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提升城鎮化品質 有利于激活智慧城市潛能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指出,智慧城市建設是中國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進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項長期的任務。如何通過智慧城市建設,促進城市發展模式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轉變,城市管理由粗放型、經濟型向精專化、智能化轉變,需要與共同探讨,加強合作,互相借鑒。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期評估”專家咨詢會召開,針對城鎮化發展趨勢、城鎮化率目标的實作、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土地制度改革、城市群和中小城市發展、簡政放權等議題,專家上司對規劃的中期評估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這個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的規劃檔案曾是十八大的亮點之一,對于我國的産業新城打造和城鎮化程序也有着極大的促進作用。今天,就以這份檔案的内容為依據,分析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要求。

提升城鎮化發展品質

如果說80-90年代的關鍵詞是改革開放,那麼00-10年代的關鍵詞可能就是城鎮一體化了。從世界各國城鎮化規律來看,城鎮化的過程大緻是農村人口向中小城鎮轉移、中小城鎮人口向城市轉移、各城市人口向核心城市轉移的過程,人口增加使得城鎮規模不斷擴大,由此既出現了随城市更新而來的改善型存量需求,又産生大量随外來人口市民化而來的城市增量購房需求。

當時的《規劃》顯示,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隻有36%左右,不僅遠低于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準,也低于個人所得與我國相近的開發中國家60%的平均水準。而今年7月份的資料顯示,2016年末,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7.4%,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為41%。但仍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準,中國的城鎮化,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為了能夠實作《規劃》中提出的城鎮化率和農村人口市民化目标,針對過去“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的弊端,必須着力提升城鎮化的品質。《規劃》制定了多層次措施,保證人口城鎮化真正落實。提出改革戶籍制度這一造成城鄉一體化的原始障礙,全面故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提出了保障随遷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擴大社會保障覆寫面、改善基本醫療衛生條件、拓寬住房保障管道等一系列舉措推進農業轉移人口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這些制度的完善落實,将提升城鎮轉移人口的融入感和歸屬感,吸引更多農業人口進入城鎮,最終在未來一個時期将形成源源不斷的新增城鎮住房需求。

相對于國際城市的發展程序,我國城市圈還有巨大潛力,目前我國主要形成了環上海、珠三角、環北京、環沈陽、環成都、環武漢等數個城市圈。而數年來的政策都在不停地強調培育發展一批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統籌空間、規模、産業三大結構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統性。

鑒于此,特大城市,尤其是未來中西部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周邊的衛星城發展将迎來新紀元,即随着工業用地價格的上漲,産業更新的加速,工業園區将加速進行“騰籠換鳥”,産業外溢和人口外遷将在政策推動中加速,城市周邊将形成由各具産業特色的衛星城組成的城市群,未來新型城鎮化将以都市經濟圈的形态出現,産業新城必将不斷湧現。

在産城融合上下功夫

把人都“塞“進城市就不管了,這可不行。不但要讓人來到城市,更要讓人住在城市,融入城市,活在城市。人口的城鎮化,最終必須展現在提升中小城鎮的就業容量上。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主要任務是解決已經轉移到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問題,努力提高農民工融入城鎮的素質和能力。而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關鍵是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實作産城融合。

由此可見,未來新型城鎮化的政策着力點将在城市群内的中小城市和具有産業優勢的其他中小城市,以産業為支撐,增強人口的附着力。要發展各具特色的城市産業體系,強化城市間專業化分工協作,增強中小城市産業承接能力。

不過針對目前城市”攤大餅“式的擴張,過分追求新城新區、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占地過大,建成區人口密度偏低等問題,未來單純以住宅為主的新城新區規劃将受到嚴格限制,而對于現有的新城新區,未來将加強功能改造,推動單一生産功能向城市綜合功能轉型,推進功能混合和産城融合,在集聚産業的同時集聚人口,逐漸糾正新城新區空心化。

如此,與傳統的住宅和商業地産相比,産業地産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顯現出更大的優勢。比如生态工業園,在産業轉移過程中,合理規劃和運作生态工業園,發展循環經濟,可以有效避免污染同步轉移,是以生态工業園的需求更為強烈,将迎來更多的機會。同時由于目前城市化程序中面臨諸多問題,如交通擁堵、環境惡化、能源緊張等,給未來的深度城鎮化帶來了挑戰。這樣使得物聯網等與”智慧城市“相關的産業綜合體項目也将會越來越多地受到具有綜合開發能力的産業地産開發商的關注。

除此之外,在”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農資流通管道的扁平化和下沉成為趨勢,土地流轉過程中在農資流通、新城鎮化帶來的相關市場需求等領域具有良好管道和優秀品牌的企業有望獲得更好的發展,這些企業勢必會關注。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農資流通過程中倉儲、物流、運輸等問題,物流園區将獲得長足的發展空間。

加快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資訊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作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資訊,進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内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資訊技術,實作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作,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随着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未來城市将承載越來越多的人口。為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實作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不可逆轉的曆史潮流。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