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蘇一老人活了103歲,生前默默無聞,67年後才知道自己身份

一部《風筝》将抗戰時期特工艱險的生活展現在大家面前,在《風筝》的結尾,出現了我國曆史上11為傑出的情報人員,他們為新中國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令人敬佩。但我們今天要說的并非這11位情報人員,而是《風筝》片尾沒有寫上的第12人。

江蘇一老人活了103歲,生前默默無聞,67年後才知道自己身份

姚子健出生與清末民國時期,面對西方列強入侵,姚子健内心堅定努力讀書報效祖國的念頭。1929年14歲的姚子健成功考入上海勞動大學中學部,因為多次參與請願活動,師生都被遣散,姚子健回到老家,成為了一名國小教師。

但是姚子健不甘心就這樣過一輩子,過了幾個月後,他成功考入南京中央陸軍測量學校,畢業之後姚子健被分到國民政府中央測量總局印制地圖部門工作,再次期間,結識了特工工作者魯自誠,經過他的介紹,姚子健成為了秘密情報從業人員。

江蘇一老人活了103歲,生前默默無聞,67年後才知道自己身份

為了擷取更多情報,姚子健以患有眼疾為由,成功被調到了保管和收發軍用地圖的資料部門,在這裡有很多機密的軍用地圖和部隊調動運作資訊檔案。利用這個身份,姚子健擷取了大量機密情報,并将它們轉送給自己的上線舒曰信和沈安娜。1938年姚子健提出了奔赴前方的想法,并結束了自己的隐蔽戰線生涯,從此奔赴了屬于他的另一個戰場。

因為情報從業人員都是采取單線聯系,對于姚子健來說他隻需要提供情報,之後的一切他一概不知。是以當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的時候,已經是67年之後。

江蘇一老人活了103歲,生前默默無聞,67年後才知道自己身份

2001年,姚子健當年的上線沈安娜前往江蘇一家機關講述抗戰時期隐蔽戰線曆史,姚子健的兒子正好在這家機關上班,他聽到沈安娜故事中的經曆和名字,父親似乎都和他提起過。在他的安排下,兩位老人相見,姚子健才知道自己當年一直是為中央特科工作,用了67年的時間,姚子健才有了真正的中央特科身份。

2018年103歲的姚子健在北京病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