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定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定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闆
-12月-
-21日-
冬
至
傳
統
二
十
四
節
氣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涯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DONG
ZHI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至”是極緻的意思,冬藏之氣至此而極。它包含三層意思:陰寒達到極緻,天最冷;陽氣始至,上升才逼天氣寒徹;太陽行至最南處,是以晝最短,夜最長。
冬至,夜長晝短,古人這一天要祭祖,然後彼此賀冬。“其夜,家奉神佛前并主人卧室燃燈達旦,主家宅光明,攢火圍爐,合家共坐,以助陽氣”,與除夕守夜差不多了,故有冬至大如年的這一說法。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也是從冬至之日起,就進入了 “數九”,俗稱“交九”,以後每九天為一個機關,謂之“九”,過了九個“九”,剛好八十一天,即為“出九”,那時就春暖花開了。
漢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稱“九九歌”“數九歌”,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冬至到來年春分之間的氣候、物候變化情況,同時也表述了農事活動的一些規律。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
八九燕來,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冬至都有那些習俗?
南方
在南方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冬至團(冬至丸),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實際上,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北方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習俗。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結 二候麋鹿解 三候水泉動
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着身體;
麋鹿解
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是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水泉動
由于陽氣初生,是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熱。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
藝術學院學生會 宣傳部
排版 | 楊明軒
稽核 | 馬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