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入世”二十周年,寶馬為推動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砥砺前行|寰球車評

中國“入世”二十周年,寶馬為推動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砥砺前行|寰球車評

今年恰逢中國加入WTO二十周年,作為跨國企業的優秀代表,同時也是這20年光輝歲月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受益者,寶馬集團對中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蓬勃發展表示由衷的贊賞和感謝。“過去20年間,我們見證了全球貿易的快速增長。這使全球許多經濟體受益,尤其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明智決定使中國受益匪淺。對于寶馬集團來說,中國已成為我們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取得所有這些成就的關鍵因素。這表明,全球貿易和合作推動了共同繁榮。”寶馬集團負責企業财務以及中國事務的董事彼得博士表示。

中國“入世”二十周年,寶馬為推動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砥砺前行|寰球車評

| 寶馬以踐行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為己任

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寶馬集團把對新汽車時代的深入洞察與了解化作創新BMW iX與BMW i4這兩款純電動産品,引來全行業的高度關注。

中國“入世”二十周年,寶馬為推動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砥砺前行|寰球車評

從汽車本身的角度出發,BMWiX與BMW i4無疑讓無數bimmer大呼過瘾,寶馬的前瞻科技、卓越性能在它們身上展露無遺。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寶馬在産品推新的背後有着對可持續發展更深層次的思考。創新BMW iX和BMW i4集中展現了寶馬在可持續領域積累的多年經驗。以BMW iX為例,它是使用水力發電生産的,其開發和生産中不再使用稀土材料,再生鋁的比例也不斷增加;電池陰極材料中原料钴的比例已可降至10%以下。

強大的市場佔有率和良好的業績表現并不是寶馬追求的唯一目标,能夠在全球減碳的大環境下承擔企業責任,也是寶馬作為豪華品牌引領者的使命。

寶馬集團提出了明确的減碳目标——到2030年,單車全生命周期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9年降低至少40%。在汽車行業内,寶馬率先将碳減排範圍拓展到全産業鍊,包括原材料采購、供應鍊、生産、使用乃至回收環節。具體到各個環節,寶馬計劃到2030年,在生産環節實作碳排放減少80%;在供應鍊環節碳排放減少20%;在車輛使用環節碳排放減少50%。

業内分析人士認為,“供應鍊減碳”的方式能夠提升供應鍊環境管理和氣候治理的力度,能夠帶動多元領域的減碳。而提出供應鍊減碳的寶馬,為中國汽車協同減碳貢獻了“模闆”,不少中國車企也陸續設定科學的減碳目标,從自身減排做起進而輻射供應鍊體系,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帶動産業鍊低碳轉型。

作為一家與中國共同發展的跨國企業,寶馬堅定執行可持續發展戰略,踐行使命:為使用者打造最綠色的電動汽車,以實際行動全力支援中國2060年實作碳中和。

中國“入世”二十周年,寶馬為推動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砥砺前行|寰球車評

| 搭建全新綠色物流管道,促進中德中歐貿易往來

今年進博會期間,從寶馬集團德國丁格芬工廠出發的約120輛BMW汽車搭乘中歐班列,順利抵達成都國際鐵路港,并完成相關清關手續。這是今年10月以來的第三列“寶馬專列”。這意味着,寶馬正式打通了海運方式之外的首個陸路整車進口管道。未來三年,預計每年經由成都進口的BMW和MINI品牌汽車将達1.2萬輛。

據估算,車輛從德國經中歐班列抵達成都到最終傳遞給客戶,比海運快了近30天。這意味着中國西部地區的寶馬經銷商将能更快收到新車,進而有利于客戶更早地喜提愛車。同時,與遠洋運輸相比,鐵路運輸距離更短、用時更少,碳排放量也大幅降低——經由成都進口的每一台BMW和MINI品牌汽車,在物流上将平均減少56%的碳排放。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表示:“寶馬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充分利用中歐班列返程車廂資源,打開了一條重要的陸運通道。在增強自身在物流環節的抗風險能力的同時,我們也希望為促進中德、中歐貿易貢獻一己之力。”

| 秉承開放創新,助力中國初創企業發展

毫無疑問,中國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創新先鋒市場,而以創新為品牌DNA的寶馬也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一方面繼續加大在創新領域的投入,同時秉承開放創新的精神與中國優秀科技企業開展跨領域合作,并積極支援中國初創企業的發展。

中國“入世”二十周年,寶馬為推動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砥砺前行|寰球車評

在今年進博會的“汽車展區——創新孵化專區”,寶馬集團旗下創新孵化機構“寶馬初創車庫”帶來了精彩展示。在180平方米的展台上共有15家初創公司帶來創新産品,其中7家是由“寶馬初創車庫”推薦并已與寶馬開展合作項目,他們帶來的展示主要包括:自動駕駛、智慧交通解決方案、智能機器人系統、新型材料等領域。這次集中展示也讓“寶馬初創車庫”再一次成為行業議論的焦點。

不可否認,随着汽車工業的持續變革,當智能化、新能源技術紛紛成為汽車領域發展的風向标後,一家汽車主機廠顯然難以包羅萬象,“合作共融”這一發展邏輯逐漸成為汽車工業的發展信條。而寶馬率先看到了這一點,

早在2015年,寶馬集團便創立了 “寶馬初創車庫”,其主要職能是在全球尋找高潛力的初創公司,将其解決方案與寶馬業務部門的需求相比對,目标是成為一個幫助初創公司進入汽車市場、幫助寶馬各業務闆塊接觸前沿科技的橋梁門戶。

在中國,寶馬通過系統的甄選和孵化工作,為中國初創公司提供汽車行業頂級的開發平台和一流的全球資源,幫助年輕的中國企業将先進的創新技術與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需求結合起來,助推創新技術的商業化應用。

今年5月,寶馬與阿裡巴巴打造的聯合創新基地已在上海啟動營運,這标志着寶馬倡導的開放創新的又一成果落地。目前已有20餘家初創企業入駐該基地,他們的技術涵蓋數字化、電動化、可持續發展等戰略創新領域。

中國“入世”二十周年,寶馬為推動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砥砺前行|寰球車評

中國汽車産業正在從市場導入向技術融合發展,從過去單純的銷售向彙聚全球尖端技術變革。對于寶馬而言,中國不僅是一個消費市場,更是創新源泉和産業價值鍊的核心樞紐,是以,寶馬以自身影響力帶動企業發展,為中國初創企業提供更多機遇與成熟的體系經驗,以此強化中國汽車的核心創造力,這也再次讓外界看到了寶馬“在中國,為中國,為世界”的決心。

| 本土化人才培養是寶馬持續向上的基石

可以看出,寶馬集團已将中國視為其第二故鄉,不僅已經在中國建立了除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體系,同時十分注重對本土化人才的培養。

中國“入世”二十周年,寶馬為推動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砥砺前行|寰球車評

充沛的人才儲備是寶馬持續向上的支撐基石,同時為了這塊基石能夠更穩固,在人力資源戰略方面,寶馬也面向未來設定了先進的人力資源的架構。其有四大目标:

第一,賦能員工,提高員工績效。第二,讓人力資源工作有助于提升企業的效益。第三,做好人員的教育訓練培養,為他們進一步賦能。第四,助力企業的轉型。

當下,汽車行業正經曆着前所未見的重大轉型,包括數字互聯、電動化、自動駕駛等領域,在這些方面中國市場可以說引領着轉型之路。是以,具體到中國來講,寶馬更關注三個方面:

首先是實作人才隊伍與業務共同成長,人力資源的發展要支撐起企業業務的發展;再者,現在市場對于人才的競争非常激烈,尤其是高科技企業,是以要提高寶馬作為雇主的吸引力;然後,是要做好人才的管理和培養。

可以說,中國“入世“這20年,也在寶馬同步快速發展的20年。作為一個擁有百年曆史的跨國企業,寶馬不僅依然是汽車行業引領者,更重要的是在不斷創新,強化自身實力的同時,以實際行動推動行業發展,回饋中國市場和消費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