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玩行業長期存在的五大沖突現象,細想一下很不正常

在古玩行業,一切不能擺在明面上說的都叫“潛規則”,一群神棍搖頭晃腦的警告你:怎麼進圈子、找好貨、找管道、鑽空子,得自己去了解,要有悟性,否則玩一輩子都玩不明白。

話是沒錯,每個行業都有屬于自己那一套運作的規則,它是篩選出聰明人的方法。不過,搞收藏的某些群體,貌似“聰明過頭”了,招搖過市的結果就是,他們已經放棄了“僞裝”,堂而皇之的開始騙錢。

就像下面列舉的五個沖突現象,正常人細想一下,都覺得很不正常。

一:鑒寶專家的尴尬定位

古玩行業長期存在的五大沖突現象,細想一下很不正常

從拍賣行、文物商店管道出來的古玩,都有着“流傳有序”的标簽,是以不需要專家來畫蛇添足。涉及盜墓等犯罪的文物,也有不對外開放的司法鑒定機構來證明,不需要那些脫離文博機構,在外撈錢的專家來鑒定。

那麼商業鑒寶專家所需要鑒定的,就是民間那些“野生”的藏品,問題就出在這裡,有些專家說民間已經沒有“精品重器”的存在了,基本都是假貨。那你們為什麼還能厚着臉皮出來撈錢?近幾年沒有一件“民間國寶”得到官方承認,是以這些專家的職責就是收藏友的錢,打藏友的“假”?

還有一部分專家确實鑒定過民間有寶,但也毫無用處。因為隻要稍微涉及年代久遠一點的文物,法律沒有開放流通,鑒寶專家也沒辦法幫忙拿到文物“合法身份證”,空口白話證書也是廢紙一張。更有一些專家鑒定為真品的目的,是和詐騙公司有合作,借機騙取藏友高昂的前期費用。

是以,這些商業鑒寶專家鑒定為假不夠權威,鑒定為真也基本沒用。他們存在的意義就兩個字:撈錢。當然,沒有廣大“迷信專家權威”的藏友存在,他們也不可能這麼“風光”,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罷了。

二:詐騙公司的屢禁不止

古玩行業長期存在的五大沖突現象,細想一下很不正常

前面說了,民間藏品尤其是高古文物必須要拿到國家承認的“合法身份證”,才能有機會上正規拍賣。但問題是法律目前根本沒開放,也就是說這一條路子目前是被堵死的,對普通人來說不存在破解的方法。當然,那些走私洗白的犯罪行為就不說了。

大拍賣行自有他們那一套圈子裡的規則,有錢人隻要直接砸錢就行了。但各種各樣的小拍賣行,甚至連拍賣資質都沒有的各類“文化公司”,收着高昂的前期費用,說可以幫藏友拍賣青銅器(直接違法)、出境拍賣(涉嫌走私)、老外買家(同上)、私下交易(沒有合法認證)、專家站台(合作詐騙)、确權備案(以國家名義詐騙)等等。

他們就這樣堂而皇之的在網上大肆宣傳、打廣告,把一切古玩,無論真假,無論值不值錢,都宣傳成天價,借機騙取藏友的血汗錢。這種“零成交”的詐騙公司已經存在十幾年了,明眼人都知道根本不合理,但那些不知真相的老實人,被洗腦到妄想一夜暴富,這些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騙到傾家蕩産。

為何這些詐騙公司一直有生存的土壤?為何那些專家都在裝傻充愣不揭穿?想想都覺得可怕。

三:廣大藏友的盲目樂觀

古玩行業長期存在的五大沖突現象,細想一下很不正常

做自媒體也有好幾年了,特别讓我感歎的不是專家、不是騙子,而是那些“單純”到天真的藏友們。我經常會碰到一種人,喜歡不斷的的圖檔,然後像機器人一樣重複着一句話:我家祖傳的,去哪裡拍賣,你收不收購,專家鑒定過是真的很值錢,我在網上看到很值錢,我就想馬上賣掉。

試問,你認為自己“祖傳”的古董很值錢,但你能把藏品的特征、細節、曆史背景、工藝特點、包漿痕迹以及市場行情說清楚嗎?我可以肯定的說,在我遇到那麼多被炒作吸引入行的人當中,99%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藏品到底是什麼行情,而且絕大多數人自認的“祖傳寶貝”也根本不值錢。

這很容易了解,一個啥都不懂的人他能留得住“寶貝”嗎?一個不懂程式設計的人,跑去騰訊阿裡說我要當程式員,給我100萬年薪,是不是很可笑?但在各種僞專家和詐騙公司的洗腦下,收藏行業真的有百萬級别的群體,就是這種心态:我啥都不懂,但我“幻想”出來祖傳古董很值錢,我就想發财,你說不值錢就是想騙我的寶貝,我才不信呢。

這一行,自己沒能力,就隻能淪為被收割的“韭菜”,無一例外。

四:造假市場的暧昧态度

古玩行業長期存在的五大沖突現象,細想一下很不正常

可以肯定的的,如今的古玩市場地攤上,那些“國寶級”藏品已經十有十假,不可能再出現真的了,喜歡“撿大漏”的某些人看到這句話肯定又會跳出來噴口水。

我們拿事實說話,以前之是以地攤能撿大漏,是因為法律不健全,很多出土文物都會拿去“鬼市”銷贓。但如今隻要不是腦子出問題,那些出土文物敢拿到明面上賣嗎?更何況造假産業把全國的古玩市場沖垮,早就失去了信譽,大量關門倒閉的古玩城,就是明證。

如今網絡微拍、二手交易和直播開始火爆,正在替代古玩市場成為新管道,可以流通交易的近現代藏品,潛力越來越大。但某些人對造假的态度很暧昧:假貨都消失就沒意思了,玩收藏就是看眼力,我就喜歡假貨多,這樣才可以證明自己能力高超。

能說出這種話的人,不是蠢,而是純粹的壞!他們要麼是試圖給假貨洗白的群體,要麼是制假售假的既得利益者,絕對不是正常人。傳統古玩市場就是被這些所謂的“老規矩”給玩死的,現在他們又想禍害網絡市場,在“信用社會”,就讓那些糟粕徹底被淘汰吧。

五:高端與民藏的不可調和

古玩行業長期存在的五大沖突現象,細想一下很不正常

我們常常诟病高端市場追求所謂的傳承有序、海外回流、名家舊藏,但怎麼說呢,也不能全都怪他們。不少業内人士都承認民間也有精品存在,哪怕1萬件假貨中隻有一件精品,放大到全國市場,那也是一個很誇張的數字。

問題就在于,民間藏品缺少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認證程式,這不是鑒寶專家張口說幾句話就能解決的事情,必須得有官方松開那個鑒定和流通的口子,大拍賣行才敢收拍得到認證的民間藏品。目前已經有了小範圍的試點民間文物交易,這是個好現象,藏友們能做的就是等待,而不是焦慮。

在這期間,如果你還去參加所謂的什麼鑒寶拍賣,把錢花在那些野雞拍賣公司和鑒寶專家身上,那麼亂象就會繼續,藏友們等于是在助纣為虐。不如先玩玩網拍,多接觸可以流通的獨幕喜劇種,等市場“淨化”,等國家全面開放,等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強,把騙子都“餓死”,那時候你手上的精品才會發揮最大的用武之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