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化文,說起來在山東也是一号鼎鼎大名的傳奇人物。

16歲背叛家庭投靠馮玉祥。吳化文1904年出生于山東省掖縣李家村,8歲随父母遷居安徽省蒙城縣移村集,1920年離家出走,投西北軍馮玉祥部當兵,升為排長、傳令官。因為人乖巧機靈被馮玉祥器重,1923年,入北京教導團學習,繼又被馮送進北洋軍閥開辦的陸軍大學深造,畢業後回馮玉祥部任師參謀長。
26歲背叛馮玉祥投靠韓複榘。1930年棄馮玉祥投奔韓複榘,先後任進階教導團團長、手槍旅旅長兼濟南警備司令等職。1938年1月,所在部隊被蔣介石改編為獨立二十八旅,他任旅長。魯南台兒莊失守後,其部被改編為新四師,吳任師長兼山東保安第一師師長。抗戰初期,率部先後在泰安、萬德、虎門、柳河等地與日軍作戰。1939年,日軍“五一大掃蕩”,他率部在臨朐與敵鏖戰竟日,重創日軍,受到八路軍的贊揚。
39歲投靠日僞當漢奸。1943年,他投靠漢奸汪精衛,晉見日軍侵華總司令岡村甯次,被委任為日僞第三方面軍總司令,協同日軍進攻八路軍。吳化文部對共産黨人和抗日人員的家屬肆意殘害。對繳不起軍糧的百姓濫施酷刑。吳化文的雙手沾滿了共産黨和人民的鮮血,犯下了彌天大罪!
41歲時日寇投降,漢奸當不成了,再次投靠蔣介石。出任第五路軍司令兼津浦鐵路南段司令,執行蔣介石“防止共軍占據鐵路交通”的指令。
1945年至1948年腳踏兩隻船,隻圖儲存實力。1945年10月其一部被人民解放軍擊潰。為擺脫困境,儲存實力,他于1946年7月與中共聯系,表示願意站到人民方面。1947年3月,蔣介石對山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吳化文又繼續追随蔣介石,時任國民黨整編八十四師師長。
44歲起義投靠共産黨。1948年7月,被王耀武保薦為整編96軍軍長,防守濟南西線。1948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濟南,在外迫内促之下,他終于在 9月16日率2萬名官兵戰場起義。此後,率軍參加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解放勳章。并同時授予中将軍銜。
他有四個老婆,其中大老婆是軍統特務,三姨太是中共地下間諜。解放後帶着四個老婆和衆多兒女入住“人間天堂”杭州西湖邊,1962年在上海病故,周總理都親自去給他送葬。居然連文化大革命也沒能整治到他。你說傳奇不傳奇?!
吳化文帶兵打仗确實也有一套,不管在哪裡總會有點戰功,第一個沖進總統府可以說是奇功一件,但曆史記載中,一般都不提到底是哪支部隊首先“解放”了這裡,降下了青天白日旗。因為吳化文背景确實太過複雜。
他帶兵雖然不錯,但是更可怕的是他的戰略眼光和政治手腕。第一,他深知槍杆子裡出政權的真理,他和八路一樣,部隊是越打越多的。第二,他周旋于各勢力之間,通過各方角力獲得最大利益。第三,深知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投降的時機選擇的真好,各方都得當爺一樣把此君供着!第四,他帶兵确實有一套,總有不少心腹願意跟着他,在那兵荒馬亂的年月,一隻兩萬人的隊伍,各個勢力都必須給予足夠重視!說句簡單的話他丫“情商”實在太高!縱觀近代史,政治手腕和情商能比此君高的也隻有周總理啦!
58歲病逝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