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今這個社會,窮人活着的意義是什麼?

如今這個社會,窮人活着的意義是什麼?

比标題更為諷刺的是,我在網上搜尋了關于這個話題的各種資訊,

我發現這其中的很多内容,都給人一種“無論生活有多痛苦但未來依然是美好”這種極其固化的教條說辭,盡管不同的文章和短視訊用不同的風格予以呈現,但其根本的雞湯核心卻亘古不變,

如同生産線上麻木的勞工,他們提供服務,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但終究,這種麻木所帶來的并非創意與真情流露,而是為了一個月幾千塊錢所作出的“必要性行為”。

也許“他們”已經沒有自己的想法,也許曾經的他們會想,也會思考,會反複追問自己這樣做究竟對不對,他們知道答案,但是現在,他們卻礙于規則,受制于資訊化時代的“紅線”,他們知道,一旦越界之後,自己便會遭到毀滅性的制裁,而這一切的代價,隻是為了讨好某個群體所作出的小小“奉獻”。

糾結的風暴過後,行為與思緒如塵埃落地,商品産出,消費者閱讀,這個過程,如同過山車一般的思緒反轉,乍看起來津津有味,但臨近最後的直線時,人們便會恍然大悟,自己讀了這些真理一般的廢話,并不會收獲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但這并不妨礙人們讀完,或者說,這是一種對創作者的尊重,哪怕這種尊重之中帶有一絲不易察覺的不快:

“我還會來,但我希望下次見到你時,你能夠比今天真誠一點。”

如今這個社會,窮人活着的意義是什麼?

如今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會攜帶着某種缺陷生存,

比如有些富人的缺陷,是看不起道德,卻被道德屢次三番的擊倒在地,并暴露在大衆的視野之中,盡管有些“富人的忠仆”極盡忠誠的為自己的主人搖旗呐喊,但仍無法掩飾這些人在道德缺失下的醜态,

人們知道,那些人有的是錢,但人們也知道,有錢也買不來道德的遮羞布。

又比如有些人總是喜歡粉飾自己的人生,以十分刻意的方式強調着自己的優秀,試圖以高消費這種方式來刺激身邊的人,他們的眼神既高冷又狂熱,他們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追捧,盡管他們身邊的明白人(這樣的人也許不多)并不理會他們所表達的優秀其實隻是作秀,但他們也很清楚,

如果作秀就能看起來優秀的話,這也許是這些虛僞的人,唯一能走上的“人生巅峰”。

誠然,在這個滿目瘡痍的人性社會,我們能夠看到多種多樣的畸形人性,在不同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畸形人生,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他們的人生可能連舞台都不存在,

這不是因為他們的人生沒有故事,而是因為他們的人生沒有色彩。

這便是當今這個社會,貧窮者最現實的現狀,因為窮,是以他們的人生隻有活着這一個目标。

談到這裡,可能有些讀者朋友會問,窮人的目标不是賺錢嗎?

其實,窮人的目标從來就不是賺錢,因為賺錢是一個很有希望的詞彙,盡管那些無數的,碌碌無為的人生似乎看起來确實是為了賺錢,

但是,如果我們用平和且現實的心态去看待這個行為,會發現賺錢會讓人富有,而活着隻是為了活着。

在這裡我必須要澄清一個事實,窮人翻身是完全可能實作的,比如機遇和實力的結合,跨越階級,走向真正的人生巅峰,這是完全可能出現的。

但是,這太偶然了。

為什麼我說這太偶然了呢?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回到窮人的環境,也就是底層人生的現狀去進行解釋。

底層的窮苦,并不僅僅是“你站得越高格局越大”類似這種鼓勵人性的屁話,真正的窮人生活的底層是非常殘酷的,殘酷到每天活下去就已經是很難很難的事情,

難到什麼程度呢?

我聽過一句形容這種生活的話語:早上起來彎腰幹活,擡頭已是深夜。

這并不是過度的形容,事實上在如今社會競争激烈的環境下,一旦有所懈怠便會遭到淘汰,對于底層來說,一步錯步步錯的代價很有可能是讓自己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那些兢兢業業十幾年的人,可能因為心理壓力太大,一句跟上級的頂撞,導緻本就不明朗的前途徹底崩塌,

自己的工作越來越多,還要小心身邊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回到家,面對家人的催促和不了解,讓很多人會有一種“上班累,回家更累”的感覺,

收入不見漲,物價越來越高,身邊的負擔層出不窮,未來不再是希望,而是無數黑暗組成的屏障,看不到盡頭,也不敢去窺探盡頭的模樣,

窮,不僅僅是兜裡的錢,更是心态上的麻木,讓人沒了活力,沒了念想。

行屍走肉一般的人生,是很多當代窮人的真實寫照,他們無力改變什麼,隻能被不斷接受的壓力逐漸壓彎了身子,即使匍匐着前進,他們也沒有辦法停下前行,

為什麼?

如今這個社會,窮人活着的意義是什麼?

其實,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好好休息休息,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不能徹底解脫,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活着究竟為了什麼,

他們隻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不能停下,别問理由,問了也不知道。

這樣的“答案”,似乎有些顯得敷衍且荒唐,可我們不妨反過來想想,

那些為了活下去而活着的人們,其實根本不會去想自己為什麼活着,因為他們很累,很疲憊,疲憊到沒有力氣去想,去思考,

真實的窮人,沒時間也沒經曆去思考自己為何如此不幸,因為活着就已是他們最後的目的,

他們所朝向的,早已不是他們的理想,而是如果還有明天,他們必須堅強:

有一種人,他們之是以失眠,

不是因為不困,而是太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