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在上級上司的決議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式進入北韓。對此,猖狂的美國人渾然不覺,在他們眼中,中國軍隊武器落後,根本不值一提,可當志願軍出現在戰場上時,敵人卻一下子懵了,在為期一個月的第一階段中,我軍打法穩健,一步步蠶食敵人。彭老總預判,麥克阿瑟狂妄自大,而他卻叫嚣着"在感恩節前,拿下北韓全境"。
于是,我軍數個集團軍悄悄埋伏,依托山嶺地形,志願軍神出鬼沒,霎時間将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在随後的第二階段,我們将敵人切割成多片,利用大兵團包抄,用下餃子的方式圍剿敵人。與此同時,北韓軍民大力配合,志願軍戰士越打越猛。一時之間,聯合國軍漸漸落入下風,美軍沃克中将發生車禍身亡。

12月,東線三個師突然發起了反擊,沿着長津湖,志願軍出其不意地出現,敵人整個軍團被我們吞掉。在整體潰敗的大勢下,大批美軍向南逃散,趁此良機,在西線,我們以清川江為掩護,向敵人發起打擊。在東線,我們收攏部隊,一路追擊。至此一戰,敵人終于認清了中國志願軍的實力,美軍再也不敢大意,與此同時,真正的決戰也開始了。
不得不說,美軍是狡猾的,在吃了大虧之後,他們立刻發來和談請求。在中美之間,一場戰争博弈談判展開了,不過,沒有實力,任何勝利都是談不下來的,雙方邊打邊談,美國人一直拖延時間,其目的就是為了積蓄力量,妄圖卷土重來,在打完了五次戰役之後,雙方也在三八線附近來回拉扯。
1952年,在五聖山附近,"聯合國軍"調集了6萬餘人,在隻有3.7平方公裡的上甘嶺成為了争奪的關鍵。五聖山之後,北韓北部一馬平川,敵人意圖明顯,集中優勢,一舉擊潰上甘嶺的志願軍,然後拿下大半北韓,占據戰争的主動權。看着地圖,彭老總感慨不已,他下達了死指令,無論如何,上甘嶺都不能丢掉一寸土地。"誰丢掉了上甘嶺,誰就要為北韓的曆史負責"。
彭老總一語中的,中外的軍事家們都關注着北韓戰争的走向,所有的壓力都逼向上甘嶺。10月14日,6萬聯合國軍行動了,他們調集了300多門大炮,170多輛坦克,還有數千架次的飛機配合。敵人猛攻五聖山,面對強敵,秦基偉将軍親自坐鎮指揮,志願軍戰士們群情激奮,沒有人退縮膽怯。
而在上甘嶺戰役發生前夕,高地391的争奪戰已經開始了,我軍嚴陣以待,随時準備反擊。可敵人的一顆炮彈不幸擊中了邱少雲。汽油彈燃起熊熊烈火,邱少雲一下子被大火吞噬,可為了不暴露部隊,他咬緊牙關,甯死不屈。最後,他英勇犧牲,這一悲壯舉動,極大地感染了志願軍戰士們,所有人都落下眼淚。
戰鬥打響後,敵人的炮彈如同雨滴般落下,巨大的轟炸聲震耳欲聾,一個個年輕的戰士紛紛倒在了血泊之中,敵人的轟炸機呼嘯而至,帶着鋪天蓋地之勢,一顆顆凝固汽油彈被投擲下來。一時之間,上甘嶺一片火海,敵人狂轟濫炸,戰士們則匍匐在戰壕之中,等炮彈聲停止後,戰士們拿起機槍,拼命射向敵人。
敵人不斷地向上攀爬,一點點靠近我們,在猛烈的火力之下,陣地反複易手。每一次丢掉陣地,志願軍都會立刻争奪,而在危急關頭,黃繼光用身體堵住敵人機槍眼,戰友們含淚沖鋒,又一次拿下了陣地。靠着頑強毅力,上甘嶺湧現了無數英勇戰士,我們不怕敵人,頑強戰鬥。圍繞着陣地,雙方争奪了59次,小規模戰鬥演變成了大型戰役。
在43天的戰鬥中,中國軍人打出了威武志氣,這一場硬仗震驚了世界。取勝後,彭老總等指戰員更是驕傲不已,有着這樣的戰士,中國人永遠不怕侵略。而遠在在台灣,蔣介石也發出感慨,他雖然屢屢有求于美國,可看到中國軍隊取勝後,他也說出了一句大實話:"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解放軍的對手。美國人說我蔣介石不行,他們又如何呢?16個國家的聯合軍,先進的武器裝備,竟也如此狼狽。"
北韓戰争結束後,新中國正式跻身大國行列,在世界人民眼中,我們不再弱小。有着志氣,有着毅力,中國人民解放軍足以扛起國防重任。經此一戰,新中國打走了頹廢,打怕了敵人,北韓戰争也堪稱新中國的立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