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溥儀一生隻對奶媽畢恭畢敬,因為有一樣東西除了奶媽沒有人教他

溥儀一生隻對奶媽畢恭畢敬,因為有一樣東西除了奶媽沒有人教他

溥儀進宮繼承清朝大統之時,還是個三歲的小娃娃,因為沒有斷奶,是以奶媽王焦氏一起陪同入宮。據傳,溥儀第一天進宮拜見行将就木的慈禧太後,被慈禧那張将死之人的枯瘦老臉,吓得哇哇大哭,旁邊太監用糖葫蘆都哄不住。氣氛非常尴尬,年幼的溥儀,此時誰都不要,嘴裡連連哭喊着:“我要找嬷嬷,我要找嬷嬷。”嬷嬷就是奶媽王焦氏。慈禧大概認為小孩子在病榻前哭鬧不吉利,說了句:“這孩子看着真别扭,讓他上那邊玩去吧。”然後溥儀轉身飛快的跑到奶媽王焦氏懷裡。

溥儀一生隻對奶媽畢恭畢敬,因為有一樣東西除了奶媽沒有人教他

大家都知道,曆史上那些皇子皇孫們基本上都是由奶媽養大,有的甚至比親生的感情還深。而皇室對奶媽的選擇也是非常嚴格的,除了身體健康、樣貌端正外,對于奶水的檢驗也是非常嚴格的,要求将奶水擠到白色的容器内,曬幹後不能有味道,也不能有渣狀和變色,必須是潔白的才能被王府錄用。王焦氏19歲時通過考驗成為溥儀的奶媽,當時家中還有一個小女兒,丈夫在這一年不幸去世,為了補貼家用才來到王府應聘的。然而,進府容易出府難,奶媽都是進了府就很難再出去了。是以,見不到自己的女兒,王焦氏就把溥儀當作了自己的孩子,把所有的愛都給了他。

溥儀一生隻對奶媽畢恭畢敬,因為有一樣東西除了奶媽沒有人教他

在這個冰冷的皇宮裡,沒有人真正的關心溥儀,溥儀變得越來越冷漠,經常無緣無故打罵下人,太監宮女都不敢去伺候他,隻有奶媽能管的了他。奶媽不僅給溥儀喂奶,還教給溥儀很多道理。一次溥儀把鐵沙子摻到糕點裡賞給下人,隻好被奶媽看見了,就阻止了他這種行為。溥儀在奶媽的教導下才明白,原來不僅是他咬到鐵沙子會牙疼,别人也會,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奶媽教會了他什麼是人性。

溥儀一生隻對奶媽畢恭畢敬,因為有一樣東西除了奶媽沒有人教他

有一次,溥儀要一位太監吃饞了沙的點心,乳母看到了,問溥儀為什麼要這麼做,并且告訴他如果人吃了摻沙的糕點,會崩壞牙齒,這樣做是不對的。溥儀聽了之後,十分羞愧,便停止了體罰。長大後,溥儀回憶道:“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隻有乳母會告訴我這些,乳母是我的親近之人,其他人都隻會奉承我。

溥儀一生隻對奶媽畢恭畢敬,因為有一樣東西除了奶媽沒有人教他

長大後,溥儀回憶奶媽的規勸時說道:“不但我的牙不能咬鐵砂,别人的牙也不能,鉛彈打到我身上會痛,打到其他人身上也會痛,其實别人和我是一樣的,但隻有乳母會告訴我這些,我并非不懂,隻是我把他們當做奴才和下人,從未考慮過他們的感受。乳母雖然不識字,但她用樸素的語言告訴我做人的道理,讓我懂得什麼是人性。”在進入王府第三年時,王焦氏的女兒因為營養不良,生病夭折。王府為了讓王焦氏繼續安心做奶媽,對王焦氏封鎖了消息。王焦氏後來在宮中陪伴溥儀,直到溥儀9歲時,王焦氏被趕出宮中,出宮後才知道女兒已經離世多年。而溥儀對于奶媽的離去大哭大鬧了一場,不過無濟于事。

溥儀一生隻對奶媽畢恭畢敬,因為有一樣東西除了奶媽沒有人教他

1922年溥儀大婚,婚後溥儀派人重新找到王焦氏,經常接王焦氏來宮中居住。後來溥儀出任僞滿洲國皇帝,又把王焦氏接到長春贍養,并親自過問飲食起居。可以說溥儀這種反哺之義,與當年王焦氏的諄諄教誨是分不開的。不過王焦氏的結局卻很悲慘,1945年溥儀被蘇聯俘虜并關押,日本戰敗前夕,王焦氏随溥儀家眷轉移途中,死于日本人槍下。溥儀一生隻對奶媽畢恭畢敬,因為有一樣東西除了奶媽沒有人教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