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和MES管理方向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主要展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管理的目标不同。ERP的重點在于财務,也就是從财務的角度出發來對企業的資源進行計劃,相關的子產品也是以财務為核心的展開,最終的管理資料也是集中到财務報表上。MES重點在于制造,也就是以産品品質、準時交貨、裝置利用、流程控制等作為管理的目标。因為不同的企業其管理重點不同,在選擇資訊系統的組成時,重點也不同。集團公司、商業企業、物流企業等更着重于ERP管理,而制造企業更需要的是MES。
2、管理的範圍不同。ERP管理的範圍比MES大,MES管理比ERP細。企業生産資源作為企業資源的一部分,也在ERP管理的範圍内,也相應有生産計劃、資料收集、品質管理、物料管理等功能子產品,是以往往和MES會混淆。但ERP管理的範圍主要是以工作中心為機關,MES能更細緻到每個制造工序,對每個工序進行任務的下達、執行的控制和資料采集、現場排程。ERP要做到工序級的管理,需要進行定制開發。
3、管理的功能不同。ERP在制造管理方面的功能主要是編制生産計劃,收集生産資料。MES除了細化生産計劃和收集生産資料外,還有批次級的生産控制和排程的管理功能,例如:批次級的工藝流程變更,對制造裝置、人員和物料的驗證控制,批次分拆、合并,批次的生産訂單變更等現場排程功能。
4、實作的方式不同。ERP主要采用填寫表單和表單抛轉的方式實作管理,現場收到的制造任務是通過表單傳達,現場制造資料也是通過填寫表單完成收集。MES是采用事件的方式實作管理,生産訂單的變化和現場的制造情況,通過MES内置的WIP引擎立刻觸發相關事件,要求相關人員或裝置采取相應的行動。是以,MES可以減少資料的輸入工作,減少差錯,也提高了及時性。
5、管理的時間周期不同。正是因為MES采取了WIP引擎來驅動管理,能夠做到現場的“實時管理”:上級生産計劃和生産排程能立刻反映在制造現場的作業界面,現場的生産資料和異常情況也能實時反映在管理崗位的監督界面,使得及時排程成為可能。ERP的表單方式不可避免會有一個錄入的周期,是以在生産排程上會有兩個錄入周期的滞後,對于制造周期短的生産可能會造成影響。
6、工作方法的不同。為了實作對制造現場的實時控制和排程,現場的工作方法也會發生一些變化。沒有資訊系統時的工作方法是從生産計劃部門擷取生産訂單或生産進度,完成現場作業後将生産情況填寫在制令單或批次流轉單上向上級報告。ERP的方式與此類似,隻是制造現場和生産管理部門的接口通過資訊系統來連接配接。但使用MES系統後,工作現場的指令下達和資料收集都是通過資訊系統來實作的。
從以上六個角度可以看出,MES和ERP既存在分歧也有着很多的聯系。隻有将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各司其職,方能為企業帶來最佳的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