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的另類臉譜:袁世凱與兒子談心,袁克文的一席話為他解惑

北洋大時代的生存智慧(一百九十七):人生當苦無妨。

洪憲帝制的登基鬧劇落幕後,袁世凱卻沒有機會吃頓安穩的湯圓,西南軍閥起兵,北洋舊部貌合神離,袁家的婦人們還在為着“妃”的封号鬧脾氣,吵着要收拾回彰德,袁世凱把筷子一撂,歎氣道:“你們都要回彰德,等着我的靈柩一塊回去吧!”沒想到一語成戳。說完袁世凱就起身回了辦公室,袁克文進來送茶,轉身離開時卻被袁世凱叫住,這位袁家諸位公子裡面公認的最有想法之人,袁世凱想到早先其苦口婆心的勸谏,不禁心有悔悟,他叫住袁克文,相比于那個天天給他灌迷魂湯的大太子,他已經很久沒有和這位老二談心了。他率先打破沉默,歎了一口氣:“為父昏聩啊!”袁克文放下茶壺,說出了袁世凱一直無法面對的心結:“廟堂之争無真相,因為強權本質就是壟斷,其中當然也包括資訊,這種壟斷不僅自上而下,也是自下而上的。”

曆史的另類臉譜:袁世凱與兒子談心,袁克文的一席話為他解惑

其後,袁世凱若有所思,打開了話匣子。袁克文直言鴉片戰争之後,本來“上下醉夢”的大清仍然不願意醒來,上下都在蒙騙皇上,兩廣總督撒謊,欽差大臣琦善撒謊,就連道光最信任的領侍内臣奕山也撒謊,作為欽點的“靖逆将軍”,竟然私自停戰,違旨和談,通商賠款,接着捏造“片帆不返”的捷報邀功請賞。袁世凱用手勢打斷了袁克文為自己的善意辯解,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咎由自取,不必怨人。他更看重的是别人的看法,他頹突地問道:“曆史會怎樣評價為父?”袁克文接着道出了廟堂之上的本質所在:“廟堂無是非,沒有所謂的好人與壞人,隻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袁世凱臉上帶着一絲苦澀的笑:“外間都說我壞。”袁克文直言不諱:“因為父親隻是當了真小人。”

曆史的另類臉譜:袁世凱與兒子談心,袁克文的一席話為他解惑

但是袁世凱臉上也無愠色,袁克文接着解釋:“想做皇帝放手去做,殊不知在自古的廟堂之上,僞君子可以當,但是真小人萬萬不可做!曆史上的衮衮諸公,多是一丘之貉,而僞君子是絕對不會稱帝,但是卻獨攬大權,表面上還會僞裝成任勞任怨的掌舵人,不過是以愚黔首而已。”袁世凱看着窗外沉默許久,接着悲涼道地出一句:“終究是搞砸了。”他想起那個處心積慮在晚清宦海摸滾打爬的袁胖子,那是一生中最真實的自己,心狠手辣,心機似海,心無旁骛,心有所屬。那時他是萬千屠龍志士中的一員,此時他是衆矢之的那隻惡龍,一切恍然如夢,袁世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曆史的另類臉譜:袁世凱與兒子談心,袁克文的一席話為他解惑

最終,袁克文起身告退,他似乎已為袁世凱解惑。複辟帝制以來,風頭正盛的梁士诒前往居仁堂拜會袁世凱,看完堆積如山的各方函電,他默默注視着禦案對面的袁世凱,除了那雙透着精光的眼睛,他實在無法将這個蒼老的孤家寡人與北洋天下的掌舵人聯系在一起。袁世凱用手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塗畫了許久,最後說道:“事已至此,我的意思已經定了,我無論犧牲到何種地步,都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曾經泣血勸谏的诤臣張一麟負責起草撤銷帝制令,袁世凱不會不知道覆水難收的無奈,他唯一能做的隻有善後事宜,然而接踵而來的各式打擊,斷鴻聲裡的苦苦掙紮,也是他注定為自己的愧怍所付出的代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