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值與功能并存的生命之橋

動物立交橋,德國
如果你喜歡自駕遊,多半會有停下車等野生動物過馬路的經曆,甚至可能在路上看見過被撞死的動物屍體。
這時我們總不免想象,如果人和動物可以各走各的路,“獸車分流”,豈不是皆大歡喜?
本月,美國洛杉矶的101公路上,一座專為動物穿行而設的安全通道正式開工,标志着曆史性的一刻。
洛杉矶野生動物立交橋設計效果圖
醞釀近10年,這座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立交橋,耗資8700萬美元(約人民币5.8億),預計會在2025年完工。
有人質疑為了動物過馬路而勞民傷财是否值得,但當地居民都非常期待立交橋的建成。
駕車飛馳在一望無垠的公路,美洲獅氣定神閑地從你頭頂上方走過。人類與自然之間,終于找到了一種互不侵擾的相處模式。
01
種樹、降噪、建圍欄
為動物過馬路操碎了心
立交橋全稱Wallis Annenberg Wildlife Crossing,位于洛杉矶西北部,橫跨101号高速公路的10條車道。
這是加州最繁忙的路段之一,每天約有30萬輛車經過。也是美國西海岸的自駕遊經典路線,可以一路從洛杉矶通往華盛頓州。
在這裡造橋顯然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整座橋長61米,寬50米,規模史無前例。
為了讓野生動物安心通行,橋上覆寫了茂密的植被,種的都是這片地區的原生物種,比如橡樹和柳樹。
設計團隊裡甚至還有土壤學家和真菌學家,收集附近的樣本,盡量讓立交橋無縫融入周圍環境。
光這些還遠遠不夠。由于車燈和鳴笛都會讓動物感到恐懼,立交橋采用了導光闆和隔音牆,分散車燈的刺眼光芒,減輕車輛噪音。
橋上還有3.6米高的圍欄,将各種動物聚集。小到臭鼬、松鼠、蜥蜴,大到美洲獅、駝鹿,都可以使用這條通道。
兩側安裝了安全網,防止動物不小心掉下橋。
是以,野生動物立交橋可不隻是一座普通的橋那麼簡單。想讓動物願意走這條路,需要一系列精心複雜的設計。
可想而知,它對資金的要求也不低。截至上周,項目收到了世界各地5000多位名人、基金會、機構和企業的捐款,最遠的來自倫敦。
開工當日,不少環保主義者都來參加了奠基儀式。
加州自然資源部長稱這座橋是“不可思議的”。“幾十年後,當我們回顧曆史,會意識到這個項目開啟了一個重新連接配接自然的新時代。”
02
26隻美洲獅死在車輪下
活下來的隻能近親繁殖
雖然有人抱怨這個項目花費太高,但許多資料表明,建一條專屬于動物的通道刻不容緩。
在美國,每年有100多萬起涉及野生動物的車禍事故,造成的損失超過80億美元。
Wallis Annenberg Wildlife Crossing所在的區域尤為嚴重。生物學家于2002年開始研究這裡的美洲獅,從那時起,至少已經有26隻獅子因過馬路被車輛撞擊而亡。
就在立交橋開工的前一天,一頭美洲獅剛死在405号公路滾滾而過的車輪下。
繁忙的101公路
久而久之,冒冒失失橫穿馬路的動物越來越少了。但這樣一來,反而出現了一個更棘手的問題。
本來處于同一領地的動物們,被馬路徹底分隔在兩個世界,活動範圍直接砍掉了一半。
本就數量不多的美洲獅開始近親繁殖,遺傳多樣性越來越低。科學家預測,這一物種有16%~28%的機率在未來50年内滅絕。
2012年,人們在好萊塢附近的Griffith Park發現了一隻3歲美洲獅,給它起名為P22。自此,對這一種群困境的關注被推向了高潮。
P22 的活動範圍隻有20平方千米,是已知美洲獅中最小的。通常,一隻雄性美洲獅需要400平方千米的領地。
人們稱它是“美洲獅中的布拉德·皮特”——迷人、神秘、愛情不幸——因為它的領地裡沒有找到任何母獅子配偶的希望。
它咬傷過動物園的考拉,不小心吃到過滅鼠劑。雖然經常闖禍,但也成了當地的網紅,有自己的社交賬号,吸引了一大批粉絲。
03
全世界都在為動物造橋
公路影響動物活動,在全世界範圍内都是個難題。
早在1950年代,法國就造出了曆史上第一座動物橋梁。此後,這一概念開始在歐美盛行。
德國的動物立交橋
芬蘭的動物通道
美國蒙大拿州的動物橋
荷蘭有600條專為動物而設的通道,保護獾、麋鹿和其它哺乳動物。
其中,Natuurbrug Zanderij Crailoo是世界上最長的動物橋,共800米,貫穿高速公路、鐵路和高爾夫球場。
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的動物立交橋,還能看到熊和狼走過。
除了公路上的橋,還有的通道建在了地底下、樹林間。
比如肯亞的大象地下通道。
紐西蘭的藍企鵝地下通道。
還有美國華盛頓的小松鼠之橋。
這些生命之橋,不僅拯救了千萬生靈,也為人類如何與野生動物共存提供了範本。
文、編輯/strawberry
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以上内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