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在上级领导的决议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进入朝鲜。对此,猖狂的美国人浑然不觉,在他们眼中,中国军队武器落后,根本不值一提,可当志愿军出现在战场上时,敌人却一下子懵了,在为期一个月的第一阶段中,我军打法稳健,一步步蚕食敌人。彭老总预判,麦克阿瑟狂妄自大,而他却叫嚣着"在感恩节前,拿下朝鲜全境"。
于是,我军数个集团军悄悄埋伏,依托山岭地形,志愿军神出鬼没,霎时间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在随后的第二阶段,我们将敌人切割成多片,利用大兵团包抄,用下饺子的方式围剿敌人。与此同时,朝鲜军民大力配合,志愿军战士越打越猛。一时之间,联合国军渐渐落入下风,美军沃克中将发生车祸身亡。

12月,东线三个师突然发起了反击,沿着长津湖,志愿军出其不意地出现,敌人整个军团被我们吞掉。在整体溃败的大势下,大批美军向南逃散,趁此良机,在西线,我们以清川江为掩护,向敌人发起打击。在东线,我们收拢部队,一路追击。至此一战,敌人终于认清了中国志愿军的实力,美军再也不敢大意,与此同时,真正的决战也开始了。
不得不说,美军是狡猾的,在吃了大亏之后,他们立刻发来和谈请求。在中美之间,一场战争博弈谈判展开了,不过,没有实力,任何胜利都是谈不下来的,双方边打边谈,美国人一直拖延时间,其目的就是为了积蓄力量,妄图卷土重来,在打完了五次战役之后,双方也在三八线附近来回拉扯。
1952年,在五圣山附近,"联合国军"调集了6万余人,在只有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成为了争夺的关键。五圣山之后,朝鲜北部一马平川,敌人意图明显,集中优势,一举击溃上甘岭的志愿军,然后拿下大半朝鲜,占据战争的主动权。看着地图,彭老总感慨不已,他下达了死命令,无论如何,上甘岭都不能丢掉一寸土地。"谁丢掉了上甘岭,谁就要为朝鲜的历史负责"。
彭老总一语中的,中外的军事家们都关注着朝鲜战争的走向,所有的压力都逼向上甘岭。10月14日,6万联合国军行动了,他们调集了300多门大炮,170多辆坦克,还有数千架次的飞机配合。敌人猛攻五圣山,面对强敌,秦基伟将军亲自坐镇指挥,志愿军战士们群情激奋,没有人退缩胆怯。
而在上甘岭战役发生前夕,高地391的争夺战已经开始了,我军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反击。可敌人的一颗炮弹不幸击中了邱少云。汽油弹燃起熊熊烈火,邱少云一下子被大火吞噬,可为了不暴露部队,他咬紧牙关,宁死不屈。最后,他英勇牺牲,这一悲壮举动,极大地感染了志愿军战士们,所有人都落下眼泪。
战斗打响后,敌人的炮弹如同雨滴般落下,巨大的轰炸声震耳欲聋,一个个年轻的战士纷纷倒在了血泊之中,敌人的轰炸机呼啸而至,带着铺天盖地之势,一颗颗凝固汽油弹被投掷下来。一时之间,上甘岭一片火海,敌人狂轰滥炸,战士们则匍匐在战壕之中,等炮弹声停止后,战士们拿起机枪,拼命射向敌人。
敌人不断地向上攀爬,一点点靠近我们,在猛烈的火力之下,阵地反复易手。每一次丢掉阵地,志愿军都会立刻争夺,而在危急关头,黄继光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眼,战友们含泪冲锋,又一次拿下了阵地。靠着顽强毅力,上甘岭涌现了无数英勇战士,我们不怕敌人,顽强战斗。围绕着阵地,双方争夺了59次,小规模战斗演变成了大型战役。
在43天的战斗中,中国军人打出了威武志气,这一场硬仗震惊了世界。取胜后,彭老总等指战员更是骄傲不已,有着这样的战士,中国人永远不怕侵略。而远在在台湾,蒋介石也发出感慨,他虽然屡屡有求于美国,可看到中国军队取胜后,他也说出了一句大实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解放军的对手。美国人说我蒋介石不行,他们又如何呢?16个国家的联合军,先进的武器装备,竟也如此狼狈。"
朝鲜战争结束后,新中国正式跻身大国行列,在世界人民眼中,我们不再弱小。有着志气,有着毅力,中国人民解放军足以扛起国防重任。经此一战,新中国打走了颓废,打怕了敌人,朝鲜战争也堪称新中国的立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