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曲曲壁白鵝公墓的銅罐和液體殘留物

這些天很常見,

但兩千多年前的蘋果酒,

你知道它是什麼味道嗎?

最近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向外界釋出,

在曲曲曲北白鵝公墓出土的遺迹

有新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員在一個出土的銅鍋裡,

發現了更易揮發的有機化合物,如乙醇和乙酸。

确認它确實是古代水果和葡萄酒的遺物,

首次從實體角度填補了早秦果酒的研究空白。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儀器底部的土壤樣本

2020年4月至12月,山西考古研究院等對衞北白鵝墓進行了搶救發掘,兩周内發現了九座進階墓葬,初步将該墓地确定為東周王家趙家太寶鐘(燕鐘)的公共墓地。

幸運的是,在1号墓出土的銅壺中發現了更多的液體殘留物,可能是古代葡萄酒的遺物。為了确認銅鍋中液體殘留物的組成,中科院大學考古與人類學系楊益民教授會同山西考古研究所,采集了銅鍋中液體殘留物的樣本、儀器底的土壤樣本和墓葬銅壺底部的土壤樣本。5、并迅速開展相關科學分析。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提取有機殘留物

結果表明,在曲曲曲北白鵝墓地的銅鍋渣中發現了乙醇、乙酸、乙酸、乙酸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較多,與葡萄酒相關的酒精酸、丁香、富馬酸、蘋果酸、琥珀酸、草酸、乳酸等有機酸和一些高分子量的酯類物質較多。 酒精,酒精和糖,證明了它們确實是古代的酒遺骸。銅鍋液殘渣和土壤樣品一般發現來自錦緞色素的丁香酸較多,說明它是果酒殘留物。

葡萄酒文化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中華文明數千年的曆史,留下了大量與酒有關的遺骸,考古發掘中經常發現大量酒的古代遺骸,以及少量的液體或固體疑似酒渣。由于白酒的揮發性,出土的白酒樣品非常有限,隻存在于少數密封良好的容器中,極具價值。

目前,我國早秦古酒普遍認為屬于谷物酒系,果酒釀造被認為是起源于漢代葡萄從西區引進的。在泸曲北白鵝公墓出土的果酒遺骸,首次從實體角度填補了前秦果酒研究的空白,為研究當時社會的政治、禮儀、文化、喪葬習俗和釀酒技藝提供了重要資訊。同時,也為我國釀酒技術發展、釀酒業發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資料。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科學分析

果酒的記錄和傳說

我國的葡萄酒文化曆史悠久,《黃帝書》有黃帝和七波探讨利用蛞蝓、大米、小麥、大米等五谷釀酒的記錄。在秦前的經典中關于葡萄酒的記錄也很多,如"如果你釀酒","一合一"等等。

葡萄酒,即"由高粱,大米,小麥或葡萄發酵制成的含乙醇飲料"。按原料分,葡萄酒可分為谷物酒(高粱酒、米酒等)、果酒(葡萄酒、蘋果酒等)和食用酒(甘薯酒、木薯酒等)三大類。有人說,從人類社會發展史的角度來看,果酒可能是最早發明的葡萄酒。

早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就以采集和狩獵為生,水果自然是主食之一。在自然界微生物的影響下,水果很容易自然發酵,産生芳香可口的果酒。

在古代文獻中,也有很多關于果酒的記錄:宋代在《辛辛雜識》中曾詳細記載,梨子在變成甜梨酒後被儲存在陶罐中。元代的《璞桃酒》序言中也記載,一個山人因為避難山,堆在水箱裡的桃子也變成了芳香的酒。據明代《夜談》稱:"黃山猿揉捏,春夏收獲果幹石抑飙釀造成酒,香氣溢于股,聞起來上百步。"清代《粵西偶》還記載:"廣東西平樂等省份,山中猿類多,鮮花和酒豐收。玉子人山,得到它的巢,它的酒多達上百種,喝,香美異常,名叫猿酒。"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在宇虹墓上畫的屏風石床上釀造的葡萄酒場景

1999年,太原市金源區王郭村出土

山西博物館藏品

還有一個關于蘋果酒起源的傳說。

傳說,2000多年前,秦始皇為了王朝的長期穩定和自己的長壽,吞并了六國,派方世旭富出海尋找不朽的藥。由于多年的戰争,人們長期居住,體力虛弱,而人們出海又要求堅強,能夠抵抗各種疾病的童童、少童和女童,一時找不到,徐甫會四處遊蕩,當他經過老齊國饒安居(今燕山千童鎮) 時, 看到這裡的人又強又強,沒有百種病。原來饒鞍軒生産紅棗,齊人多吃喝酒,是以酒的曆史至少有2000年。徐甫在這3000名兒童的收藏中,以男少女為生,打造酒店,釀造酒水,以防寒潮。龐大的船隊進入東海,到今天的日本,釀酒技術從那時起就得到了廣泛的流傳。

漢代時期,釀酒業發展迅速。韓高祖五年來,在饒安建錢塘縣,韓東方碩用紅藥材再次精制而成,釀造出濃墨手,味甜,喝滿屋噴香,其香氣無窮無盡。

資源:

談中國果酒,劉曉琴,中國農村科技,2014.5

在我國考古史上發現的酒精遺骸

中國還出土了大量經科學分析證明的葡萄酒遺物。

01

在河南省丹陽嘉湖遺址出土的陶器中發現了蜂蜜,葡萄或山楂和米混合酒的殘留物。

嘉湖遺址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重要遺址,被命名為20世紀中國100個考古發現之一,大約在7500-9000年前。

在賈湖遺址發掘過程中,專家從挖掘出大量陶器殘渣中發現,大約9000年前,嘉湖人可能已經掌握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方法,其酒中含有大米、山楂、蜂蠟等成分,在含有酒石酸的陶器中還發現了野生葡萄種子。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02

在山東省日照市兩個鄉鎮出土的陶器中,發現了大米、蜂蜜、葡萄等混合酒的殘留物。

山東省日照兩鎮的遺址估計面積約為100萬平方米,是海嶼地區最大的長山文化遺址。

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葡萄和李子等水果。通過測試出土的陶片上的殘留物發現了葡萄酒的成分。當時,葡萄酒的主要發酵是大米,蜂蜜和水果,葡萄酒主要由大米制成。專家們還在标本中發現了高水準的酒石酸或酒石酸鹽,表明祖先曾使用野生葡萄作為葡萄酒的發酵劑。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在兩個城鎮的廢墟上出土的陶器

03

在陝西省西安市米家崖遺址出土的陶器,發現了谷芽酒的殘留物。

陝西省西安米家崖遺址位于西安東郊西安河西岸。2004年至2006年,陝西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搶救發掘。

考古專家通過西安米家崖遺址對陶器澱粉顆粒、矽以及化學殘留物進行綜合分析,表明米家崖酒的原料包括椰棗、大麥、大米和一些塊根作物,說明在仰光文化晚期約5000年前,中原地區已經發展出較為成熟的釀酒技術。

此外,研究人員在米家懸崖的兩個酒窖中發現了與釀酒相關的物品,包括寬口罐頭,漏鬥,小嘴尖底瓶和可拆卸爐子。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釀酒漏鬥 新華社地圖

04

在山西省衡水西洲墓地出土的銅工具也發現了谷物和葡萄酒殘留物。

泸縣衡水西周公墓于2004年被盜時被發現。2004年至2007年,聯合考古隊組建了山西考古研究所、交通城市文物工作站和陸縣文物局,對墓地進行搶救發掘。

墓地位于山西省衡水市衡水鎮,北面的恒北村,約800米,首次看到大型墓簾,出土的青銅、玉石、漆器、陶器等文物14000多套,揭示了西部周玄國家未有記載的曆史。

其中,在出土的銅上發現了谷物酒殘留物。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05

陝西省西安市北郊漢墓中出土的銅蛞蝓發現了米黃酒的痕迹。

2003年,在陝西省西安市北郊的一個建築工地上發現了一座漢族高貴墓。考古學家清理了西漢早期的青銅蟒蛇,發現了26公斤的古酒。專家認為,這些兩千多年前,西漢酒是目前已知擁有最大庫存的古酒。

經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國家白酒檢測中心鑒定,酒精含量為0.10%。經過兩千年的檢測酒精,證明酒精的品質是純淨的,劣化很小。這是中國考古學、釀酒史和科技史上的重大發現,為研究西漢史和中國古代釀酒技術與葡萄酒文化提供了重要材料。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有古黃酒的鳳頭銅

06

陝西省少林市馬良寒墓的銅器,發現了用谷物釀造的發酵酒的殘留物。

以馬良寒墓群為例,這是海龜之城的墓地。自1996年以來,已有200多座墳墓被盜。1999年夏天,榆林市文化管理廳搶救清理了三座古墓,出土了青銅、鐵、陶器等文物,其中許多具有西部地區少數民族的風貌。

通過對馬良寒墓中出土的3件青銅器殘留物的分析,證明均為酒精殘留物。這些葡萄酒是用谷物制成的發酵葡萄酒,葡萄酒産生的谷物類型需要進一步研究。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魚頭銅扁鍋韓

2000年,榆林将馬良寒墓出土

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

小黃鑽杆部落格

07

1977年,在河北省坪山縣,在挖掘中山王墓期間,發現了一個扁平的銅壺和一個圓形的銅壺,裡面裝有幾公斤酒。世界驚歎于其濃郁醇厚的香氣。酒在一個圓鍋裡,隻有半鍋,深綠色,重3公斤,在平鍋裡的白酒較多,約78%,重6.7公斤,淡翠綠色,清澈透明。

經北京發酵産業研究院初步鑒定,其中含有乙醇、乳酸、丁酸、氮等96種以上的成分,是以被确定為酒。從中山王下葬之時起,這種酒就是在公元前310年左右釀造的,為研究早秦釀造過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戰國葡萄酒河北省博物館藏品

08

1974年,在沈陽市法庫縣葉茅台村遼代七号墓中,在兩個白瓷罐中發現了液體,考古學家馮永謙嘗了嘗它是什麼,表明隻有一股淡淡的泥土味。後來,經過研究,液體中含有微量乙醇,是遼代的千年酒。

兩千多年前果酒的味道如何?山西新發現告訴你:丁香、蘋果酸、琥珀酸...

在沈陽市法庫縣野茂台村廖代七号墓中發現的古酒

來源:山西文博

- 結束|交通城市旅遊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