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誤殺”的《誤殺2》,是好電影嗎?

第3395期文化産業評論

《誤殺2》口碑兩級分化明顯,喜歡與不喜歡明顯兩大陣營,給出好評的觀衆認為影片淚點多、十分感人,給出差評的觀衆評《誤殺2》劇情套路且圈錢的心過于明顯。通過《誤殺2》的口碑低谷,可以看出觀衆對“翻拍賺快錢”的模式已十分厭惡,然而由于巨大的票房收益,翻拍電影仍會持續受到資本青睐。

作者| 安冬陽(文化産業評論作者團;三川彙文旅體研究院研究員)

編審| 田佳甯(三川彙文旅體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編輯| 半島

來源| 文化産業評論

正文共3634字 |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2019年12月,由柯汶利執導、陳思誠監制的《誤殺1》上映,豆瓣評分7.5,評分人數高達76.3萬人次,累計票房13.33億元。《誤殺1》改編自印度經典懸疑佳作《誤殺瞞天記》,由于相當精彩的改編,以及肖央、譚卓、陳沖等演員的精彩演出,《誤殺1》成為2019現象級黑馬電影,同時《誤殺1》也為翻拍片樹立起行業标杆。

沒有“誤殺”的《誤殺2》,是好電影嗎?

2021年12月,由戴墨執導、陳思誠監制的《誤殺2》上映,影片改編自美國電影《迫在眉睫》,豆瓣開畫評分僅6.2,目前評分6.0,盡管口碑表現不佳,但《誤殺2》目前票房成績表現較優,上映兩天票房破3億元,目前上映四天累計票房3.75億元,貓眼預測《誤殺2》内地總票房将達10.45億元。

沒有“誤殺”的《誤殺2》,是好電影嗎?

由于本周五聖誕檔将上映周冬雨、劉昊然主演的愛情犯罪片《平原上的火焰》,以及徐峥、馬伊琍主演的愛情片《愛情神話》,假如其中任何一部的口碑和話題明顯好于《誤殺2》,則《誤殺2》的總票房恐難破10億大關。實際上,《誤殺2》此前也是定檔于本周聖誕檔,臨時提前一周上映,可見片方有意避開與《平原上的火焰》以及《愛情神話》直接競争。即便目前《誤殺2》的口碑表現較差,提檔一周的決定也至少為影片多賺了2個億。

沒有“誤殺”的《誤殺2》,是好電影嗎?

△聖誕檔新片值得期待

《誤殺2》的口碑暴跌多少有些出乎意外,畢竟《誤殺1》是翻拍電影中的口碑天花闆。根據豆瓣資料顯示,《誤殺1》好于76%懸疑片、好于72%犯罪片,《誤殺2》則明顯的品質下滑,僅好于18%犯罪片、9%劇情片。關于《誤殺2》的差評主要集中在劇情老套、強行煽情、故事狗血等,尤其是沒有“誤殺”的《誤殺2》,不少觀衆吐槽與前作毫無關聯卻硬要取名《誤殺2》。

面對“拼盤IP”以及拿來主義“翻盤國外電影”的雙重圈錢套路,不少觀衆表現出了強烈不滿。同樣是翻拍電影,《誤殺1》觀衆盛贊,《誤殺2》觀衆則是厭惡與反感。為何同樣的主創,觀衆卻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态度?《誤殺2》飽受争議,翻拍片在國内電影市場是否還有未來?

“工業眼淚”值錢嗎?

客觀的來說,《誤殺2》并不是一部爛片,無論是劇本、表演還是制作,《誤殺2》都屬于國内電影工業中的上乘之作:

情節設計環環相扣,有笑點有淚點,《誤殺2 》的劇本是可以寫入教材的優秀案例;

全員演員演技線上,保安、孕婦等多個配角都奉獻了精彩表演;

節奏緊湊,制作精良,看得出主創的用心程度……《誤殺2》不是爛片,但也不能稱之為一部好電影,因為《誤殺2》的商業屬性明顯的大于其藝術屬性。

通過《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的巨大票房成功,陳思誠顯然已經掌握了IP電影的賺錢之道,但唐探宇宙從備受喜愛的“探案”IP,逐漸淪為一出喜劇一出鬧劇,“唐探”初心不再,口碑亦是不再。而《誤殺2》在與前作沒有關聯的情況仍沿用“誤殺IP”,顯然片方有意繼續打造《誤殺3》,打造“誤殺宇宙”。

但《誤殺2》不僅與前作無關聯,也與片名中的“誤殺”無直接聯系。《誤殺1》的故事起源于男主的女兒反抗暴力而誤殺對方,劇情圍繞“誤殺”為核心而展開;而《誤殺2》中能與“誤殺”關聯上的劇情是配角持刀男認為醫生沒有對妻子即時施救而險些誤殺醫生,以及片尾男主劫持市長為人質最後被“誤殺”,用犧牲自我的方式把心髒移植給兒子。以上兩點劇情在美版原片《迫在眉睫》中都是沒有的,《迫在眉睫》中男主的兒子得到了新的心髒,男主沒有死,男主因劫持人質而被判坐牢三年。

沒有“誤殺”的《誤殺2》,是好電影嗎?

△《迫在眉睫》無“誤殺”相關情節

通過以上兩處改編可以看出《誤殺2》的主創非常努力了,努力扣題“誤殺”,努力的為了“誤殺”而“誤殺”,但這樣的“誤殺”真的有意義嗎,這樣的“誤殺”有必要嗎?

以《誤殺2》使用的套路進行電影改編,萬物皆可“誤殺”,找到一部感人的劇情片,或者經典的懸疑片,配置一定的“誤殺”情節,所有的片子都可以招安進“誤殺宇宙”,同時輔之以貧富差距、特權階級、醫療資源、腐敗問題等社會議題,配之以親情、友情、愛情等相關淚點,人人都可拍“誤殺”,是以“工業眼淚”值錢嗎?

沒有“誤殺”的《誤殺2》,是好電影嗎?

△《誤殺2》中對親情的刻畫感動了不少觀衆,但一部分觀衆則認為電影是強行煽情

在觀衆眼裡,在一系列套路設計下的“工業眼淚”顯然是不值錢的,這也是《誤殺2》口碑暴跌的根本原因,為了“誤殺”而“誤殺”,為了賺錢而将主題并不在“誤殺”的故事招安進“誤殺宇宙”,一本萬利的模式很取巧很投機,但觀衆并不傻,糖衣炮彈包裝再精美,簡單粗暴的拿來主義一定不是觀衆認可的、真正優質的創作之道。

“翻拍電影”仍受到資本青睐

對觀衆而言,翻拍電影中的“工業眼淚”不值錢,但對資本而言,“工業眼淚”或“工業糖精”卻很賺錢。在2014年至2021年的多部翻拍電影中,僅2014年上映的《十二公民》改編自較為冷門的、優秀的獲獎佳片,《十二公民》改編自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獲獎影片、奧斯卡金像獎提名電影《十二怒漢》,其餘翻拍電影幾乎都改編自人氣高、票房成功的海外商業電影,翻拍電影對市場與票房渴求可見一斑。

沒有“誤殺”的《誤殺2》,是好電影嗎?
沒有“誤殺”的《誤殺2》,是好電影嗎?

從以上表單可以看出,國内翻拍電影主要集中在喜劇、愛情、劇情、犯罪片四大類型,其中票房最高的翻拍電影為喜劇片,改編自美國電影《布魯斯特的百萬富翁》的《西虹市首富》累計票房高達25.48億元,其次為犯罪片,改編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的《誤殺1》累計票房超13.33億元。

翻拍電影中口碑屢次翻車的是喜劇片和愛情片,但盡管這些影片口碑未達及格線,但其票房成績卻格外搶眼,比如:

愛情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豆瓣評分4.8,累計票房卻高達9.58億元;

喜劇片《溫暖的抱抱》豆瓣評分5.3,累計票房卻高達8.64億元;

喜劇片《來電狂響》豆瓣評分5.8,累計票房卻高達6.41億元……

除懸疑犯罪片成本較高外,喜劇、愛情等翻拍片制作成本僅在5000萬左右,以中小成本的制作收獲得數億元的票房成績,如此好賺的錢,試問誰不想賺?是以無論觀衆怎麼罵,無論有多少翻拍片口碑翻車,翻拍片每年仍會保持一定的數量出現在國内電影市場。

許多觀衆不解,為何翻拍片口碑之差還能如此賺錢?首先,翻拍片是真的不差錢,一是改編自海外知名IP,二是有明星大咖加盟,翻拍電影從買入IP到請明星加盟,到營銷宣發,每一步都不差錢;其次是翻拍片總會借由題材、情感、明星等某一方面的優勢,在口碑跌盤的情況下,也能在三、四線城市繼續收割票房,比起一、二線城市的觀衆更注重影片口碑選擇觀看電影與否,三、四線城市的觀衆通常會通過IP與明星影響力而選擇觀看電影。

沒有“誤殺”的《誤殺2》,是好電影嗎?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豆瓣評分4.8,好于6%愛情片,因受年輕觀衆追捧,票房高達9.58億元

口碑極差票房卻極高這顯然不是良性電影市場應該出現的現象,盡管并不是每一部翻拍電影都是爛片,但我們也應該警惕翻拍片泛濫成災,用拿來主義代替辛苦創作,用拿來主義擠壓國産原創電影的生存空間和市場資源,這不利于國産電影的長遠發展。

而一部厘清醒的觀衆也顯然不認可“拿來主義”賺快錢的創作模式,是以此次《誤殺2》口碑觸底。我們也慶幸觀衆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理性。2021年11月,萬合天宜出品的電影《揚名立萬》口碑與票房雙豐收,豆瓣評分7.5,累計票房超8.9億元,這是觀衆對優質國産原創電影表現出的極大支援。沒有意義的翻拍片能少則少,期待更多的、優質的國産原創電影。

結語

《誤殺2》票房若能穩破10億,《誤殺2》口碑再不怎麼樣,《誤殺3》也會速速安排上日程,這是資本逐利的必然。若《誤殺3》真的提上日程,希望《誤殺3》主創多聽聽觀衆的聲音做出更好調整與改進。

翻拍電影有利有弊,沒有必要片面的喊打喊殺,但當“翻拍電影”成為快速割韭菜的新套路之時,我們就應該謹慎對待,畢竟電影是一門藝術,拿來主義很好用、很賺錢,但不能讓拿來主義讓更多的創作者們失去觀察現實、失去深度思考的寶貴能力。

話題互動

您對《誤殺2》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