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敢對親近的人“發火”,對外人唯唯諾諾,是因為這4種不良心态

有這麼一類人:對待外人時“唯唯諾諾”,不敢去正面對抗,害怕發生沖突。對待自己親近的人卻脾氣很差,動不動就發火,怒吼。

很多人身邊都存在這種人,甚至這個人可能就是你。也許每次你對自己人發過火以後都會懊惱不已,但下一次仍然會控制不住自己。

為什麼會這樣呢?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主要是由于這四種不良心态導緻的。

隻敢對親近的人“發火”,對外人唯唯諾諾,是因為這4種不良心态

(1)對“自己人”期望過高,要求更嚴格

對于親近的人,我們往往會有更高的期待和更嚴格的要求。就比如不熟悉的人吃垃圾食品,你可能毫不在意。但是如果是親友經常吃,你就會感覺到很憤怒。

其實這也很正常,因為你明白,别人吃垃圾食品,最後身體壞掉生病,和你毫無關系。但如果你的父母吃壞了身體,你就會面臨高額的醫療費用。

是以相對來說,在面對親友時,我們會更“易燃易爆”。不過,你得明白一個道理,我們永遠隻能為自己負責,哪怕再親近的人,很多事情也很難幹涉。

隻敢對親近的人“發火”,對外人唯唯諾諾,是因為這4種不良心态

是以,還是“心态要好”

(2)心理學中的“踢貓效應”

所謂“踢貓效應”就是指當人受氣的時候,會通過“踢貓”來發洩情緒。隐藏的含義是:我們會向弱于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

就像有人在公司裡受了老闆的氣,回去向妻子撒氣,而妻子受了氣,就向自己的孩子撒氣。

人際關系中,我們往往很難知道不熟悉的人是“強者”還是“弱者”,但我們總能識别出“自己人”中,誰強誰弱,并向他發脾氣。

隻敢對親近的人“發火”,對外人唯唯諾諾,是因為這4種不良心态

(3)預期

預期是影響我們的重要因素。對于絕望的人來說,一點點希望就可以拯救他。而如果失去了希望,哪怕是環境不是那麼惡劣,我們也有可能會信心全無。

而親友會給我們帶來一個預期:我要長期和他相處。是以對于某些缺點,我們就特别不能忍受。

隻敢對親近的人“發火”,對外人唯唯諾諾,是因為這4種不良心态

(4)預判

絕大多數人的人際交往模式中,都是以“預判”作為基礎的。也就是說,我們先預判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然後再選擇與你交往的模式。

對于好欺負的人,我們說話會強硬一點。對于不好欺負的人,我們就會适當軟弱一點。

而絕大多數親友,因為會包容我們,是以,會被我們歸類為“好欺負”的類型。是以不知不覺會肆無忌憚。

結語:

當你明白了這背後的原理,或許你就應該思考一下,我是不是可以控制一下自己,不要再傷害最親近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