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歲之氣,始于冬至”,肝病患者冬至養生宜忌

今天是冬至,俗話說得好,冬至大如年。據《嘉興府志》記載,“冬至祀先,冠蓋相賀,如元旦儀”。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一歲之氣,始于冬至”,肝病患者冬至養生宜忌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冬,陰也;至,極也。冬至,并非冬天到來的意思,而是“陰氣至極,陽氣始生”之時。

時間大緻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這一天,北半球在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同時也标志着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如何度過這漫長又寒冷的隆冬?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寒大舉,濕大化,霜乃積,陰乃凝,水堅冰,陽光不治。感于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脽痛,寒濕推于氣交而為疾也。

——《黃帝内經·素問》

“一歲之氣,始于冬至”,肝病患者冬至養生宜忌

冬至這一天,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就是吃餃子。

餃子源于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偶遇饑寒交迫的南陽百姓,有些人連耳朵都凍壞了。于是便用羊肉、姜、茴香等驅寒食材,以面粉包成耳朵的形狀煮食,取名“祛寒嬌耳湯”。

在寒冷的夜晚,一家人圍在一起吃一碗熱騰騰的餃子,在這個冬季,顯得更加的祥和幸福。在這裡,我祝福大家吃得開心,吃的健康,吃的美味。

詩聖杜甫在他的詩《小至》裡說道:“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岸容待臘将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一歲之氣,始于冬至”,肝病患者冬至養生宜忌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中國人對餃子有一種特殊的熱愛。

但我要提醒一下各位朋友,餃子雖然美味,但要注意不要過量啊。

一般來說,六個正常大小的餃子約合主食一兩,合并脂肪肝的朋友要注意控制總量。如果吃的多了,是會加重肥胖的。

如果消化功能不好的肝病患者要注意避免食用芹菜、韭菜,黃豆芽等粗纖維食材,避免蘸用辛辣的蘸料,以免加重脹氣。

“一歲之氣,始于冬至”,肝病患者冬至養生宜忌

那麼肝硬化患者有什麼要注意的呢?

肝硬化患者尤其要注意不要吃得太多,吃得太快,以免誘發上消化道出血。餃子不太好消化,吃的多了,還會增加胃腸道負擔,引起腹脹,消化不良。

“一歲之氣,始于冬至”,肝病患者冬至養生宜忌

包餃子,不同的人喜歡吃不同的餡兒。

北方人,尤其是關中人,喜歡羊肉更多點。

《随息居飲食譜》寫到羊肉甘溫。暖中補氣,滋營。禦風寒,生肌健力。利胎産,愈疝,止疼。肥大而嫩,易熟不膻者良,秋冬尤美。

按中醫的說法,羊肉性甘溫,有補虛溫陽的好處,适合虛寒人群食用,是冬季禦寒滋補的佳品。

很多人吃完羊肉有全身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羊肉入脾、腎經,可以溫補脾胃,脾胃強健則肌肉結實,氣血營衛充實,風寒外邪自然不易侵入。

由于羊肉膻味較大,在烹饪時經常會加入生姜、花椒、茴香、草果等炖煮,這些辛香料既增強溫熱滋補之。

但是羊肉雖好,肝病患者需要适量而食,不可過多。

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患者,一天可食用2兩左右,宜吃瘦肉,少選擇肥肉、肉皮。

而肝功能衰竭、肝性腦病恢複期朋友則要淺嘗辄止,每日不超過1兩左右,搭配糧食、蔬菜,少量多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