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武,原來是這樣一個英雄

01 蘇武的故事

昨晚睡覺前讀了蘇武的《留别妻》,為了加強學習效果,躺在床上之後,又用百度查閱了蘇武的生平。說實話,以前,我隻知道蘇武牧羊的故事。

不想,這一檢視,看得自己熱血沸騰,竟然睡意全無,直到淩晨三點多還沒有睡着。

蘇武,原來是這樣一個英雄

蘇武奉漢武帝指令出使西域,因卷入匈奴内部謀反事件而被單于問罪。單于起初是想殺掉蘇武,後來在大臣的勸說之下,改為勸降。

但蘇武甯死不從,匈奴人把他扔進枯井裡,結果他就着白雪吞服氈毛,保住了性命。匈奴人一看餓不死他,以緻驚為天人,把他放了出來繼續勸降。

但蘇武依然甯死不從,匈奴人于是給他公羊(生不了小羊),把他流放到貝加爾湖地帶放牧,說隻要羊産下小羊,才會放他回去。

蘇武在苦寒之地堅持立場,頑強地活了下來。期間,李陵多次來勸降,告訴他,蘇武的哥哥和弟弟都因為得罪權貴而被處死,但蘇武絲毫不為所動。

李陵何許人也?他是飛将軍李廣的孫子,在對匈奴作戰中,他率領五千步兵遭遇匈奴幾萬主力騎兵,死戰力竭被擒。起初李陵并未投降,但漢武帝誤聽了傳言,以為他為匈奴人訓練兵馬,是以把李陵全家都殺了。司馬遷就是為李陵求情而被問罪,後來才寫下千古巨著《史記》。李陵聽聞滅門之禍後,就真正投降了匈奴,這才有了後來李陵勸降蘇武的橋段。

漢武帝去世後,漢昭帝即位。幾年後漢朝和匈奴達成和議,并向匈奴讨還蘇武。起初單于托辭說蘇武已死,後來還是漢使用計才促使單于放回了蘇武。

此時,蘇武已在匈奴19年。李陵送他傳回時感歎說:“今足下還歸,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子卿是蘇武的字。

蘇武回到長安的時候,已屆60,妻子早已改嫁,他後來為官一直為人所敬,活到了80歲。

02 蘇武的精神

蘇武守節、甯死不降。面對匈奴的威脅,他自刺以死明志,但後來被醫者救活;面對匈奴的利誘,他決然拒絕了高官厚祿;面對貝加爾湖艱苦的生活,他毅然堅持了十幾載;面對李陵的勸降,他絲毫不為所動;面對親人被漢室處死、妻子改嫁的事實,他依然忠貞不二……

蘇武,原來是這樣一個英雄

以前我們經常講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曆史,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但大家的注意力大多在帝王将相,以及哲學家和大文豪身上,因為前者創造了跌宕起伏的朝代曆史,後者書寫了璀璨奪目的精神文化。

現在,偶爾再次讀到蘇武這樣的人物,他們雖然沒有做成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但他們展現的氣節和操守,讓人敬佩和神往,這才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所在,是普通人可以學習、可以效仿、可以追求的榜樣。

就像方志敏烈士,雖然他很早就犧牲了(36歲),但他在獄中不畏威逼利誘,不怕嚴刑拷打,甚至敵人捉住他的妻子,也未能動搖他分毫。他更是在獄中寫下了《清貧》《可愛的中國》等文章,那是真正的血書,可以流傳萬世。

03 蘇武的傳人

中國人,總以龍的傳人自居。“龍”,除了是一個血脈傳承和圖騰象征,還是一種精神延續。

蘇武,原來是這樣一個英雄

“此生不悔入華夏,來生還做中國人”“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些話,每每讀來,讓人心潮澎湃。我想,中國人,或者說炎黃子孫,不僅僅是一個地域符号和文化符号,更是一種精神象征。啥樣就是中國人呢?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食嗟來之食”“甯為玉碎,不為瓦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是古人給中國人賦予的屬性。

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救亡圖存,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書寫了可歌可泣的瑰麗故事。

到了現代,物質文明和公德心高度發達,可以說民間富足、天下太平,那這幾代人将會給中國留下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