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盼了盼,冬至來了。

每到此節,年幼時最興奮,因為再過了小寒、大寒,便是我們小孩子盼望的春節了。長大以後才明白,冬至是一年陰陽循環的結束與開始。

太陽運作到了南回歸線的極點,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思念最深。想起了長輩說過的的話:冬至夜是一年最長的一夜,據說那夜做的夢最準,夢預言以後的事。

便常常希望這一夜做一個好夢,但不如所願,要麼夢太短,要麼醒來就忘。不過醒來後發現有一個準确的變化:天一日比一日亮得早,白晝一天比一天長。

不管冬至有沒有夢,都準确預言着未來的每一天都是被光點亮的日子。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起源

陰極必反一陽生

冬至的“至”有三層意思。《三禮義宗》記載:“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

是說,陰氣在今天達到了盛極,陽氣始生。很明顯,陰陽交替,并不如草木黃落與初生來得直覺,是氣息之間偷偷的交換,是以陽萌被稱為“潛萌”。

《淮南子》中又記載:“陽氣萌,故曰冬至為德。”雖然看不見摸不着,陽氣卻默默地為萬物複蘇做着積累與鋪墊,故說冬至節是在積“德”。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而“日行南至”最神奇的變化是,這一天始皇陵兵馬俑坑,會在下午三四點太陽落山前,有陽光斜照進來,打在兵馬俑的身上。那是地坑一年僅有一次的光亮。

北京頤和園的十七孔橋,也在下午的時間,斜陽從西南方向而來,把橋洞染成了金色。無論美好摸得着與否,冬至日都有着一年裡最美的見證。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物候

數九消寒待春來

冬至,“進九”的第一天。古人以每九天為一個單元,數到九個九,叫“數九寒天”。可見日子夠苦,得數着日子過。然而恰恰因為苦,古人創造了許多美妙的事情。

明代《帝京景物略》載:“冬至日,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圖|物道青禾

紫禁城的養心殿裡也挂着一幅字:“庭前垂柳珍重待東風。”每一個字都是九筆,畫完九字,八十一天過去。

無論是染第一瓣梅,還是描第一筆筆畫,都是最難的。因為未來還是空白,還需要手中的筆一筆一筆地描,把一日一日的等待,漫漫隆冬,風雪交加,何其難熬。

但是熬過“三九四九不出手”,熬過了冰上走,就可以沿河看柳。然後等最後一筆落下,擡頭一看,九九盡桃花開!那春天的花,就是冬至做的夢了。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結。蚯蚓是陰曲陽伸的動物,雖然此時陽氣生長,但陰氣還是最強盛,蚯蚓隻能繼續卷縮身體。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二候麋角解。麋的角朝後生 ,而後為陰,麋因感到陰氣消退而解角。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三候水泉動。堅冰深處泉水開始動,因為感到陽氣正在從地裡冒出來。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自然,對于現代人來講,“數九寒天”不再是一個難跨的坎。但更難的卻是不再能穩穩地坐下來,耐心地寫一寫字、賞一次梅、煮一壺茶,難的是不再有那份珍重對待當下的心意。

而古人的數九寒天之是以為人感動,正是他們認為:每一個日子都值得珍重。珍重地把無趣過成有趣,把難受變成享受,把不是良辰過成美景。

人生有多少的珍重,就有多少美好。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圖|清涼地兒-了琹

農事

冬至福至最吉祥

古人有“四始”,歲始、時始、日始、月始。春節是歲始,立春是時始,冬至是日始。“一天之中,日出之際是日始。一年之中,冬至日起,白晝由短而長,亦可謂日始。”

古人對每一個新的開始,都有祝禱,而“冬至大如年”,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宋朝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冬至是宋朝人最看重的節氣,哪怕是窮苦人家,花上攢了一年的積蓄,也要在這一天讓家裡的男女老少換上新衣服,置辦酒肉飯菜,祭祀先祖,吃個團圓飯。然後親朋鄰裡互相往來慶賀。

動人的是,在唐宋時期,冬至節放假七天,與年節相同。到了清朝,親朋之間更互相贈送食盒,稱“冬至盤”;節前一夕,稱“冬至夜”;這夜喝的酒,稱“節酒”。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在民國仍有此俗:将陰曆元旦定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可見曆來的人們,都十分認同相信:始是一種吉祥的預兆,有陽氣的萌芽,有太陽的回歸,有白晝變長。

是以這一天,最吉祥的話是“迎福踐長”。

一切雖然尚且微小,然而冬至福至,美好出發。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習俗

人間相思勝夜長

白晝最是時光短,奈何相思勝夜長。

慶幸的是,冬至之後的日子,時光一點點長,從此思念就有了着落。它們變成了家人一碗碗,一鍋鍋,一爐爐的冬至美味。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湯圓|冬至吉祥,諸事圓滿】

在南方,冬至要吃湯圓。不要超市買的芝麻餡、花生餡的各色湯圓,而是買幾塊錢糯米粉,加入熱水和成實心的小湯圓。煮的時候,丢兩片姜下去,有甜有辛香。

這時候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寓意人間團圓,諸事圓滿。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餃子|冬至福至,愛意溫暖】

北方則少不了一頓餃子。除了白菜豬肉餡受歡迎之外,茴香羊肉餡兒也絕不遜色,羊肉性溫益氣,茴香散寒,真就應了那句俗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降溫,注意保暖。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圖|清可

【蓮藕|一年到頭,平安順遂】

在有些地方,冬至還吃蓮藕。因為藕有很多孔洞,叫“路路通”,象征一年萬事通順。冬至之後一年就快結束了 ,比起大富大貴的願望,人們更加希望一年到頭,平安順遂。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心事

且好好擁抱冬日

遺憾的是,僅僅百年過去,冬至過節的氣氛、儀式、飲食、民俗,都已被時光沖淡,隻留下了一個叫“冬至”的節氣,與民間所剩不多的習慣,還有對民俗凋零的唏噓。

回憶往昔,古人卻因“冬至陽氣起”的小小變化,視為是新生,是大吉,需要儀式感,而慶祝。他們穿新衣,祭祀先祖,吃冬至飯,互相拜訪,謂之“賀冬”;又把冬至節,稱為“亞歲”。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為我們感動的正是這些儀式感,吃好喝好,祝福當下,期待明天。為我們感動的正是不怕當下的寒難熬、風侵骨,他們依然充滿熱忱地面對人生的每一刻。

因為美好從來不在過去,未來,而是當下。

此時此刻,

你我站在時間的分界線上,

一邊是冬至,一邊憶往昔,

或許是給自己溫柔的提醒:

好好擁抱冬日,

就是讓自己認真地再愛生活一次。

今日冬至,迎福踐長

參考資料:

《二十四節氣志》 宋英傑

《東京夢華錄》 孟元老

文字為物道原創,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