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蘇聯和美國以北韓半島中的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别接受了日本投降,而這也是如今北韓半島分為北韓以及南韓兩個國家的主要緣由。在這之後,由于冷戰初期緊張的國際形勢背景,美蘇兩國都企圖幫助各自旗下的勢力統一北韓半島。

從1947年開始,小規模的武裝沖突就從未停止,等到了1950年,北韓人民軍便正式以反擊侵略為由開啟了北韓戰争。即便已經過去了七十餘年的時間,我們依舊對北韓戰争中的許多戰役記憶猶新。可是大家是否知道,在北韓戰争中還有一個最著名的叛徒,他曾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直到1970年才終于被成功槍斃。
從普通漁民走向叛徒
此人名為崔元模,1910年出生在位于北韓半島北部的定州市,一直到北韓戰争爆發之前,崔元模都和其他北韓居民一樣,依靠海上打漁來維持自己的生活。不過有一點卻讓人很難了解,那就是崔元模在面對國内如火如荼的左翼運動時,整個人竟然沒有受到絲毫影響,而這或許便為他後來成為北韓戰争中的叛徒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筆。
在戰争爆發以後,由于美軍的直接介入,北北韓人民軍完全無法阻擋現代軍事火力的打擊,被迫不斷地後撤。而崔元模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自認為看清了形勢,迫不及待地加入韓軍安排的地方武裝之中,利用手中不大不小的權力開始為非作歹。
白馬遊擊隊
然而讓崔元模沒有想到的是,僅僅隻過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随着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參戰,南北雙方的攻守形勢再次發生轉變。來不及跟随南韓軍隊一同撤退的崔元模,被迫留在北韓附近的一些大小島嶼上,并稱自己為所謂的“白馬遊擊隊”。
事實上,“白馬遊擊隊”剛剛成立的時候,其實也正值我國人民志願軍與北韓人民軍進行南下第二次以及第三次進攻戰役的重要階段。由于前線的作戰需求以及人員的急速調動,後方無可避免地出現了空虛。在這樣的情況下,一直四處躲藏的白馬遊擊隊竟然主動對中國運糧船發動襲擊。
在第一次襲擊之中,白馬遊擊隊将自己僞裝成北北韓的遇難人員,騙取運糧人員的信任。随後,乘着參與運糧的中國老百姓們放下防備的同時,拿起武器脅迫衆人将糧食全部運往自己的“白馬基地”中。最可恥的是,為了從美國人以及南韓政府手中換取好處,崔元模竟還恬不知恥地炫耀這些中國老百姓都是自己的戰俘。
而在第二次以及第三次襲擊之中,崔元模的膽子變得更大,隻要摸清附近僅有一兩艘中國運糧船的時候,便主動對運糧船發動進攻。盡管這幾次損失相比于整個戰局來看,并未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崔元模的存在卻讓人民志願軍十分憤怒。遺憾的是經過好幾次搜查作戰,都沒能成功抓捕崔元模。
繩之以法
一直到1970年,這個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北韓叛徒,才終于被北韓政府抓捕槍斃。這件事情說來也巧,當中國人民志願軍掃蕩北韓周邊海島之時,崔元模其實已經乘坐美國軍艦逃到了南韓。可就在1967年崔元模大搖大擺出海捕魚的時候,卻遇到了四艘北韓人民軍的巡邏艇。
北韓人民軍經過審問以後才發現,此人竟然是南北戰争中臭名昭著的崔元模。在關押了三年的時間以後,北韓政府最終以叛徒與特務兩項罪名将其槍斃。至此,逍遙法外将近二十年的北韓叛徒終于受到了應有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