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是坐坦克突圍,為何司令黃維被俘,而副司令胡琏卻能逃出生天?

淮海戰役,國軍方面稱之為徐蚌會戰。為了能讓徐州地區的國軍擁有兵力上的優勢,蔣介石急調原隸屬華中剿總的黃維第12兵團迅速東進,增援徐蚌作戰。當黃維兵團行進到宿縣西南雙堆集地區時,被我軍優勢兵力團團包圍。

當時,第12兵團副司令胡琏因喪父請假,沒有跟随部隊作戰。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因為胡琏沒有當上12兵團司令,是以故意賭氣不去部隊上任。當12兵團在雙堆集地區被包圍後,胡琏立即帶着蔣介石的訓示飛赴雙堆集,準備協助黃維作戰。

都是坐坦克突圍,為何司令黃維被俘,而副司令胡琏卻能逃出生天?

然而,戰場形勢急轉直下,我軍的攻勢越來越猛烈,第12兵團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僅憑區區空投,已于事無補。

就在12兵團岌岌可危之時,胡琏再次坐着他的小飛機飛離雙堆集,到南京向蔣介石報告。此時的淮海戰場,蔣介石已經無兵可調,隻能在精神層面為胡琏鼓勁。他邀請胡琏共進晚餐,同時還故意找來電影《文天祥》進行播放。蔣介石的意思很明顯:你胡琏,還有黃維,都要忠于我,要做當代的文天祥。領會完精神的胡琏,隻得又坐着他的小飛機,再次飛赴雙堆集。

都是坐坦克突圍,為何司令黃維被俘,而副司令胡琏卻能逃出生天?

1948年12月12日,我軍對第12兵團發起總攻,眼見大勢已去,黃維和胡琏兩人分乘兩輛坦克,朝不同的方向突圍。最終黃維未能逃出,被生俘,而胡琏則沖出了包圍圈。那麼問題來了,都是坐坦克突圍,為何身為司令的黃維被俘虜,而副司令胡琏卻能逃出生天呢?

都是坐坦克突圍,為何司令黃維被俘,而副司令胡琏卻能逃出生天?

先來說說黃維。黃維所乘坐的坦克在開不去不久,就陷在了泥潭裡,動彈不得,最終失去交通工具的他,隻能坐看自己被俘虜。而胡琏呢?運氣好到爆棚,雖然有顆手榴彈在他身邊爆炸,但是大難不死,之後他坐着坦克朝着我軍進攻的方向突圍。當我軍大隊人馬如潮水般湧向雙堆集時,居然沒有人理睬這輛迎面開來的逆行坦克,甚至還有不少戰士很“友好”的為其讓路。很顯然,戰士們将胡琏的坦克當成了自家坦克。

都是坐坦克突圍,為何司令黃維被俘,而副司令胡琏卻能逃出生天?

就這樣,胡琏得以逃出生天。之後更是官運亨通,先是當了第二編練司令,之後又擔任新組建的第12兵團司令,接着又被調到金門,擔任金門防衛司令,最後更是當上了陸軍副總司令,晉升一級上将。

從表面上看,胡琏得以逃出生天,感覺像是運氣成分。但仔細梳理之後,不難發現,胡琏的逃跑路線,更像是經過精心謀劃。

有目共睹,胡琏在戰場上的表現,相比其他國軍将領,要略勝一籌。他有張靈甫的“兇悍”,但無張靈甫的“驕狂”;他比黃百韬要“忠”,“謀略”更比黃百韬要多。甚至有傳言,毛主席還給過胡琏這樣的評價:“18軍胡琏,狡如狐,勇如虎。”綜合來看,胡琏是一個有勇有謀之人。

都是坐坦克突圍,為何司令黃維被俘,而副司令胡琏卻能逃出生天?

是以現在看來,胡琏能從雙堆集逃出來,很可能并非單純因為運氣,有可能是經過策劃的。理由有二:

第一,突圍方向的選擇。黃維選擇的路線,應該是我軍包圍圈的薄弱地帶,看似突圍機會大,但其實路上有泥潭,坦克無法通行。很可能胡琏事先就已經派人偵查過,是以他才不走這條路線,而是将這個“突圍成功率更大”的路線讓與黃維,同時還能讓黃維牽制我軍的注意力。

而胡琏選擇的方向,是逆行,直接駕駛坦克朝我軍進攻的方向突圍。在軍事上,往往反其道而行,也許能收獲奇效,而胡琏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是以才冒險一試,結果還真就成功了。

都是坐坦克突圍,為何司令黃維被俘,而副司令胡琏卻能逃出生天?

第二,乘坐的坦克有玄機。胡琏乘坐的坦克并非普通坦克,而是戰一團二營營長甘義三的指揮車,這輛車上配有突圍路線地圖以及相關資料。如果臨時決定突圍,怎麼可能會準備的如此充分呢!再者,黃維雖然是12兵團司令,但是他是空降來的,而胡琏才是這支部隊的老人,一級一級升上來的,尤其是下屬第18軍(整編第11師),更是他的老部隊。是以在突圍時,胡琏才能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搞了一輛突圍性更大的坦克,而且說不定在這之前,他就與戰車營營長設計好了突圍路線,不然坦克車裡的路線圖又從何而來呢!

綜上所述,12兵團副司令胡琏,之是以能夠逃出生天,一方面是因為運氣好,另一方面很可能是因為他事先就經過精心策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