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石林縣勞動模範昂志光:彜族文化傳承人,沖突糾紛多元化解“領頭軍”

作者:昆明市總工會

昂志光,男,彜族,石林街道老挖村村民,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主要從事民族文化和基層民族團結進步工作。

石林縣勞動模範昂志光:彜族文化傳承人,沖突糾紛多元化解“領頭軍”

履行傳承人義務

做好非物質文化傳承

畢摩是傳統彜族觀念中的知識分子,同時是彜族民間民俗文化的傳承者、保護者和傳播者,是以在群衆心裡有着特殊的地位。他出生于畢摩世家,是第五代畢摩文化傳承者,他從小跟爺爺和父親系統學習過彜族傳統文化,19歲就熟練掌握了大量彜族文獻古籍和彜族禮儀習俗。為了更全面學習和了解石林彜族傳統文化,他不僅跟長輩學習,還經常到外村學習,先後跟随畢鳳林(已故,省級傳承人)、李發宗等老師進行學習。經過30多年的學習,他熟讀古彜文、熟悉彜族典籍文化,彜族傳統文化造詣深厚,多次參與火把節取火祈福儀式,還經常走上講壇,與其他畢摩交流學習傳承心得。在參加縣級舉辦的民族傳統文化傳習教育訓練班時,還多次擔任指導老師。為進一步做好彜族文化傳承,他還積極開展彜文書籍的收集、整理,自覺對民族文化進行傳承和傳播,并帶徒弟10多名。由于他在傳統文化上的貢獻,2016年他被評為石林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2021年被評為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石林縣勞動模範昂志光:彜族文化傳承人,沖突糾紛多元化解“領頭軍”
石林縣勞動模範昂志光:彜族文化傳承人,沖突糾紛多元化解“領頭軍”

積極參與農村社會治理

促進民族共融共建共享

老挖村是一個彜、漢雜居的村寨,漢族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以前彜族傳統節日,漢族村民不參與,後來在昂志光的建議下,漢族群衆也逐漸參與進來,彜族群衆也接納漢族同胞參與彜族傳統節慶祈福活動。現在無論是漢族傳統節日或彜族傳統節日,彜、漢群衆都共同參與,共享節日歡樂。他還借助民俗活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積極向廣大群衆宣傳防火安全、保護生态等方面的政策和知識。

老挖村也像其他村一樣,各種沖突糾紛時有發生。石林縣大老挖村有一戶人家,張某某嫁進來的家庭裡,有公公姜某某,公公和婆婆育得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張某某是這個兒子的媳婦。張某某丈夫(即:兒子),39歲就去世了。張某某還沒有嫁進來以前,公公和婆婆分别給兩個女兒每人一塊地。耕種不完的其他地也留給兩個女兒臨時管理。2001年,張某某的公公去世了後,兒媳婦張某某就不得不操心家庭裡的所有事情。舉辦完公公的喪事以後,張某某就向這兩個姐姐讨要公公婆婆那時候給女兒們管理的土地。讨要回來之後,心裡有了點沖突的,多少年來這兩個姐姐再也不來管張某某婆婆,婆婆住院快要不行了,需要從醫院搬回來的時候,由張某某親力親為的照顧,兩個姐姐從來不理會。其中一個姐姐來昂志光家串門,昂志光說:請去探望一下自己的母親,快要不行了。回答說:如果前去,會被張某某門口阻攔,擔心着不給進門的。在彜族傳統觀念中,如果老人去世時兒女不在身邊,子女以後在村子裡就會遭人議論,無法擡頭做人。于是昂志光答應前往向張某某說情,讓兩個女兒前來看望。到了那個地步,兩個女兒也去照顧了四天後,婆婆逝世。兩個女兒和張某某在昂志光的牽頭下,商量着給張某某婆婆完善了喪禮。通過昂志光的調解,有效化解了兄妹倆家的沖突。

2018年,石林縣老挖村張某某一家四口,隻住宿六十平米的房子,由于是屬于老一輩流傳下來的,經常發生漏水,回潮的情況,條件困難。通過尋訪,老挖村的畢某某家老房子出售。張某某聽說了以後前往打聽,欲購買房子,需要十八萬六千,因經濟緊張,存在讨價還價的困難。張某某便請來昂志光做中間人向畢某某家商量價錢相關事宜。通過讨價還價,雙方走訪和溝通,同意以142600元的價錢,将房屋建築面積88平米及耳房,包括公路邊的菜地及廁所,烤煙房轉讓給張某某。雙方在村委會、昂志光等人的見證下簽訂了房屋轉讓協定書。他的協調本着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則,使兩家村民的意願得到滿意的結果。

這些年他無償調解了20多起村内的各種沖突糾紛,其中有小孩的撫養、老人的贍養、夫妻沖突、鄰裡糾紛、交通事故沖突等等,甚至村民小組與村民因工作方式産生的沖突也會找他。不管是什麼沖突糾紛,隻要當事人找到他,他都會秉持公心、勸善勸和,是以他的協調獲得了群衆的認可,他把沖突化解在了基層,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的和諧、促進民族團結。2022年,老挖村申報“畢摩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試點順利通過驗收,開創的“人民調解員+綜治專幹+法律工作者+畢摩”工作模式成為其他彜鄉村寨的可借鑒典範。

通過各級黨委、政府不斷的引導,村裡有了更多像他一樣熱心“管閑事”的村民和群衆,老挖村逐漸實作村内的大小事務大家都共同商量共同參與,例如村内修繕機耕路等公益事業全村群衆齊參與投工投勞,動用的機械都是自發支援,沒有任何補償費用,現在老挖村彜族與漢族群衆的身份界限劃分消失,大家都在共同努力推進老挖村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老挖村正在成為石林各族群衆的共融共治共享的典範。

石林縣勞動模範昂志光:彜族文化傳承人,沖突糾紛多元化解“領頭軍”

甘做無名典範

努力做好彜族文化保護

縣民宗局作為石林民族文化的保護責任機關,一直緻力于民族文獻古籍和民間口傳文化的發掘、記錄、保護、傳承與活化工作。他之前在勞動之餘就積極開展古籍的搜集整理工作,對于縣民宗局的工作需要,總是不遺餘力地積極完成,甚至熱心組織其他精通彜文古籍的老畢摩支援民宗局工作。他先後參與了縣民宗局編輯出版的《石林彜族文獻典籍叢書》《石林彜文讀本》等書籍的收集整理工作。2021年,縣民宗局開展石林民族古籍資料庫平台項目建設,其中的内容闆塊涉及口傳類民族古籍,這些古籍再不收集整理将面臨失傳,是以縣民宗局以搭建石林民族古籍資料庫平台項目形式開展搶救性保護。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他主動積極配合縣民宗局民族研究所配合開展民族古籍收整理工作。為了收集整理民族古籍,家裡所有農活全部丢給了媳婦,農活顧不了、收入減少,照顧家裡少了,媳婦有了怨言,于是他多次與媳婦溝通,最終得到了解和支援。截至目前,他已完成100多冊、10多萬字的古籍整理工作,為保護與傳承石林民族文化做出了努力與貢獻。他說:“我選擇這個事業無怨無悔,人的眼裡不能總是錢,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财富我們要繼承好,也要傳承好!隻要需要,我都會盡全力配合做好民族古籍的收集整理工作!”

石林縣勞動模範昂志光:彜族文化傳承人,沖突糾紛多元化解“領頭軍”
石林縣勞動模範昂志光:彜族文化傳承人,沖突糾紛多元化解“領頭軍”

來 源:石林縣總工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