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雪岩死前的最後智慧:讓九姨太将壽衣一角撕下,交給一個神秘人

1885年11月的一個清晨,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岩,躺在杭州的一個破茅草屋中。他用最後的氣力,悲憤地對親人們說,胡氏子孫一定要謹記三句話:

“第一不要經商,第二勿近官宦,第三胡李世代不通婚!”

生命垂危之際,胡雪岩看向窗外的小雨。這六十年的風風雨雨,就像放電影一般,在他腦海裡匆匆掠過......

胡雪岩死前的最後智慧:讓九姨太将壽衣一角撕下,交給一個神秘人

胡雪岩結交王有齡

1823年,胡雪岩出生在安徽省徽州績溪縣湖裡村。幼時家貧,胡雪岩以放牛為生。19歲那年,因為辦事妥當,被阜康錢莊的錢掌櫃收為學徒。

錢掌櫃死後,由于沒有留下子嗣,這座價值5000兩的錢莊,就留給了他。胡雪岩就以阜康錢莊為根基,開啟了他亦官亦商的傳奇人生。

六年後,胡雪岩偶然結識了,“候補浙江鹽大使”王有齡。當時王有齡身處困境,急需銀兩上京補官。胡雪岩知道後,立刻從錢莊拿出了500兩銀子,助他度過了此劫。

後來,王有齡官運亨通,先是當上了杭州巡撫,後又升為浙江巡撫。有了這座靠山,胡雪岩在生意場上暢通無阻,沒多久就成了杭州首富。

胡雪岩死前的最後智慧:讓九姨太将壽衣一角撕下,交給一個神秘人

收複新疆,胡雪岩結識左宗棠

1861年,王有齡在杭州遭到太平軍的圍剿,最終自缢身亡。失去了這個大靠山,胡雪岩的生命中,又迎來了另一個貴人。

王有齡死後,杭州巡撫一職由左宗棠頂上。1881年,慈禧下令,讓左宗棠收複新疆。胡雪岩知道以後,先是冒死為他送去10萬石糧食,又為他籌措了1000多萬兩軍費。

成功收複新疆後,左宗棠盛贊:“雪岩之功,實一時無兩!”感念胡雪岩的鼎力相助,左宗棠将其視為心腹,并将他舉薦給了慈禧太後。

慈禧得知胡雪岩的功績,便賞賜他黃馬褂,官居二品,成了史上唯一一位“紅頂商人”。從此,胡雪岩在政治舞台長袖善舞,實作了華麗的逆襲。

胡雪岩死前的最後智慧:讓九姨太将壽衣一角撕下,交給一個神秘人

胡雪岩的最後榮光

一個人走上人生巅峰之後,無論怎麼走,都是下坡路。

當胡雪岩縱橫捭阖,沉浸在金錢與女人的喜悅中時。暗地裡一雙眼睛,已經死死地盯住了他。

這個人就是李鴻章。

早期,李鴻章是曾國藩的門生。曾國藩去世後,李鴻章獨當一面,一升再升。

後因政治理念不同,李鴻章與左宗棠的摩擦越來越大,簡直到了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

左宗棠手下有胡雪岩,李鴻章背後有盛宣懷。為了鏟除這個眼中釘,李鴻章很是頭疼。

有一次,盛宣懷提出:“想要扳倒左宗棠,就必須幹掉胡雪岩。”李鴻章深以為然。

胡雪岩死前的最後智慧:讓九姨太将壽衣一角撕下,交給一個神秘人

1882年,機會終于來了!這一年,胡雪岩花了将近2000萬兩銀子,收購了市場上的全部生絲。企圖與洋人博弈,占據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

可惜事與願違,那年歐洲生絲大豐收。胡雪岩積攢的大批生絲,反倒成了他的催命符。

盛宣懷得知後,馬上聯系各大生絲商人,不惜賠本也要将生絲賤賣,活活拉低了整個市場的價格。這樣一來,胡雪岩也隻能低價甩賣。短短幾天,他就損失了1000萬兩銀子。

盛宣懷又放出消息,說阜康錢莊沒錢了。引得百姓紛紛取錢,将錢莊的門檻都踩歪了。由于資金周轉不開,胡雪岩隻能變賣家産,最終宣布破産。

僅用了三天,胡雪岩締造的商業帝國,就轟然倒塌,實在讓人扼腕歎息。

胡雪岩死前的最後智慧:讓九姨太将壽衣一角撕下,交給一個神秘人

胡雪岩死前的最後智慧

胡雪岩生前,極好女色。妻子羅四夫人,曾為他娶了12名美女,号稱“十二金钗”。

當聽說他落難之後,這些妻妾都各自逃難。最後的時光裡,隻有羅四夫人和九姨太,陪伴在他身邊。

有一天,胡雪岩感覺大限将至,就拉着九姨太的手說:“我死後,可能會來個戴鐵帽子的神秘人。你将我壽衣的一角撕下,交給他。”

九姨太雖然不知何意,但仍然聽從了他的囑咐。

胡雪岩死前的最後智慧:讓九姨太将壽衣一角撕下,交給一個神秘人

胡雪岩出殡當天,人群中果然有個戴鐵帽子的人。九姨太将壽衣的一角,交給了對方。那人看後歎了口氣就離開了。

後來才知道,那人原來是盜墓的探子。這件事,要從胡雪岩生前說起。

胡雪岩早年樂善好施,與百姓接觸的時候,聽說了一件事:達官顯貴一死,盜墓的就會派出探子,來踩點。

胡雪岩怕死後不得安甯,就想出了這個辦法。讓九姨太将壽衣一角撕下,對方一看布料如此窮酸,就知道他真的沒有錢了,也就不會再動他的墓葬。

胡雪岩死前的最後智慧:讓九姨太将壽衣一角撕下,交給一個神秘人

正是因為這份大智慧,在胡雪岩死後,他的墓葬才能一直儲存下來。直到100多年後,才被一位叫趙玉城的員工發現。

胡雪岩的一生跌宕起伏,我們了解他的故事,不僅能從中感悟成功的道理,更能看透世道人心。

坊間一直流傳一句話:“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岩》。”

時至今日,他所塑造的商界神話,仍然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其人其事,也因曆史的重重迷霧,而越發充滿傳奇色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