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是一種讓人難受的狀态。
因為合群,通常是安全感的一種象征。
一個活在人群裡的人,對于外部風險的抵禦能力,似乎的确要比孤軍奮戰的人高得多。
當被别人誤解時,可能我們常常會去思考,自己身上是否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好的表現,進而使得别人對自己産生了負面的看法。
但事實上,誤解之是以會産生,有很大的可能是源自于一種認知偏差——“群體外偏見”。
比如說,外向的人常常會覺得内向的人難相處,這僅僅隻是由于彼此的生活習慣不同,而非内向者身上存在着需要去改變的問題。
如果你常常覺得自己被誤解,那也不一定意味着,你在生活了犯下了很多的錯誤。
可能隻是你的性格中,存在着一些比較罕見的特質,使得你的生活圈裡,缺少了一些與你相似的“同類”。
内向性

外向,是在現代社會中,更受推崇也更受人喜愛的一種個性特質。
情商低、孤僻、缺乏社交能力,是很多人給内向者貼上的一種負面标簽。
不得不承認,外向是一種更具生存優勢的人格特質。
不管是原始社會,還是現代社會,生存,都是需要向外去探索來擷取足夠的生活資源。
内向者之是以容易受到誤解,有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在于内向者對于陌生環境的适應性往往不如外向者來得強。
在一個講究物質與生存的環境中,内向性格的優勢是很難得以凸顯的。
内向的人更善于思考與分析,情感也更加内隐,他們往往不太喜歡表現自己,情感豐沛卻不愛表達。
在未來社會,内向性格的優勢會越來越凸顯,随着生活資源的豐沛,對于情感與信仰的需求也會更加強烈。
而這些,正是内向者所擅長的領域。
敏感性
“你會不會想太多?”
這是高敏感的人最常收到的一種評價。
敏感,是具有高創造力的表現。
因為創意,往往需要去發掘一些生活中的細節。
也正是如此,雖然高敏感人群在一些職業領域,比如寫作、繪畫、作曲等具有突出的表現,但在生活裡,他們往往是被人們視為“怪胎”的一群人。
對于高敏感的人來說,适合自己的工作環境是很重要的。
高壓的環境往往不适合高敏感人群去發揮自己的優勢,因而,選擇一個适合自己的環境,對于敏感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自愛
“你怎麼可以這麼自私?”
這可能是我們每個人都聽過的一句話。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似乎被灌輸了這樣一種信念:我們要多去考慮别人的感受,甚過于自己的感受。
是以,在很多人的眼裡,“自愛”似乎等同于“自私”、“自戀”。
事實上,自愛與自私的差別在于,自愛的人把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同時也會去考慮别人的感受。
而自私的人,更多的隻會去考慮自己的利益,而不去理會别人的感受。
事實上,自愛是每個人的一種本能。
一個不自愛的人,是無法在這個世界得以生存的。
如果我們把考慮别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前面,那麼,我們很有可能就會與自己的感受脫離,進而在内心積攢了負面的情緒,最後選擇成為了一個自私的人。
不要壓抑自己的天性,“愛自己”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共有的一種天性。
孤獨,是生活裡一種常态。
但孤獨不會是永恒的。
隻有我們能夠與孤獨相處,才有可能去遇見那些與自己相似的靈魂。
一味的改變自己去迎合别人,隻會讓自己更加成為人群中的那個另類。
相信那個真實的自己,前方有人,在等待着與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