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越自衛反擊戰,劉、徐、聶、葉四大元帥健在,為什麼會是許世友?

細說上個世紀的戰争,關注度最高的莫過于抗日戰争與抗美援朝戰役,其他的戰役在人們的口中談論地很少,尤其是那場持續了僅僅不到1個月時間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其實雙方的糾葛延續數十年,在這場戰争當中,中越雙方似乎都耗費了很多。有人說中越戰争,對于越南來說,經濟倒退許多年,而對于中國來說,卻是向世界展示自己強大軍事實力的絕佳機會。其實中越的關系原先也是非常友好的,中國曾多次對越南進行援助,助力越南取得獨立,幫其趕走其他國家的侵略者,但這一切卻是在中蘇關系惡化以後,都發生了改變。中蘇沖突的激化影響頗大,越南便選擇與中國決裂,與蘇聯攀上了關系。

對越自衛反擊戰,劉、徐、聶、葉四大元帥健在,為什麼會是許世友?

然而當時的越南自以為攀上了高枝,不把任何國家放在眼中。當時的蘇聯之是以會選擇與越南建立所謂的同盟關系,無非就是想達到制約中國的目的。于是越南在蘇聯的慫恿之下,開始在國内進行大肆反華行動,并派遣相關軍隊騷擾中越邊境,越南此舉已經影響到我國邊境地區人民正常的生産生活。當時為了維護邊界的穩定,更為了維護邊界人民的安全,我軍毅然出擊越南。

對越自衛反擊戰,劉、徐、聶、葉四大元帥健在,為什麼會是許世友?

此次出征越南的東線總指揮為許世友将軍,楊得志将軍為西線總指揮,而徐帥與鄧公則坐鎮北京。當時對于這個指揮員的標明有很多人非常不解,要知道中越戰争爆發的時候,劉、徐、聶、葉四大元帥依舊健在,為何整個東線總指揮卻落到了許世友的身上?許世友将軍之是以被中央選為東線總指揮,其實與當時中國身處的國際環境有着很大的關系。

衆所周知1979年爆發的中越戰争,而在此之前1966-1976年,中國是處在一段灰色的時期中,1976-1978年這兩年期間,中國進行内務整頓,是以說那幾年的中國不僅沒有前進,而且還在倒退。是以當中越戰争爆發之時,中國是不被世界所看好的,甚至有人斷言,越南會輕而易舉地攻打到北京城。

對越自衛反擊戰,劉、徐、聶、葉四大元帥健在,為什麼會是許世友?

故此,中國急需一場特殊的戰鬥來揚我國威,提升國際威望。至于帶兵人選,那幾位将軍年齡偏大,不适應遠途征戰。而許世友勇猛的作戰風格是完全符合這場戰鬥的性質,而且許世友也是衆多将軍公認的最合适的帶兵之人。其實還有一點便是,戰争爆發初期,許世友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由許世友挂帥出征,能以最快的速度集結作戰部隊。當然,許世友将軍也沒有辜負鄧公與幾位老帥的厚望,成功地取得了這次戰争的勝利,讓世界再次見識到了什麼叫中國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