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彜山雄鷹樂隊:歡樂彜族年MV

▌來源:騰訊視訊

彜族傳統的祭祀兼慶賀性節日。“庫斯”一般標明在農曆10月,莊稼收割完畢的季節。彜族年為3天。3天的年過完以後,彜族人就要背上大塊的豬肉膀子(一般分成三、五、七塊),酒、糖、千層餅、炒面、雞蛋等到嶽父嶽母家拜年,整個10月份彜族人都沉浸在年節的快樂之中。彜族年是彜族人的傳統節日,是特色的彜族文化。

各地區過彜族年沒有固定、統一的時間,多數在秋末初冬的十一月中旬左右舉行。具體的過年時間需由當地通曉天文曆法、德高望重的長者來決定。最早不得提前于新曆的十月前,最遲不超過次年新曆的元月底,總之,在漢族的春節以前必須過彜族年。

彜族年起源于古代彜族先民的祭祀活動。漢文獻關于彜族年的最早記載是唐代。南诏時期骠信《星回節》有“不覺歲月暮,感極星回節。元昶同一心,子孫堪贻厥”的記載。五代《玉溪編事》也記載有:“南诏以十二月十六日為之星回節。”

彜族年節的周期是三天,但是在正式過年前,就開始了敬祭祖靈和敬請祖先回家過年的儀式。這個儀式叫“九龍幾”,由于音譯異寫的差别,有的異寫為“覺龍幾”“炯洛基”“覺洛基”等,有人意譯為“換年祭”或“迎祖儀式”。作為正式過年的前一天舉行的迎祖儀式“九龍幾”,由男性家長主持,參加者為家中全體成員,一般在傍晚舉行。其核心内容是迎接祖先與兒孫團聚,表達子孫的孝敬,并祈求祖先賜福,共同過一個歡樂祥和的彜年節。彜族群眾信奉萬物有靈,家家供奉祖先靈牌“瑪都”。屆時,家家戶戶撣塵除穢,穿上新裝,相聚于火塘邊,由主持者手捧雞肉、豬肉和酒等祭品面向“瑪都”念誦祭辭,然後将祭品敬獻祖靈。獻祭品的内容在各地、各家有所不同,有殺豬祭的,有殺雞祭獻的,也有用豆腐、臘豬肉等祭祀的。彜族認為,祖上多代為工匠、英雄、畢摩的,他們會變成護佑神福佑于人。如果這些神靈不悅,同樣會為難家人。是以,換年祭儀式時也要及時讓他們曾使用的物品歸位,放置家中供奉位上,一同享祭。

節日早晨,青年人鳴槍、放炮;婦女們唱着吉祥歌,舂糍粑,做苦荞馍,大家吃過糍杷和苦荞馍後,紛紛打掃庭院、房屋,殺豬宰羊,準備坨坨肉等食物,并要“迎接”祖先回家過節。飯後,中年男子成群結隊到各家祝賀新年。每到一家,就吼幾聲,意思是告訴主人,串門的人們已經到來。進入院内,大家又吼幾聲,再進人主人的屋子,主人要拿出酒來招待大家,喝完後,主人再取出白酒,大家又高興地吼幾聲,表示感謝。如果主人又拿出好酒,人們便狂呼起來,贊美主人的大方。婦女則留在家裡,招待來訪的親友和客人。

年節期間,小夥子身穿黑色斜襟上衣,頭包帕布,結英雄結,右耳戴黃色或紅色耳珠。姑娘們穿大襟上衣,多褶長裙,衣邊鑲多層色布,標頭或頭頂的方帕。大家聚集一起,伴随着口琴、月琴、胡琴和蘆笙的音調歌舞,蕩秋千,轉“磨兒秋” (在地上立一根直徑約五十厘米高約一米的柱,頂端小一點。然後取一條同木柱一樣大,長約六米的橫杆,中間鑿一個圓洞,并把橫杆安在木柱頂端上。橫杆頂端各坐一人或二人落地的一方,用腳蹬地,借蹬力使橫杆旋轉。人借蹬地時彈起的一瞬間,做卷身、翻滾、騎杆等動作,“蹲鬥”(彜語叫“瓦布吉則”),意思是雄雞鬥架。參加比賽的人隻能蹲着,兩隻手掌合攏于胸前,似雄雞昂頭狀,兩人用力打撞,誰的手臂先着地,誰輸)。同時,還在村寨平坦的坡上舉行賽馬、射箭、角力等活動。方圓數十裡的彜族人民扶老攜幼趕來觀看。

彜族年是彜族遠古文明和祖先崇拜的活态見證,彰顯了彜族對于祖先的敬仰之情。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人丁平安、敬老愛幼、歡樂祥和的思想理念,充分展現在節日之中。彜族年豐富繁雜的民俗事象,反映了彜族曆史文化、經濟生活、人倫規範、風俗禮制、服裝民俗、審美情趣、禁忌事宜等諸多文化内容。透過這些樸實生動、自古相承的生活場景和人文資訊,可探究彜族經濟社會發展、文化曆史變遷的軌迹,對于宗教學、人類學、民俗學、社會學等人文學科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