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把軍号退敵一個營,日英美軍被吓怕了,稱這種聲音像是怪物在叫

一把軍号退敵一個營,日英美軍被吓怕了,稱這種聲音像是怪物在叫

軍号是戰争的語言,是沖鋒的号角,也是不變的軍魂。

革命戰争年代,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一把系着紅穗的軍号,具有無比崇高和神聖的地位。

從新兵到首長,每個人都必須要把沖鋒号、集合号、防空号等幾十個乃至上百個号譜,背得滾瓜爛熟。

“司号員鼓鼓嘴,千軍萬馬跑斷腿。”

戰場上,軍号可以指揮沖鋒,可以識别友軍,也可以迷惑敵軍。

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就是

“飛奪泸定橋”

一把軍号退敵一個營,日英美軍被吓怕了,稱這種聲音像是怪物在叫

1935年5月末,王開湘、楊成武上司的紅四團,奉命奪取泸定橋。他們沿大渡河西岸,向泸定橋一路飛奔。

與此同時,蔣介石派出的兩個旅,沿着大渡河東岸,也向泸定橋奔襲。

當時天黑正下着雨,雙方都打着火把,就這樣兩部隊隔河并列賽跑。

敵軍誤以為對岸的紅軍是自己人,就吹軍号向紅軍喊話聯絡,還告訴對方自己是部隊番号。

恰巧,紅四團前不久剛繳獲了敵人的号譜,于是楊成武指令紅軍司号員,用敵人的号譜回答對方,說是自己人,也是向泸定橋增援的部隊。

敵人一聽是自己人,降低了警惕性,後來雨越大越大時,便吹号宿營休息。

楊成武則率領紅軍加速前進,率先趕到了泸定橋,一舉消滅了守橋敵軍,確定了紅軍大隊人馬安全過橋。

一把軍号退敵一個營,日英美軍被吓怕了,稱這種聲音像是怪物在叫

老式軍号

這個史料在《張震回憶錄》裡也有明确記載:

“1935年5月29日,紅一軍團左縱隊先遣團的勇士們,冒着敵人的炮火,不畏艱險,奪取了天險泸定橋。我們團沿着大渡河右岸向泸定橋急進,180裡沿河山路要在半天一夜趕到。這時,敵軍的一個旅也沿左岸去泸定橋增援,雙方隔河并行,因天黑下雨,都打着火把,敵軍吹号同我們聯系,我們馬上按俘虜号兵交出的号譜回複,敵人以為我們是自己人,便相安無事。雨越下越大,敵軍宿營了,我們則加速前進,到達泸定橋時,橋上還在冒煙,餘火尚未熄滅。我們跑步過橋奔向泸定城,迅速北上。”

此外在抗日戰場上,我軍甚至還發明出了一種

“軍号遊擊戰”

的打法,讓日僞軍痛苦不堪。

1939年冬,膠東軍區第5旅第15團,奉命對盤踞在栖霞縣松山鎮的日僞軍發動進攻。

然而當時進攻兵力不足,15團就将全團司号兵集中起來,兩人一組,分别潛伏在松山鎮四周。

戰鬥開始後,各組司号員突然同時吹起沖鋒号,嘹亮的軍号聲從四面八方傳來。

聽到這麼多号聲,日僞軍以為八路軍大部隊包圍了松山鎮,頓時驚慌失措,下令各種炮火和輕重機槍,瘋狂地向周圍掃射。

此時,15團2營乘虛而入直搗敵軍,日僞軍慌亂中倉皇向東山方向逃竄。

見狀,我軍司号兵又立刻發起了新一輪“軍号攻擊”。

一會兒這邊發号,一會兒那邊發号,一會兒兩邊一起發号,一會兒四周同時發号。

敵人懵了,搞不清我軍到底有多少兵力,以為大兵壓境,驚恐之下隻好放棄下令撤退。

一把軍号退敵一個營,日英美軍被吓怕了,稱這種聲音像是怪物在叫

這一仗,日軍小隊傷亡過半,僞軍中隊大部被殲。

這就是典型的巧妙利用軍号,擊垮敵人心理防線,最終取得戰鬥勝利的“軍号遊擊戰法”。

新中國成立後,軍号不僅沒有取消,還進一步得到了加強改善,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也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一把軍号退敵一 個營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面前,志願軍司号員僅憑手中一把軍号,幫助部隊打了不少勝仗。

不少英美軍人日後回憶起這種聲音,依然記憶猶新,稱之為“女巫”“怪物”。

“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曾在《北韓戰争回憶錄》裡這樣描述:

“這是一種銅制的樂器,能發出一種特别刺耳的聲音。在戰場上,她仿佛是非洲的女巫,隻要她一響起,共産黨軍隊就如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撲向聯軍,每當這時,聯軍總被打得如潮水般潰退。”

一把軍号退敵一個營,日英美軍被吓怕了,稱這種聲音像是怪物在叫

時任聯合國軍司令李奇微

其中一個比較有名的戰鬥是發生在1951年元旦前後。

當時志願軍第347團七連的80餘名官兵,奉命駐守釜谷裡北面的一個無名高地。

他們的敵人,則是英軍的王牌部隊“萊福槍團”,敵人在坦克掩護下,向志願軍駐守的高地,發射了無數炮彈,發起了多輪沖擊。

在敵人七輪兇猛攻勢之後,志願軍被打到隻剩下7名官兵,手上子彈也都打光了。

眼看敵人就要占領陣地,情急之下,七連司号員——鄭起挺身而出,他拿起軍号,昂首挺胸,站立在山頭,奮力吹起了沖鋒号。

“嘀嘀哒—哒嘀......”

随着嘹亮的軍号聲響起,瞬間仿佛千軍萬馬正沖殺過來。

聽到這軍号聲,迎面沖上來的敵人完全愣住了。他們中最近的離司号員隻有十幾米,但在号聲震懾下竟誰也沒想起開槍,掉頭就往後撤退。

戰鬥結束後,司号員鄭起被授予

“二級戰鬥英雄”

稱号。

而他那把曾吓退英國王牌軍的軍号,如今就收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

一把軍号退敵一個營,日英美軍被吓怕了,稱這種聲音像是怪物在叫

司号員鄭起

一名英軍士兵,曾在日記裡這樣寫道:

"聽到這号聲,我感覺到這分明是中國式的葬禮!"

要說英軍怕中國軍隊的軍号,美軍也不例外。

李奇微在他所著的《北韓戰争回憶錄》一書中寫道:

1951年11月2日,淩晨3時許,有一小隊人由南面接近我軍的守橋。這些陌生人在指揮所對面停下來時,其中一個人吹了一聲軍号,他們随即從四面八方以輕武器和手榴彈向指揮所發起攻擊。我方許多人被軍号聲 (這是一種中國式的精神戰,我們後來才熟悉,又頭疼) 或幾乎近在耳邊的射擊聲驚醒。

美軍官兵普遍反映:“聽到中國軍号嘶鳴, 我們個個膽戰心驚。”

北韓戰争中, 在我軍戰俘營裡, 當我軍管理人員詢問美軍戰俘美軍第二師一位工兵營長是怎樣被俘的?他回答說:

“你方到處都是莫名其妙的怪物在叫,把我們叫懵了,結果就成了俘虜。”

我方管理人員聽後, 一陣大笑。爾後, 把“怪物”叫來當場表演。我軍司号員吹起了沖鋒号,美軍營長頓時恍然大悟。

一把軍号退敵一個營,日英美軍被吓怕了,稱這種聲音像是怪物在叫

軍号聲再次響起

如今随着軍隊現代化的發展,軍号這種誕生于冷兵器時代的特殊裝備已經不太适應現代戰争的需要。

1985年,經中央軍委準許,司号兵的編制被撤銷,隻保留了擔負外事任務和國家重大禮儀活動的軍樂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