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四軍支援八路軍3700萬!錢款輾轉送達太行山,解燃眉之急

從1942年開始,太行山地區遇到旱災,很多地方的莊稼顆粒無收。雪上加霜的是,瘟疫又突然爆發了,可謂雪上加霜。日軍趁機加快了“掃蕩”的步伐和對根據地的全面封鎖,根據地抗日軍民可謂被逼上了絕境。但在我軍曆史上,創造了許許多多絕處逢生的戰例,日軍并不能困死抗日軍民。

新四軍軍長陳毅了解太行山的情況後,立即向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緻電,電報中說:“蘇北,山東地理位置好,糧食,海産都較為豐富。新四軍自用之外,可抽調部分支援八路軍。”彭老總欣喜不已,太行山軍民終于有救了。但兩方距離千裡之外,如何将物資安全送到是一個問題。陳毅将運送物資的任務,交給了參謀長賴傳珠,八路軍這邊的對接人是情報處處長滕代遠,晉冀魯豫邊區的局長王興擔任行動總指揮。

新四軍支援八路軍3700萬!錢款輾轉送達太行山,解燃眉之急

江南和華北距離遙遠,途中有日軍設立的層層關卡,以及遍布各地的碉堡塞點,稍微不注意,物資就可能落入敵手,賠了夫人又折兵。為了安全運輸,我方用了接力轉接的方法,過程如下:在日軍占領的青島,上海,天津分别設立一個據點,然後在太行山根據地外圍的林縣,武安縣設立兩個據點,中途将物資變賣成錢,再将錢變成支票,如此來回倒騰,最後将款物送到太行山。

計劃确定後,一場千裡送物資的特殊行動正式展開。

1943年秋天,上海電影院門口人流湧動。新四軍聯絡員陳祥生在門口和八路軍聯絡員吳青成功接頭。沒人注意他們,這裡是對接任務的絕佳地點。兩人都用上海話進行交流,陳祥生說着話,從兜裡掏出一張莊票,交給吳青:“這裡面的錢都是我們老家那裡商号上交的,你可以到票上寫的地點去提取現款。”吳青一聽就明白,這莊票是華中附近地區商号,向根據地繳納的稅款。

新四軍支援八路軍3700萬!錢款輾轉送達太行山,解燃眉之急

【莊票】

吳青随後傳回家中,思索如何行動。這莊票和我方根據地直接有關,如果直接用這莊票去錢莊提錢,一旦被日軍特務盯上,就直接泡湯了,還會導緻整個行動陷入僵局。于是吳青打算先将莊票換成銀行支票,抹除與根據地的聯系,這樣才安全。吳青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她家條件優渥,一直住在法租界,這為她的潛伏提供了良好的庇護。幸運的是,吳青的弟弟吳天蔭當時便在一家私人銀行上班,吳青打算利用弟弟做些事情。

幾天後的傍晚,吳天蔭挎着公文包回到家。吳青立即迎上去說道:“弟弟,你姐夫目前要跟别人做合夥生意,我們打算将一些錢先存到你上班的那家銀行。等過幾天,你姐夫的合夥人再去将錢取出來。”寫到此處,實在令人唏噓:吳青的丈夫何雲當時已離開了人世,吳青沒有将這消息告訴家人。她丈夫是新華日報的社長,在1942年的日軍大掃蕩中不幸犧牲。吳青一位女子強忍喪夫之痛,聽從組織安排,可謂是巾帼不讓須眉。

新四軍支援八路軍3700萬!錢款輾轉送達太行山,解燃眉之急

【為紀念何雲等新聞戰線犧牲的烈士修建的紀念碑】

弟弟一聽姐夫做生意,那都是自家人的事,豈能不幫?沒多想便答應下來。在此之後,吳青将莊票存入弟弟上班的銀行,接着換成銀行支票。随後,吳青趕到上海公共租界的慶豐号貨棧,将銀行支票交給貨棧的經理宋慶祥。這家貨棧正是我方為了八路軍成功接收新四軍款物而設立的。

此後,陳祥生和吳青多次暗中交接莊票,随後換成銀行支票交給宋慶祥。宋慶祥收到支票後,再把敵占區使用的儲備券兌,換成華北通用的聯銀券,最後将錢彙到天津的晉泰昌貨莊。天津的隐蔽戰線同志取出錢,再轉入河南林縣的德興貨棧以及河北武安縣的德慶隆貨棧,最後送到太行山根據地。如果直接運送糧食等物資,目标太大,極有可能在中途就被日軍攔截。是以運送現款,友善且風險更小。從行動開始到結束,沒有引起日軍的半點懷疑。

新四軍支援八路軍3700萬!錢款輾轉送達太行山,解燃眉之急

到1944年為止,整個千裡支援行動結束。新四軍前前後後,向八路軍彙了3700多萬元。其中,有近2000萬交給了太行山根據地,其餘的款項則交到了延安。這些款項一定程度上解了抗日軍民的燃眉之急,很多領域可謂絕處逢生,再煥生機。

(加盟作者:鐘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