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熊玲:婚姻中兩個人有哪些相處之道?

熊玲:婚姻中兩個人有哪些相處之道?
熊玲:婚姻中兩個人有哪些相處之道?

婚姻受傷,是人們既不會相愛也不會相處所緻。無論婚前人們是否相愛,都決定不了婚後的命運。這分明說,相愛和相處是兩回事,猶如愛情跟婚姻是兩概念一樣。是以,既然走進了婚姻,又有修複婚姻的需要,那麼,你就必然要認真學習以下課程:

1、學習反思。現代人的痛苦之一,是忙于追逐疏于反思。

婚姻關系,更是暴露我們一旦不快,則将因和氣撒向對方,匮乏向内看的覺悟。當婚姻開始口角戰時,已在提醒雙方應反思:你們在用自以為的“對”聲讨誤以為對方的“錯”。婚姻中太講理,是傷害感情的刀劍。講理的互動模式本身,說明雙方都想“救贖”對方,都在借道理這把劍,戳擊對方,雙方都是迫害者。隻要有一方,能先閉嘴道理,講理之戰便打不起。許多事情,本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何況伴侶他/她絕不是我們生命中該攻擊的仇人。

熊玲:婚姻中兩個人有哪些相處之道?

2、分離幻象。這是另一深刻的反思題:婚姻是換代的原生家庭,我們過往經曆累積并壓抑的不滿,會成功地轉移到婚姻中,并持續無意識地發洩着,并發揮着作用;同樣,我們過往經曆塑造的理想幻象也會無意識的投向,或期望于婚姻對象。

換一種了解,伴侶不能友好相處,是因為感覺對方的“特質,喜好”傷及了我。這其實是自己要得多,是我們把對方理想化以後的自我需求挫敗。真正的傷害源,是自我心理容器的弱小,承接不了他人的特殊存在。人在關系中的幼稚化,就像俗語說的“沒飯吃怪筲箕”。

是以婚姻若沒有互傷,必須是各自撤回“按己意向施予甚至強求對方”的投射。

3、學習接受和放棄。這既是親密關系的境界,也是所有關系相處的藝術。

接受什麼呢?

都說,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差異是人的本質。而我們的婚姻受傷,往往是因雙方不容差異所緻。

那麼,避免婚姻受傷的出路就應該是:接受差異。

如果你的難題是:話說起容易,做起難。那你還得反思,為什麼做起難?難在哪裡?又憑什麼接受差異?這其實理由很簡單:憑我們想要婚姻,想擁有幸福。有了這個理由,你就有責任學習相處的藝術:先承認差異,再允許接受差異。

放棄什麼呢?

任何一對婚姻的分離,都并非突然的決定。有人說,人心是慢慢變冷,樹葉是漸漸變黃,故事是走走停停寫到結局。而關系中的愛,是因為失望太多,才變成不愛。那句“有愛生恨”的真正本質反映了,人是自私的,愛是有條件的。是以人總是重複着恨:你讓我失望,我則恨你。可這背後,究竟是什麼産生的失望呢?

不難想到,是人心的貪婪,和我們固着在幼時那個永不消失的夢想——無條件愛我。也不難想到,修複受傷的婚姻,我們需要一種放棄,放棄對伴侶絕對愛我的夢想。

熊玲:婚姻中兩個人有哪些相處之道?

4、 學做關系中的智者

我總覺得,修複親密關系的前提,是自己能跟自己的陰影談一場戀愛。這話的意思是,人首先能愛自己包括自己的缺陷,才能真愛他人。

學做智者,先要謙卑地通路下自己的心:婚姻裡,你貢獻了什麼?你扮演了什麼角色?你可能是受害者還是迫害者,是犧牲者還是抱怨者?你是用愛在控制誰,還是你用恨在愛誰?你真實的需要是什麼,對方需要什麼?為滿足自己和對方需要,你能做些什麼?

學做關系中的智者,是須放下渴求對方愛我,而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愛的人。

還可學智者的“相處原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己所能予人所需;投桃報李,悅納差異;尊重缺陷,欣賞優勢;有獨立的依戀,有邊界的共處。

5、相處的課程,以及療愈受傷婚姻的路衆多,我們難一一道盡。

說到底,婚姻是一座學府,它蘊含有豐富而高深的人文知識,在那裡你本可以修身成長。但是否學有所獲,能否成長,不在于婚姻學府的貴賤,而取決人的學習能力的高低。

人性的弱點,注定我們在親密關系裡會經驗不同程度的傷害。

又反觀我們受傷的關系,發現真正傷害我們的,不是我們身上有的弱點,恰是我們對弱點的排斥、憎恨、不寬容。是以,規避傷害,或真能修複傷害的途徑,也就注定是以上所談及的那些“相處的藝術”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