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到啦!!!
冬 至
( 宋 ) 朱 淑 真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占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冬 至 起 源
冬至是24節氣之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然而多數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于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着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之一。
冬 至 介 紹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統節日。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起源于魏時期:中國古代使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時間在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地面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線達到最短,且越獨白線越短。
冬 至 習 俗
吃餃子,冬至吃餃子已經是必不可少的風俗。冬至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吃水餃。
九九消寒,九九消寒是指從冬至第二天開始數九,數九天就是一九,再數九天就是二九,以此類推,數到“九九”就算“九”盡了。到那時天就暖了。
很多地區都有祭天祭祖的習俗。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不同的地方還有不同的冬至習俗。比如,潮汕人冬至的時候吃冬節丸;客家人冬至節氣吃釀酒;
四川冬至吃羊肉湯;杭州人冬至吃年糕;湖南冬至吃赤豆糯米飯;廣東人冬至吃燒臘。
吾心電子院宣傳部
-用心呈現-
策劃:陳晖
編輯:張力文
稽核:萬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