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三戰三捷後,日裝甲車上都貼着“專打386旅”的智語,以壯聲威

他14歲的時候因不滿父親的包辦婚姻,離家出走,投奔了湘軍,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他既是毛澤東的老鄉,又曾在早年便拜師于毛澤東門下,始終是毛澤東欣賞的愛将。

他曾擔任過孫中山的衛士,救宋慶齡于危難之中。

他曾是黃埔一期中的知名人物,又曾救蔣介石于槍林彈雨之中,蔣介石對他感激涕零。

他曾長期在周恩來手下擔任中共中央的保衛工作,深得周恩來鐘愛。周恩來曾救過他一命,他又曾救過周恩來一命。

他曾是張國焘拉攏的對象,又曾是張國焘的眼中釘。

他還曾是胡志明的老朋友,又曾受命秘密出使越南,幫助越軍打了一次空前的大勝仗,使胡志明得以走出深山峽谷。

他還曾被指名點姓從越南調去北韓的“秘密武器”,在北韓重玩“老鼠打洞”的絕技,修築了著名的“地下長城”。

……

他就是陳赓大将。

他三戰三捷後,日裝甲車上都貼着“專打386旅”的智語,以壯聲威

1937年9月4日,陳赓被正式任命為改編後的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

10月14日,陳赓率386旅先頭部隊抵達太原。在386旅對日作戰的第一仗中,便殲滅日軍一個工兵中隊。

當時,日軍正沿同蒲路和正太路向太原發動鉗形攻勢,娘子關告急。陳赓奉師長劉伯承的指令,親率772團迂回到敵人的後側翼打擊西進之敵,以配合國軍在娘子關的正面作戰。

部隊到達預定地點後,偵查人員報告:“敵人作戰部隊已先行開進,但是辎重部隊正在測魚鎮宿營,明天将尾随作戰部隊向平安方向開進。”

陳赓一聽大喜“先打辎重部隊!”他展開軍團地圖,仔細分析敵人的行軍路線,決定在敵人必經的七亘村附近伏擊。作戰方案立郎報告了劉怕承師長。劉伯承當即回電:“同意。”

他三戰三捷後,日裝甲車上都貼着“專打386旅”的智語,以壯聲威

第二天,10月26日清晨,日軍辎重部隊果然由測魚鎮急速向七亘村開米。陳赓傳出指令:“放過先頭部隊。”等敵人的騾馬運輸隊進入伏擊圈後,突然一聲令下,各種武器猛然開火,敵人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頓時被打倒一大片。随即,陳赓下令沖鋒,敵人先頭部隊看大勢已去,不敢回頭,倉皇逃走。

這場戰鬥10多分鐘便告結束,共殲敵300多名,繳獲大批食品、彈藥,以及300多匹騾馬。戰利品整整搬運了一天一夜。

10月27日,陳赓正召集772團幹部會議,講評分析昨日作戰情況,又有偵察員來報,敵大部分辎重部隊仍被堵在測魚鎮,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估計馬上就會出動。陳赓一拍桌子:“好哇!來得正好。會不開了,打完下一仗一塊開。”他指令各部隊,仍在昨天伏擊的原地再設伏。

“還在原來的地點?”有人還有點疑惑。

他三戰三捷後,日裝甲車上都貼着“專打386旅”的智語,以壯聲威

“對!就在原地點!”陳赓有些興奮得坐不住了。他分析說:“從測魚鎮往平定方向隻有這一條路,前方戰鬥緊急,敵人不可能繞太多的路,而且,繞什麼路都有危險,不如冒險仍然走最近的路。昨天損失了一支隊伍,敵人肯定會更加小心,加強戒備,加強搜尋,但他們絕不會想到,我們竟然在同一地點再來一次,是以,我們再攻設伏七亘村,是最安全、最有把握的。”營、團長們領計而去。

28日拂曉,這批日軍傾巢而出,沿路小心翼翼,以400多名騎兵和步兵組成先頭部隊成扇形一路搜尋前進,進入七亘村後才松了一口氣,又派出騎兵回頭迎進辎重車隊。等大部分軍隊迸村,才又陸續前進。

這次陳赓的埋伏十分嚴密,他親自檢查僞裝效果,指令各部隊,沒有指令不準暴露,哪怕敵人踩在手上也不許出聲。果然,敵人的騎兵跟伏擊部隊隻有四五米遠,也沒能發現任何可疑之處。

他三戰三捷後,日裝甲車上都貼着“專打386旅”的智語,以壯聲威

敵人先頭部隊終于過去了,第一批辎重部隊也過去了。可指令還沒有下進,戰士們眼睛都瞄酸了,“怎麼回事?不打了?”戰士們心裡早已經沉不住氣了。

但陳赓一點不着急,他知道,以三個營的兵力與敵人對打,将形成僵持局面,必須放過一部分輔重部隊,讓他們去擋住先頭部隊的回援道路才能争取主動,避開戰鬥力較強的先頭部隊。果然,當第一批辎重部隊上路之後,陳赓指揮部隊突然發起沖擊,将敵人中後部的辎重車隊團團圍住,槍炮聲頓時震天動地。

敵人尾部本來有一支擔任掩護的步兵,但看見前面的車隊順利經過七亘村後,以為平安無事了,毫無準備,頃刻之間被打得無還手之力。先頭部隊急急掩護着亂成一團的第一批辎重拼命逃跑,斷後部隊被癱在路上的車隊擋住了反沖鋒的道路,隻好且戰且退,縮回了洲魚鎮。

他三戰三捷後,日裝甲車上都貼着“專打386旅”的智語,以壯聲威

陳赓一面指令一營追擊前進亡之敵,二營追擊後退之敵,形成兩道安全防線,一面指令三營迅速搬運物資,收看俘虜,打掃戰場。

敵人辎重部隊指揮官被俘後,不服氣地對陳赓說:“你們簡直是胡鬧,三天之内在同一地點進行兩次同樣的伏擊,完全是不懂兵法!”

陳赓開懷地笑着附和說:“八路大大地愚蠢,犯了兵家之大忌,不懂打仗,不懂打仗!哈哈哈……”。

386旅離開陝西東渡黃河進入山西時,裝備很差,有的部隊連冬衣都沒有,現在,真是“鳥槍換炮了”,不僅穿上了厚厚的呢大衣,锃亮的大皮靴,還扛上了嶄新的“三八”槍,不少指揮官還騎上了高頭大洋馬,個個笑逐顔開。

他三戰三捷後,日裝甲車上都貼着“專打386旅”的智語,以壯聲威

糧草被劫,前線戰事立即發生了變化。日軍不敢戀戰,不得不向後撤退,減輕了娘子關國軍守軍的壓力。國軍第3軍軍長曾萬鐘在見到陳赓時,伸出拇指,連連表示感激和佩服。

1938年1月,美國駐華大使館參贊卡爾遜到山西抗日前線考察戰場情況時,特意到386旅參觀,聽了戰況介紹和部隊裝備及訓練,看見招待他們的食品和送他的軍刀,都是在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極為欽佩,稱贊八路軍是中國最好的軍隊,其靈活的成功戰術和善于發動群衆,為世界所罕見。陪同美參贊的中國現代作家周立波後來在《戰地三記》中寫道:

“吃飯的時候,陳赓同志拿了一罐日本牛肉給我們,也是勝利品。這次在昔陽七亘村的戰鬥中,他們繳獲了許多食物,裡面有幾百罐牛肉,一千多包“壓縮口糧”。軍中正缺糧,用這些繳獲物,維持了半個來月。”

他三戰三捷後,日裝甲車上都貼着“專打386旅”的智語,以壯聲威

1938年2月,129師決定襲擊黎城,劉伯承指令386旅在潞城與黎城之間的神頭嶺地區,負責打潞城的援敵。接受指令後,陳赓立即召集團以上幹部開會制定伏擊方案。從地圖上看,神頭嶺有一條深溝,公路正從溝裡通過,正是伏擊的好地形。可陳赓問:“有誰去過神頭嶺嗎?”大家無人回答。陳赓二話沒說,翻身上馬,帶着團長們直奔神頭嶺。

一到嶺上,大家吃一驚,哪裡有什麼深溝呀,公路正正地鋪在光秃秃的山梁上,路兩邊的地形雖比公路略高,但沒有任何隐蔽物,路邊隻留下一些國軍修的舊工事,已不能用了。大家來回檢視了幾遍,仍然衆口一詞否定了在這裡設伏,隻有陳赓堅持。

“旅長怎麼啦?怕挨師長訓嗎?”

“還沒想明?”陳赓不用看也不用問,就知道大家還糊塗着,他可不願讓大家糊塗着去打仗。“大家想想,這一帶的軍事地形地圖隻有一個版本,我們用,國軍用,日本人也用。但是,我們實地看過了,而日本人初來乍到,偏偏得到的又是一張假地圖,誰更有利?

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很快制定好了作戰方案。

他三戰三捷後,日裝甲車上都貼着“專打386旅”的智語,以壯聲威

黎城那邊打響後,潞城的日軍很快便奔神頭嶺而來。到神頭嶺時,先很謹慎,後來發現嶺上光秃秃的一片,便放心大膽地想快速通過,卻沒發現鼻子底下的伏兵。等敵人進入伏擊圈後,一聲令下,386旅的将士們飛天遁土般冒了出來,劈頭蓋臉地一陣猛打,日本人遠沒來得及還手,1500名援軍便幾乎全軍覆滅。

後來,日本人一提起神頭嶺,便談虎色變,驚恐萬狀。

然而,半個月後,陳赓又率部在黎城與河縣間的響堂鋪,再一次伏擊敵人運輸隊,一舉殲敵300多人,擊毀汽車180輛,大批的軍需品在群衆的幫助下,才得以搬運幹淨。

陳赓一到山西,便三戰三捷,日軍損失慘重,以至于在投入戰鬥之前,首先最關心的對方是不是386旅,先頭部隊的裝甲車上都貼着“專打386旅”的智語,以壯聲威。

這一年,陳赓35歲。

他三戰三捷後,日裝甲車上都貼着“專打386旅”的智語,以壯聲威

陳赓戎馬一生,文武兼備,身經百戰,功勳卓著,雖然是将星早殒,享年不足六十,卻始終笑傲疆場,縱橫天下,盡得時代風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