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天,你“社恐”了嗎?

你有“社交恐懼症”嗎?

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已經成為當今網絡的一個熱門詞彙。不敢打電話、與他人打招呼,回避公開演講與發言……社交恐懼,似乎已成為年輕人的專屬流行病。

「社交恐懼症」是什麼

社交恐懼症,也叫社交焦慮障礙,屬于一種精神疾病。當患者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情況時,可産生顯著的焦慮或害怕情緒,還可伴有臉紅、發抖、心跳加速、不敢與他人對視等軀體表現。該病通常在童年或青春期起病,也有小部分人會在成年後患病。

如今,“社恐”一詞的流行,更多是源于年輕人的玩梗自嘲,含義被泛化、娛樂化了,而病症本身卻并未得到公衆重視。

社恐≠内向

我們通常會認為,内向的人和社恐的人是一波人,他們在公衆場合多待一分鐘都難受,而外向的那波人一般可以對着不熟悉的人侃侃而談。

但其實,社恐和内向是兩回事兒。

日常生活裡,一部分社恐人士有一定的社交恐懼症狀,但不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焦慮程度也沒到臨床診斷後需要治療的地步。

社恐最典型的特點是,在某個或某些社交情境下會非常害怕收到消極的評價,是以他們會傾向于認為自己不夠好、害怕權威人物、擔心自己表現得不自然、也會因成為關注的焦點而感到焦慮。

而内向與大五人格的外傾性次元有關,外傾性的劃分是根據人們是否享受其他人的陪伴、以及能量水準的高低來的,是以内向的人沉默、喜好獨處,外向的人活躍、喜好交際。

從拒絕社交活動的理由上我們也可以看出二者的差別:内向者拒絕的理由往往是“一個人呆着多好啊”,而社恐人士拒絕的理由會是“有朋友的朋友在,好尴尬不去算了”。

一個人有沒有可能既喜歡和他人交往、精力旺盛,同時在社交情境中又容易感覺難受呢?當然會有啦!這就是外向型社恐。

外向型社恐們非常想要被群體接納、想要去社交、想被他人喜歡,但同時又擔憂别人的負面評價,是以日常充滿了糾結和沖突,比如說:

特别容易覺得和别人相處時自己有些地方做得不夠好

人際交往的所有細節會刻在腦子裡

非常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表現

不願表達和他人相反的意見

避免任何一點傷害他人的可能

和不熟悉的人社交總是很緊張,但下次還想參加

獨處很輕松,但也很無聊

比起傳統的内向社恐型,外向型社恐們“自相沖突”的特點,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緊張和焦慮。

并且,研究結果發現,屬于“外向型社恐”的人并不在少數,甚至比内向+社恐的人還要多。

「社交恐懼症」的原因

由于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加速、壓力增大,許多人或多或少都面臨一些心理問題。而引發社交焦慮障礙的因素,有以下幾種。

社會因素

目前的年輕人群體中,獨生子女占多數,再加上城市生活相對獨立,是以社交頻率相對上一代要低很多。

另外,智能手機和網際網路的興起,使得社交媒體軟體得到普及,年輕人更習慣于虛拟世界的交流,不再習慣将自己暴露于人前,由此産生“社恐”的心理。

教育因素

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中,更傾向于讓孩子在溝通交流中獲得來自長輩、老師等他人的認可,而非鼓勵孩子單純地表達自我。

是以,當長大之後,這些孩子對于獲得他人認可的需求相當高,萬一不能在社交活動中獲得想要的認可,便容易産生回避心态。

個人因素

社恐患者往往擁有認知加工的偏差,在面對人群時,容易誇大出現負面結果的可能,或對模棱兩可的情況作出消極解釋。

例如,擔心由于舉止失當被嘲笑、緊張情緒被别人識破等而得到負面評價,進而産生焦慮情緒。

「社交恐懼症」怎麼辦

其實,大部分的“社恐”人,并不需要進行相關治療,隻要選擇不太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減少社交活動的頻率等,就可以保持正常生活。

然而,若社恐症狀持續6個月及以上,且嚴重影響到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社交活動,使社會功能受損時,就應考慮向心理醫生等專業人士進行求助了。

對于程度較輕的社恐患者,可嘗試采用脫敏治療、正念療法等。此外,也要學會調整自我認知,不亂給自己貼标簽、下結論等,并且多多參與可表達自我的社交活動。

嚴重的社交恐懼症,往往伴随抑郁症等問題,是以不可輕視“社恐”,有問題要及時就醫。如有必要,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适當的藥物治療。

來源:中國公衆健康網、果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