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侯國情有差别,稱王目的各不同

讀《資治通鑒》:“韓、燕皆稱王。趙武靈王獨不肯,曰:‘無其實,敢處其名乎!’令國人謂己曰君”。

諸侯國情有差别,稱王目的各不同

趙武靈王對稱王發表看法

進入戰國,諸侯列國視周天子入無物,紛紛稱王,但“曆史倪說”認為,稱王者多,卻從衆者多,名副其實者少,大緻可以分為幾類:

1、魏國外強中幹,稱王隻為刷存在感;

2、齊國原名已與而今實力不相符,以稱王昭示實力;

3、南韓、燕國實力不濟,做陪襯,屬于從衆者。

一、魏、齊欲王,拉韓、燕做陪襯

韓、燕無其實,卻為何稱王。縱觀齊、魏、秦稱王前後,尤其是齊、魏相王之後,楚國頻繁挑起事端。在此情形下,為了減輕壓力,魏國拉攏南韓也稱王。同樣,齊國也力促燕國稱王。

韓、燕稱王确實如趙武靈王所說“有名無實”,但是戰國時代之是以會掀起一股稱王之風是有原因的,讓我們從頭說起。

1、魏國在魏文侯的主導下,進行國家改革,以極短的時間實作富國強兵,國家大治,于戰國之初一躍而成為諸侯國之首,雄霸天下。

魏國的崛起令鄰國秦國吃盡了苦頭,秦國在魏國的強大軍事壓力下毫無還手之力。秦孝公即位之初,面對山河破碎,國弱民窮,他痛定思痛,一改秦國往日執政風格,釋出求賢令。在此背景下,供職于魏國的衛鞅懷揣秦國“求賢令”入秦。

秦孝公力排衆議,乾綱獨斷,大膽支援衛鞅在秦國主持變法,以十年之功,令秦國為之一變。

而東方的齊國,自“田氏代齊”之後,齊國依托國富民強屢屢現身國際舞台。至齊威王時,更是憑借強力手腕,令齊國國内煥然一新。齊國上下磨刀霍霍密切關注着國際局勢,準備與霸主魏國一試高下。

正當齊國、秦國的悄然崛起的時候,魏國第三代國君魏惠王仍然執着于一統三晉。

正當齊國準備一試牛刀之時,公元前353年,魏國發起了讨伐趙國的軍事行動,圍困邯鄲。齊國借趙國求援之機,以高超的軍事智慧,發起“圍魏救趙”之戰,在軍事重鎮桂陵重挫魏軍。

魏國伐趙未果,又轉而伐韓,公元前341年,魏國以龐涓為将領兵伐韓。齊國再次以相似的手法在“馬陵之戰”中重創魏軍,不但完成了救韓的承諾,還俘虜了太子申,且逼的領軍大将龐涓自殺。魏國經此兩役,元氣大傷。

馬陵之戰剛剛落幕,令魏國沒想到的是這一番厮殺聲卻喚醒了沉寂多年的秦國,躍躍欲試,時刻準備着在國際舞台上一展雄姿。

公元前340年,秦孝公任用衛鞅為領兵主将讨伐魏國。秦魏此戰的結果是魏國慘敗,魏國連續經曆了齊、秦兩次重創,無力再戰,“使使獻河西之地于秦以和”,且“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此時,魏惠王忽然明白了時局的嚴峻性,往日視為“一弱一貧”齊、秦需要重新審視,但為時已晚。

諸侯國情有差别,稱王目的各不同

秦敗魏國,魏王大驚

鑒于此時齊國自桂陵之戰之後“最強于諸侯,自稱為王,以令天下”,魏國立即拉攏齊國,并互相尊稱為王,這才有了公元前334年,“齊王、魏王會于徐州以相王”。魏國公開尊稱齊國為王,意味着從此魏國失去了獨霸天下的地位。

2、魏國在秦、齊等國的夾擊中,接連慘敗。《戰國策魏策·齊魏戰于馬陵》記載了魏相惠施獻策于魏惠王之事,魏國相國惠施以魏國已與趙、齊、韓開戰,以至反目成仇,而今之計唯有與齊國極力發展友好關系,即“以魏和于齊楚以按兵”。同時惠施還提出,若要報複齊國兩次攻魏,不是興兵讨伐齊國,而是放下國君的架子,向齊國示弱,甚至專門朝見齊王,即“不如變服折節而朝齊”,如此一來,必然會激怒楚國,到時候,魏國即可派一使臣分别遊說齊、楚兩國,讓他們兩國打起來,楚國必定讨伐齊國。

諸侯國情有差别,稱王目的各不同

惠施為魏惠王出主意

魏惠王連連稱贊惠施機智過人。于是,魏國連忙派特使赴齊國,向齊國表示願意俯首稱臣,甚至可以朝拜齊威王。齊相田嬰接見魏國特使後,并一口答應魏國的請求。于是魏惠王帶同南韓國君和其他小國國君,朝見齊威王。

楊寬先生在《戰國史》中寫道:公元前336年,魏、韓二君會見齊威王與東阿縣南,次年又會見于甄,魏、韓二君均頭戴布冠,變服折節朝見齊威王。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又率領韓昭侯等,到齊之徐州,朝見齊威王,并尊齊威王為王,同時齊威王也承認,魏惠王的王号,即所謂的“會徐州相王”。

諸侯國情有差别,稱王目的各不同

徐州相王

齊國“最強于諸侯,自稱為王”,再加上齊、魏相王,風光之下,招來了最早稱王的楚國妒忌,同時這也是其他諸侯國所不能容忍的。

楊寬先生在《戰國史》中寫道:公元前333年,趙肅侯派兵圍攻魏的黃城(今河南内黃縣西),并在漳水、滏水之間築起長城,防止齊、魏兩國的進攻。同時,楚威王為了表示對“徐州相王”的憤怒,親率大軍圍攻徐州,打敗了齊将申縛的軍隊。

二、秦崛起,稱王為要務

再來說說崛起的秦國,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其子嬴驷即位,史稱秦惠文王。秦惠文王以高超的政治智慧車裂了衆矢之的商鞅,令“商君之法”得以保留。

秦惠文王元年,“楚、韓、趙、蜀”以朝賀秦國新君為名,實則攝于秦國崛起的威力,探查秦國未來政治走向。緊接着,秦惠文王二年周天子賀,四年“天子緻文武胙”,即是對秦國實力的肯定。

諸侯國情有差别,稱王目的各不同

秦國稱王,應邀而來的韓、魏二王

齊國“最強于諸侯,自稱王”,但秦國也不落後,穩定國内政治之後,一面憑借強大的武力攻伐趙、魏、楚,一面用張儀輔以外交手段,遊走于諸侯列國,于公元前325年,秦惠文君舉行了稱王大典,其标準不但參照齊、魏“徐州相王”的做法,邀請魏、韓之君入秦,尊秦惠文君為王,秦惠文王也承認魏、韓兩國國君的王号,還請魏、韓二王現場為秦惠文王的“夏車”駕禦。秦惠文王實作了秦國曆史上首次稱王。

諸侯國情有差别,稱王目的各不同

魏惠王為秦惠文王駕車

三、“五國相王”實為抗秦

張儀得寵于秦惠文王之後,公孫衍便離開秦國,回到老家魏國,賦閑在家。後來,在魏王的一再邀請下,公孫衍入朝為官,積極參與魏國重大政策,尤其主張合縱山東六國共同對抗秦國。

《戰國策·中山策》記載,公孫衍為了合縱諸侯列國,于公元前323年聯絡魏、韓、趙、燕、中山,發起“五國相王”。從此,韓、趙、燕、中山也開始稱王。

諸侯國情有差别,稱王目的各不同

五國相王

但是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的目的并非幫助趙、燕、中山稱王,而是聯合五國共同對抗秦國,結果因齊國借口“中山國太小,毫無稱王資格”而未能如願。

後來,齊國欲聯合魏、趙、燕迫使中山國放棄王号,竟未成功,可見國家實力才是稱王與否的關鍵。

“曆史倪說”認為,諸侯列國的相王之舉,雖有“秀肌肉”味道,但更重要的是拉開了諸侯列國以滅國為目的的兼并戰争的大幕。

關注“曆史倪說”,分享曆史精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