新,有娃後一片狼藉?家長巧用方法,家庭整潔不是事

大寶瑤瑤在兩歲時特别喜歡塗鴉,為了滿足她繪畫的需求,我特意買來了很多種的畫筆、蠟筆、彩鉛,還有顔料……但是因為當時不懂孩子,當她把顔料弄得滿地都是時,我就訓斥她,告訴她不能随便塗鴉。漸漸地,她就不喜歡畫畫了,即使我再三邀請她一起繪畫,她都找借口跑開。

其實,不是她不愛畫畫了,而是我沒有給她準備有預備的環境,進而破壞了她的内驅力,讓她對繪畫産生了恐懼,進而不願意繪畫了。

如果我提前考慮到孩子的好動和年齡特點,給她有預備的環境,讓她穿上保護服,準備好繪畫的大紙張在上面塗鴉,就不會出現衣服和滿地顔料的混亂場面。

蒙特梭利女士說過:“有預備的環境,是為了讓精神處于胚胎狀态的兒童能夠順利成長,而将秩序與智慧等精神食糧的環境預備好是家長們的責任。“

有娃前整潔如新,有娃後一片狼藉?家長巧用方法,家庭整潔不是事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在蒙氏教室中,看到分類有序的環境和教具。蒙氏的教具和環境都是遵照兒童心智發展規律,讓他們可以自主地選擇自己的工作,進而專心地探索和發展自己的能力。

是以,我們可以借助蒙氏教育的理念,給孩子準備有序整潔、規律的環境,防止孩子在玩耍時出現意想不到的意外,造成混亂和争執。

2、巧用收納箱,給玩具安個家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整理歸類,而是他們沒有整理的概念。我們可以巧用收納箱,給孩子的玩具安個家,讓孩子幫玩具送回家。不僅能幫助孩子學會分類整理,還能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在這裡,推薦父母學習雲寶媽媽的“三層收納法”,讓收納箱成為孩子收拾玩具的好幫手。

第一個層次:孩子眼前的玩具。

我們可以在玩耍的地墊上放當下要玩的玩具,玩具越少越好,最好是一件,進而幫助孩子專注于手上的玩具,開發創造力和想象力。

第二個層次:孩子可以拿到的地方

在孩子可以拿到的地方放置一個開放性的收納箱,放四五件孩子喜歡的玩具,讓孩子可以自己夠着,自主選擇想玩的玩具,給他們選擇權和掌控感。

第三個層次:剩下的玩具

這些玩具是孩子不能直接拿到或者放置在封閉性的收納箱裡,讓孩子比較難拿到,進而保護孩子的專注力,避免因為過多的玩具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有娃前整潔如新,有娃後一片狼藉?家長巧用方法,家庭整潔不是事

注意:收納箱最好是透明的,外側貼上照片和标簽,進而友善我們和孩子查找。

當孩子玩好玩具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要把玩具送回家,不然他們會傷心想爸爸媽媽的。在孩子一兩歲時,我們示範送玩具回家;等孩子兩三歲時,我們可以帶着孩子一起做,有意識地引導;等到孩子四五歲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如果玩具不能送回家,玩具就會出去旅遊一周。

3、整理遊戲化,把收納整理化為好玩的遊戲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枯燥的收納整理隻會消磨小孩子的興趣。面對一堆混亂的玩具,不要說孩子,就是我們大人都會覺得心累,自然會超過孩子的能力,讓他們畏難放棄整理。

我們父母要做的不是生氣,責怪孩子不整理,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整理要具體,要求要适度。而遊戲不僅會讓整理變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還會幫助孩子養成整理分類的習慣。

有娃前整潔如新,有娃後一片狼藉?家長巧用方法,家庭整潔不是事

比如我和大寶看完繪本後,我會告訴她:“小兔子累了,你把它送回家讓它休息休息吧。”有時候,瑤瑤心情不美麗不願意整理時,我就拿着收納箱,化身機器人,用誇張的語氣說:“我好餓呀,誰來給我喂些食物呀,我最喜歡地墊上的魔法棒……“

瑤瑤就屁颠屁颠地和我玩起來,玩具自然就歸位了。有時候,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賽,各負責一類玩具的歸位,赢者可以滿足一個心願,讓整理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不是負擔和恐懼。

寫在最後

當孩子看到過美好有序的生活後,自然會激發她們整理有序的願望。每個孩子天生就有秩序感,如果我們不給孩子有預備的環境,就會破壞孩子的秩序感。

良好的整理收納習慣,不僅有助于培養孩子的秩序感和規則意識,還是自我管理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幫助孩子養成有條不絮的生活習慣,提高他們做事的效率。

是以,要想家庭整潔如新,最重要的是我們父母要給孩子有預備的環境,巧用收納箱,給玩具送回家,讓孩子在遊戲中養成整理好習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