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4歲時去看望生病的發小後,才明白人生最好的活法,其實很簡單

54歲時去看望生病的發小後,才明白人生最好的活法,其實很簡單

對于平凡的你我來說,人的一生應該怎麼度過呢?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柯察金說,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可以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經奉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争。

這是在特定的曆史時期,一個革命者認為的生活方式,是一種非常崇尚的生活。對于和平時期的我們,對于每一個平凡的你我來說,人的一生又該怎麼度過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軌迹,有一些是主觀選擇的,有一些是被命運推到那個點上,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實際是被動的選擇。不管做何種選擇,都沒有回頭路可走,人生是一趟單程列車。

54歲時去看望生病的發小後,才明白人生最好的活法,其實很簡單

一直對生活不如意的老王,去醫院看望生病的發小

老王今年54歲,在馬路上做交通協管員,一個月3000塊錢。老王這輩子一直活得很窩囊,事業上沒成就,婚姻也不如意,夫妻老吵架,他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失敗的人。

老王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排行老三。家裡條件不好,他隻讀到國小五年級,就沒再讀書了。沒有學曆,沒有技術,沒有人脈,老王隻能做苦力活。

到該成家的年齡,老王和鄰村的一個姑娘結婚了。婚後因為沒有錢,夫妻倆老吵架,真的是貧賤夫妻百事哀。因為心情不好,老王還經常拿孩子出氣。不過,吵完架,夫妻還是夫妻,父子還是父子,日子該怎麼着還是怎麼着。

後來,大家都去城裡打工了,老王就也去了城裡,在工地上成了一個搬磚的農民工。前幾年,在一次事故中,老王的腰受了傷,幹不了重體力活了。

朋友就介紹他去當了交通協管員,就是在馬路上揮動着小紅旗,阻止電動車闖紅燈、指揮行人走斑馬線等。他做得很認真,生怕丢了這份工作,那就更難找工作了。

54歲時去看望生病的發小後,才明白人生最好的活法,其實很簡單

老王有個發小,從小就腦子靈活,家裡條件比老王家好,發小讀到高中畢業。高中畢業後,發小先是去工廠裡上班,後來成了廠裡的技術員,再後來他出來創業,開了公司,事業幹得紅紅火火的。

老王一直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發小,是以雖然發小依然把他當好朋友,但他覺得很自卑,從不主動聯系發小。發小要給他幫助時,他也總是拒絕,隻為了一點點可憐的自尊心。

去年,發小突然查出來得了癌症,而且是晚期了。老王很意外,發小比他小兩歲,才51歲。老王去醫院看望發小,發小渾身插滿了管子,頭發也沒了。發小看見老王後,很是感慨,說很羨慕老王的生活。

老王頓時不知所措,一個事業有成的老朋友,在羨慕他這個一事無成的人。那時,老王認為發小羨慕的是他的健康,但後來聽了發小的話,他才明白發小是在羨慕他的生活方式。

發小從小就争強好勝,他父母也給予了他很大的期望,為了達到父母的期望,他不停地努力,努力,再努力。童年,别人在玩耍時,他在努力學習;工作後,别人完成任務就行了,他卻加班加點,隻為了脫穎而出;出來創業後,他更是拼命奮鬥,全年無休。

54歲時去看望生病的發小後,才明白人生最好的活法,其實很簡單

發小為了公司,為了獲得成功,他犧牲了娛樂的時間,犧牲了和老婆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犧牲了休息的時候。别人都說他是工作狂,家人說他隻愛工作,可事實上,他的内心和别人是一樣的。

現在他的事業很成功了,他想要停下腳步,好好享受人生了,可他的生命卻走到終點了。他羨慕老王這輩子順其自然地活着,每天和老婆孩子在一起,很多時間是屬于自己的。

老王從來沒有想過這些,聽着發小絮絮叨叨的話,他突然之間覺得自己好像也不錯。像發小這種看起來很成功的人,他們的背後也有着這麼多辛酸和無奈,像他這種看起來落魄的人,原來也有很多珍貴的東西。

那天老王看過發小後,才過了短短半個月,發小就去世了。老王聽到這個消息後,心裡很沉重,整整一天都沒說話。他回憶着發小說的那些話,感覺活着就是一種幸福,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這就已經很好了。

後來,老王不再跟妻子吵架了,對孩子也很好。孩子剛踏上工作崗位,因為不得志,常常會回來發脾氣。如果是以前的話,老王會訓斥他,父子倆就會吵架。但現在老王不發脾氣了,兒子發幾句牢騷也就消氣了,然後繼續努力。

54歲時去看望生病的發小後,才明白人生最好的活法,其實很簡單

人生既要努力進取,又要懂得知足

人生要努力進取,正因為有進取心,人才會進步。人類社會也是因為有進取心,才會往前發展,才會推陳出新。年輕人更是要有進取心,要努力拼搏,才會有好的前程。

但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一個度,如果超過了某個度,好事也會變成壞事的。一個人要有進取心,也要懂得知足,知足才會常樂。一個人要張弛有度,該拼搏時拼搏,該休息時休息,身體這台機器才不會出問題。

老王的發小一直在拼搏中,身體長年得不到休息,精神又高度緊張,是以累出病來了。51歲,對現代人來說,還很年輕呢!可他卻已經無福享受自己創造的财富了。

是以說健康是第一财富,其他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果失去了健康,你就是有再多的财富,那也沒有意義了。

54歲時去看望生病的發小後,才明白人生最好的活法,其實很簡單

人生最好的活法,盡力而為,不強求

人生一世,就像是來世界上旅遊一次一樣,人生就是一種經曆。人生最好的活法是:盡力而為,不強求。

凡事都不要太強求,隻要自己盡力了,就可以了。人要努力,努力過後就順其自然了,坦然接受生活,要懂得知足者常樂。

老王沒什麼成就,他就像很多普通人一樣,該怎麼着就怎麼着。他的發小很優秀,也取得了成功,但生命隻活到了51歲。到底誰的人生更好,這是沒法比較的,各有各的甜酸苦辣,各有各的感受。

不同的人,不同的選擇,最好是既能在事業上獲得成功,家庭又幸福,身體又健康長壽。但生活往往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你不能什麼好處多占了,人生總是有得必有失的。

人生最好的活法,其實很簡單,凡事盡力而為,不強求。一個人要合理安排生命中的時間,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多陪陪家人,既要愛别人,也要好好愛自己。生命隻有一次,每個人都要珍惜,要好好活着。

作者:一個情感領域的創作者,專注于情感領域的各種問題,歡迎關注。生活因為有情有愛才有溫暖,讓我們在愛中成長,在真情中度過每一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