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天軟體都去抄Snapchat Stories,為啥會這樣

在過去1年間,全世界的社交應用都在抄同一個東西,Snapchat的Stories。

今年4月份開始,微網誌找了部分使用者測試“故事”功能。Facebook家的Instagram、Facebook以及WhatsApp先後增加了跟Stories相似的功能。

最新一個抄襲者是微軟的Skype。

這東西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所有人都在抄?

2013年10月份,閱後即焚社交應用Snapchat推出了Stories功能。本質上,這是一個24小時閱後即焚的朋友圈,可以發照片、視訊和Gif圖檔等,也可以增加動畫效果和貼紙,最初是根據地理位置給使用者推薦。

聊天軟體都去抄Snapchat Stories,為啥會這樣

改版後的Snapchat上Stories功能圍繞着熱門新聞,例如NBA決賽、群眾抗議美國總統退出“巴黎協定”等

Snapchat的Stories功能在2013年底推出後,其實沒有獲得很大的反響。一直到2014年11月的全美音樂獎(American Music Awards),以及2015年的加州槍擊案這些事件,Stories這一功能因為新聞性、娛樂大事開始受到更多的關注。

其中一部分歸功于Snapchat在Stories功能基礎上推出的Our Stories,相當于一個“衆包新聞”的想法。基于地理位置,圍繞着一個特定的事件,Snapchat的編輯人工将使用者在音樂節、頒獎典禮等活動上釋出出來的Stories進行篩選,并将其“粘貼”起來,成了一個集合了大量短視訊和照的視訊内容。這一功能的即時、短暫性,讓使用者更有種當下生活的感覺。

比如Snapchat在一個名為EDC狂歡節上做的嘗試,EDC Live Story這個功能會出現在現場使用者的Snapchat手機應用内。如不在現場的其他使用者也可以手動添加,看别人釋出的内容。

Snapchat也希望參與活動的使用者能參與到實時事件内容制作過程中。“這是非常‘這一刻’的事,”Snapchat首席營運官艾米麗·懷特在2014年時說,“這也是這個功能令人激動的一部分。這個功能讓使用者有機會成為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的一部分。”

使用者參與,再加上社交網站的編輯進行人工篩選、聚合使用者釋出的内容,這是2014年一個流行的趨勢,包括Twitter、Snapchat、Instagram和視訊網站YouTube都在招募有記者、編輯經驗的人來做這項工作,例如Twitter嘗試把各種推文聚合起來做突發新聞的Moments。

聚集了大量年輕使用者的Snapchat成功地把Stories功能做起來了。到2014年6月,Snapchat使用者每天會看10億個Stories,比使用者之間發私密照片、視訊的數量更多,比兩個月前翻了一倍。FastCompany認為Live Stories讓使用者可以體驗另一種生活,就好像上一輩人跟電視之間的關系。

但現在這一成功的功能被大公司抄了過去,還搶走了使用者。Facebook此前做過多次嘗試想要從Snapchat那搶年輕使用者,推出了Poke、Slingshot、Bolt等多個模仿Snapchat功能的産品,但都宣告失敗,直到Instagram開始上線Stories功能,今年4月有2億使用者在用這一功能。每天打開Instagram的人裡,一半會在Stories發照片或者視訊。

對于抄襲的質疑,Instagram并不承認這是有問題的。Instagram的産品負責人凱文·威爾(Kevin Weil)在本月16日一次活動上否認這種說法。凱文·威爾稱:“這(Stories)是一種格式,它将會在多個平台上被采用。”他還說這是行業内的正常,拿出來的案例是在社交網站上發推文打“标簽”,這其實最早是Twitter發明的,但今天被幾乎所有的平台所使用。

嗯,至少承認了一個年輕了公司設立了他不得不跟随的行業标準。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