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在思考一個問題,當别人已經取得結果了,為什麼不去學習别人的經驗呢?或者直接把别人的結果拿過來直接用?
我們是考慮到面子問題,還是考慮到能力問題呢?每個人都希望有自己的幸福生活,都希望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自己喜歡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獲得就可以獲得的,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夠得到的。很多人都想要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如果兩個人不經曆很多的生活體驗,很難有這樣的愛情産生。

是以當我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狀态,那就需要學習一個本能:謀定而後動。
比如說自己要成為一個心理咨詢師,有自己的心理工作室。但并不是說想要成為就可以成為的,這個過程是緩慢的,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積累的。這裡面就可以運用一種方法:倒推法。
比如五年後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心理咨詢師,這是一個需要達成的目标。
那麼在第四年自己已經在開始做心理咨詢了,并且這一年積累了大量的臨床心理咨詢個案經驗,接觸到了不同的來訪者。不同來訪者的問題都得到有效解決。
在第三年就需要掌握各種心理咨詢技術,需要開始接觸個案,需要去進行督導,需要去參加心理學圈子的互相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咨詢技術。
在第二年就要拿到心理咨詢師從業資格證書,這是敲門磚,這是自己要做心理咨詢師的前提首要條件之一。就像一位教師走上講台講課,必須要有教師資格證一樣的道理。
在第一年就要開始學習心理學相關的知識,并且去了解心理學是什麼,去接觸一些心理咨詢機構,認識一些心理咨詢師。對心理咨詢這個行業要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并且要随時觀察自己,自己是否有做心理咨詢師的素質和涵養。
這就是成為心理咨詢師的倒推法。并不是自己拍腦袋,想要成為就可以成為的,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歲月打磨,是需要經過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成長起來的。
成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成功的,背後付出的努力和辛苦,隻有自己很清楚,很明白。看似别人風輕雲淡,背後的心酸和痛苦我們知道嗎?看不見的。
學會和有結果的人交談,因為他們既然拿到結果了,說明他們有掌握拿到結果的規律。萬事萬物都是有規律的,就像我們選擇做一個善良的人還是醜陋的人一樣。一念之差,選擇什麼就會成為什麼。
人為什麼會産生迷茫?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接下來可以做什麼?應該怎麼做?如果知道接下來能做什麼,那麼自己的思維意識就很清晰了,也很明白了。
我第一年做什麼,第二年做什麼,第三年做什麼,第四年做什麼,第五年做什麼。每一年要做的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自己還迷茫嗎?一點都不迷茫,直接開始幹起來就好。
歲月匆匆,一眨眼的功夫就過去了,是以時不我待呀。抓住自己喜歡的人,抓住自己喜歡的事。不留人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