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溝通管理包括為確定項目資訊及時且恰當地規劃、收集、生成、釋出、存儲、檢索、管理、控制、監督和最終處置所需的各個過程。
項目經理的絕大多數時間都用于與團隊成員和其他幹系人的溝通

規劃溝通管理是根據幹系人的資訊需要和要求及組織的可用資産情況,制定合适的項目溝通方式和計劃的過程。
本過程的主要作用是,識别和記錄與幹系人的最有效率且最有效果的溝通方式。
在大多數項目中,都是很早就進行溝通規劃工作
考慮的因素
- 誰需要什麼資訊和誰有權接觸這些資訊
- 他們什麼時候需要資訊
- 資訊應存儲在什麼地方
- 資訊應以什麼形式存儲
- 如何檢索這些資訊
- 是否需要考慮時差、語言障礙和跨文化因素等
見 4.2.3.1 節。
見 13.1.3.1 節。
見 2.1.5 節。
見 2.1.4 節。
潛在溝通管道或路徑的數量,。潛在溝通管道的總量為 n(n−1)/2,其中,n 代表幹系人的數量。
可能影響溝通技術選擇的因素包括:
- 資訊需求的緊迫性
- 技術的可用性
- 易用性
- 項目環境
- 資訊的敏感性和保密性
基本溝通模型中的步驟為:
編碼
傳遞資訊
解碼
告知收悉
回報/反應
互動式。。在兩方或多方之間進行多向資訊交換
推式溝通。把資訊發送給需要接收這些資訊的特定接收方。
拉式溝通。要求接收者自主自行地通路資訊内容。
見 4.3.2.3 節。
溝通管理計劃是項目管理計劃的組成部分,描述将如何對項目溝通進行規劃,結構化和監控。
項目進度計劃
幹系人登記冊
管理溝通是根據溝通管理計劃,生成、收集、分發、儲存、檢索及最終處置項目資訊的過程。
本過程的主要作用是,促進項目幹系人之間實作有效率且有效果的溝通。
有效的溝通管理需要借助相關技術,考慮相關事宜,包括(但不限于):
發送-接收模型
媒介選擇
寫作風格
會議管理技術
示範技術
引導技術
傾聽技術
見 10.1.3.1 節。
見 4.4.3.2 節。
見 10.1.2.2 節。
見 10.1.2.3 節。
見 10.1.2.4 節。
紙質檔案管理
電子通信管理
項目管理電子工具
較為詳盡的報告可能包括:
對過去績效的分析
項目預測分析,包括時間與成本
風險和問題的目前狀态
本報告期完成的工作
下個報告期需要完成的工作
本報告期被準許的變更的彙總
需要審查和讨論的其他相關資訊
管理溝通過程包括建立、分發、接收、告知收悉和了解資訊所需的活動。
項目溝通可包括(但不限于)績效報告、可傳遞成果狀态、進度進展情況和已發生的成本。
項目管理計劃中包括項目基準及與溝通管理、幹系人管理有關的資訊。可能需要基于項目目前績效與績效測量基準(PMB)的對比情況,更新這些内容。
問題日志
項目資金需求
給幹系人的通知
項目報告
項目示範材料
項目記錄
幹系人的回報意見
經驗教訓文檔
控制溝通是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對溝通進行監督和控制的過程,以確定滿足項目幹系人對資訊的需求。
本過程的主要作用是,随時確定所有溝通參與者之間的資訊流動的最優化。
見 10.2.3.1 節。
見 13.3.3.1 節。
見 4.3.3.2 節。
資訊管理系統為項目經理擷取、儲存和向幹系人釋出有關項目成本、進度進展和績效等方面的資訊提供了标準工具。
見 4.3.3.3 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