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坡上寸草不生,村民挖開後,考古人員:裡面可是“闖王”

引言

湖南省石門縣,有一座山叫做夾山,山上有一個夾山寺,周邊的居民們說,這寺廟應該有1000 多年的曆史了,傳說是在唐朝建成的。

夾山下的村莊裡,還流傳着一個關于夾山寺48口棺材的傳說。

說是300多年前,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寺廟裡的僧人擡出了48口棺材,然後向深山中走去。

山坡上寸草不生,村民挖開後,考古人員:裡面可是“闖王”

大家不知道僧人們要去哪兒,也不知道棺材裡是誰。

想要探尋秘密的彭澤林

村民彭澤林從小就想解開這個故事的秘密,是以他申請成為了一名護林員,不忙時,他就上山,巡視的同時搜尋那幾十口棺材的下落。

這麼多年來,他也不是一點收獲沒有,找到過幾十個墓穴,但裡面什麼都沒有,都是些假墳。

山坡上寸草不生,村民挖開後,考古人員:裡面可是“闖王”

每次發現墓穴彭澤林都會上報給石門縣博物館,和彭澤林的喪氣不同,博物館館長龍西斌每次都很高興,他告訴彭澤林,古代的達官顯貴為了阻止盜墓,會建疑冢,比如曹操就有72個疑冢。

發現的假墳越多,真正的墓地主人身份就越顯赫,沒準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

大雪後的發現

1980年,夾山下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雪,作為護林員,大雪一停彭澤林就帶着妻子上山檢查情況。

山坡上寸草不生,村民挖開後,考古人員:裡面可是“闖王”

走着走着,他們發現有一處小山坡很奇怪,那裡積雪融化非常快,還有白汽冒出。彭澤林立馬上前去觀察。

彭澤林對這片山十分熟悉,這個小山坡平常的時候就什麼植物都不長,之前還覺得沒什麼,沒想到一下雪,怪異之處就出來了。

他讓妻子将鐵鍬給他,然後往下挖了幾下,挖到一定深度時可以感覺到土層很堅硬,應該不是自然形成,更像是人為夯實的。

山坡上寸草不生,村民挖開後,考古人員:裡面可是“闖王”

難道又碰上空墳了?彭澤林沒有管,繼續往下挖,沒想到竟然露出了青磚和石灰,泥土中還有一個青花罐。

經常去博物館的他覺得有可能遇到真東西了,是以趕緊告訴了館長龍西斌。

墓穴現世

聽到消息後龍西斌立馬帶着考古隊前來,經過仔細的挖掘以後,一座奇特的墓穴出現在人們眼前。這個墓有三個洞穴,右邊墓穴有坐化缸,應該是陪葬的,中間的墓穴就是彭澤林挖的那個,青花罐是骨灰壇,左邊的墓穴什麼都沒有,都被盜墓者偷走了。

山坡上寸草不生,村民挖開後,考古人員:裡面可是“闖王”

這座墓穴的主人是誰?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線索,墓碑的石刻上有“身披北鬥,頭戴三台”的字樣。

北鬥就是指北鬥七星,在古時候隻有皇族才能用,平民用了是會殺頭的。難道墓主人是皇親國戚?

單憑這幾個字還确定不了墓主人的真正身份,就在考古隊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銅牌再次提供了線索。

山坡上寸草不生,村民挖開後,考古人員:裡面可是“闖王”

墓主人身份

考古人員意外發現的這塊銅牌上刻着四個字“奉天玉诏”。龍西斌在查閱資料過後,發現了墓主人身份。

相傳清朝初年,一個官員從京城趕往雲南時路過了夾山寺,看見以後一個名叫奉天玉的和尚的畫像,他十分眼熟,思考過後想到這和闖王李自成一模一樣啊。

寺裡的和尚見他認了出來也就實話實說了,當初李自成并沒有死,死的是他侄子,後來李自成來到了夾山寺隐居,改名為奉天玉,那塊銅牌就是他的腰牌。

如果這真的是李自成墓,那麼之前的一切也都說的通了。

山坡上寸草不生,村民挖開後,考古人員:裡面可是“闖王”

李自成墓被找到的消息引起了全國的關注,李自成老家米脂的博物館還邀請龍西斌去參觀。

闖王陵

這次參觀更是讓龍西斌确定夾山發現的墓穴主人就是李自成。

因為米脂流行的畫像磚和墓穴裡的一模一樣,而且米脂的傳統就是一墓三穴,李自成的祖父和父親都是一墓三穴。

這下史料和考古挖掘是不是都證明了,九宮山死的并不是李自成,真正的他逃到了夾山隐居?

他死後,他的手下按照李自成老家習俗修建了一墓三穴,并且在真正墓穴外又建了48座疑冢,以此來防止盜墓。

之後當地政府重新修整了這座陵墓,如今這座“闖王陵”,已經成為了省文物重點保護機關,還被叫做“湖湘第一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