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27日第15次作業,論文及架構,投資大3000W,周期大2年

                     論資訊系統項目的範圍管理

摘要

2011年 7 月份,我們公司中标了廣東省××市移動統一資訊平台(二期)項目,此公司移動使用者超千萬,屬于移動一類地市公司,我作為項目經理參與了項目建設,項目投資 3500萬,建設工期 36 個月,本項目是以省移動“統一資訊系統運維集中化”為指導方針建設, ××市移動作為業主機關,目标是建設綜合高效的基礎服務平台,為解決目前存在的資訊系統孤島、業務不統一等問題。此項目具有投資工期長、投資額大、項目幹系人多、平台中接入系統多等特點,由于項目存在需求不明确的問題,是以項目範圍成為項目建設最大的限制條件,是以本人對項目的範圍管理控制進行了重點的關注,通過進行範圍管理計劃的編制、範圍定義、制定 WBS 工作分解結構、範圍确定、範圍控制等過程,保證了項目的範圍控制,得到業主機關的一緻好評,2014 年 7 月上線至目前系統運作良好。在此本人結合項目管理經驗對項目在範圍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績和項目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闡述。

正文

統一資訊平台二期項目是在一期的建設基礎上進行的系統整合和業務完善。在項目的一期建設中,資訊系統管理部和各部門中心已經建設完成了本地的統一資訊工作,随着業務的發展,目前系統平台已經不能滿足涵蓋業務系統的需求,包括:①各縣分公司、各部門的資訊系統孤島的問題,因為分散建設導緻業務資料不能共享,故障流程不規範,其他業務資訊不能共享,不利于迎接集團與省公司的年度檢查;②各部門在一期系統建設整合中也是良莠不齊的,對系統的整合能力不足,對敏感業務資料的保密方面都存在缺陷,存在資料丢失和洩露的風險;③各部門業系統各自為政,獨立對流程稽核也會導緻運維業務流程的不規範,存在同類故障處理結果差異性大等問題。本次統一資訊二期平台的建設目的就是為了消除資訊系統孤島,統一業務流程和統一故障處理,做到有章可循,并有效輔助資訊系統管理部監控人員對預警的處理,規範故障管理,有利于集團、省的審計檢查。本系統采用 B/S 架構,應用負載均衡技術、伺服器叢集技術建構、高性能高可用的應用系統,保證了系統平台的高效和穩定。

對項目的範圍管理,包括為成功完成項目所需要的一系列過程,以確定項目包含且僅僅隻包含項目所必須完成的工作。範圍管理首先要定義和控制在項目内包括什麼、不包括什麼。其管理過程包括範圍計劃的編制、範圍定義、建立工作分解結構(WBS)、範圍确認以及範圍控制。下面我将結合本項目的實際情況對這五個管理過程進行論述,其中範圍計劃的編制建立工作分解結構是重點論述的管理過程。

第一,範圍計劃的編制。制定一個項目範圍管理計劃,以規定如何被定義、檢驗、控制

範圍、建立與定義工作分解結構(WBS)。 範圍管理計劃是一個計劃工具,用以描述該團隊如何定義項目範圍,制訂詳細的範圍說明書,定義和編制工作分解結構,驗證和控制範圍。為了保證一個項目管理計劃的合理性,我們必然需要合理、科學的分析方法和技術來支援,結合本項目的實際情況考慮,我們主要采用了專家判斷方法,具體實施方案是:①組成專家組。由業主方牽頭部門、各部門接入系統接口人及我方各派出 1 名對本項目較熟悉的人員組成專家組,業主方派出的人員為此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具有拍闆的權利,各部系統接口人擔任此項目的技術專家,我設方将由我擔任此項目的項目經理作為專家出任此次專家會議;②召開具體的專家會議。會議上對此項目的範圍計劃進行了組織及确認;③會議結果的确認。此會議後形成的會議成果項目範圍說明書經過三方确認後成為一個可參照執行的項目範圍說明書。通過此方案的實施,為我能順利完成此項目更加增加了砝碼。

第二,範圍定義。項目範圍的定義可以是廣義的,也可以是狹義的,根據項目不同管理

層的需要,再集中結合應用項目的特點進一步闡述。既然完成項目工作範圍是為了實作項目

目标,那麼如何有效地、全部地完成項目範圍内的每項工作,是我們每個項目管理者不得不

思考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我們形成了較為詳細的項目範圍說明書。

第三,建立工作分解結構(WBS)。項目範圍的“圈定” ,并不能代表項目範圍就是可控制的。是以要進一步對項目範圍定義,實際就是對項目工作範圍進一步細化的過程,使項目範圍具體化、階層化、結構化,進而達到可管理、可控制、可實施的目的,減少項目風險。

在項目範圍管理過程中,最常用也是必須熟悉的工作分解方法是工作分解結構(WBS)。 WBS

是一種以結果為導向的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項目所涉及的工作,所有這些工作構成了項目的

整個工作範圍。WBS 為項目進度、成本、變更的計劃和管理提供了基礎。制定工作分解結構的主要方法包括:使用指導方針、類比法、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等。雖然每個項目是不同的,但大多數的項目有相似之處,是以 WBS 能時常被重複使用。同時根據此項目的實際情況,我采用了類比法完成了此項目的 WBS 工作。并且借鑒參照了以前類似項目的 WBS 作為本項目的模闆。這樣既節約了時間也可以借鑒以前類似項目的經驗,可以減少纰漏及錯誤,将 WBS 做得更貼近此項目的需要。此過程的成功進行,為項目的順利進展提供一個可依據的正式檔案,特别是在我方與業主方系統管理部門協作關系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大大避免了系統重複接入建設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建設方的風險,同時也避免了雙方在具體子產品上的的扯皮現象。比如雖然統一資訊平台為我方提供一個統一接入平台,但其中接入的各部系統如OA郵件系統、OA公文系統、NGBOSS客戶資訊查詢系統這些背景的管理權限不屬于我方的接觸範圍,而在此 WBS 确定之前,我方各系統維護商就系統的接入分工、權限分級工作沒有統一指導。WBS 在此項目中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明确了我方負責的統一資訊平台與各資訊系統管理機關的工作子產品範圍,減少了雙方之間的扯皮沖突問題。

第四,範圍确認。項目範圍确認是指項目幹系人對項目範圍的正式承認,但實際上項目

範圍确認是貫穿整個項目生命周期,從開始項目管理組織确認 WBS 的具體内容,到項目各個階段的傳遞物檢驗,直至最後項目收尾文檔驗收,甚至是最後項目評價的總結。由于上個過程工作分解結構的建立比較到位,此過程的工作也進行得較為順利,定期會有部分系統按方案整合。

第五,範圍控制。對項目範圍變更控制的主要工具是建立并運用項目變更控制系統,規

範變更控制,劃清相關責任。由于各系統接口技術專家的存在,此項目接入變更也變得更加完善,任何變更都必須由三方協調一緻後才給予正式變更。是以此項目的變更基本都在控制範圍之内,由于較好地控制了項目範圍變更,業主方的投資也達到了預期的目标,我方也順利完成此項目應該完成的資訊化平台建設工作。

項目範圍管理及控制的有效性,是衡量項目是否成功的一個必要标準,項目範圍的管理不僅是項目管理計劃的一個主要部分,同時在項目中不斷地重申項目工作範圍,有利于項目不偏離軌道,是項目中實施控制管理的一個主要手段。在此項目中我方嚴格實施了項目範圍管理,同時在範圍計劃編制階段采用了專家判斷法,在建立 WBS 階段采用了類比與子產品相結合的方法,較好地完成了 WBS 的建立。在最後的範圍控制過程中,也成立了更加完善的變更控制系統,使得最難控制的變更也得到了較強力度的控制。本項目從驗收到現在,運作情況較好,得到了業主的一緻肯定,項目的成功與成功的範圍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論項目的計劃與監控

一、項目摘要,簡述項目前由,項目投資(大于3000W),項目時限(周期超過兩年)和本人在本項目中所承擔的工作

二、項目背景及項目管理計劃過程程組(中間指出一個小疏忽的地方)

1、編制項目管理計劃

2、編制範圍管理計劃、範圍定義、建立WBS

3、活動定義、活動排序、活動資源估算、活動曆時估算、制定進度計劃

4、成本估算、成本預算

5、制定品質管理計劃

6、制定人力資源計劃

7、制定溝通管理計劃

8、制定風險管理計劃、風險識别、風險定性分析、風險定量分析、編制風險應對計劃

9、編制采購管理計劃、合同計劃編制

三、項目管理監控過程組(中間指出一個小疏忽的地方)

1、監督和控制項目、整體變更控制

2、範圍确認、範圍控制

3、進度控制

4、成本控制

5、品質控制

6、管理項目團隊

7、績效報告、管理項目幹系人

8、風險監督與控制

9、合同管理

四、本項目的經驗教訓

                      論項目的進度管理

二、項目背景及項目進度管理知識領域(中間指出一個小疏忽的地方)

1、活動定義

2、活動排序

3、活動資源估算

4、活動曆時估算

5、制定進度計劃

6、進度控制

三、本項目的經驗教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