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國後鄧華僅為軍區副司令:竟指揮200萬大軍,令美軍一步前進不了!

建國後的1955年我軍曾經對開國将領們授銜,鄧華僅僅是上将軍銜。與如今不同,建國時期上将前面有十大元帥,十大将軍。鄧華抗美援朝時跟随彭德懷入朝作戰,其官職也僅僅是軍區副司令,但是之後卻全面指揮志願軍近200萬大軍作戰,上甘嶺戰役讓美軍寸步難行,鄧華是如何做到的?

建國後鄧華僅為軍區副司令:竟指揮200萬大軍,令美軍一步前進不了!

說到鄧華,也是一位文武全才。鄧華在我黨内部也是一位元老級别人物。鄧華生于湖南一書香門第,畢業于南華法政學校。1928年參與了朱德發動的“湘南暴動”。至此後,鄧華一路跟随我黨經曆曆次“圍剿”、長征、抗日直到建國。在抗日戰争期間,鄧華擔任115師685團政治部主任。685團是115師主力團,在平型關大捷中正面迎擊日軍,将日軍死死摁在山溝中。

建國後鄧華僅為軍區副司令:竟指揮200萬大軍,令美軍一步前進不了!

抗美援朝戰争爆發時,鄧華還遠在海南島。此時的鄧華為廣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正組織部隊解放海南島。中央一紙調令,鄧華匆匆北上,跟随彭德懷趕赴北韓作戰。入朝作戰後,鄧華一直跟随在彭德懷元帥身邊。由于條件艱苦,就連彭德懷元帥都隻能住在潮濕的山洞裡。鄧華每日的工作相當繁重,經常工作到深夜。有時候困得實在受不了就吃兩口茶葉消除疲勞,長期的艱苦環境和大量工作讓鄧華不堪重負。

建國後鄧華僅為軍區副司令:竟指揮200萬大軍,令美軍一步前進不了!

其實一開始彭德懷元帥下面有三個副司令,即洪學智、韓先楚、鄧華。但是洪學智長期負責志願軍沉重的後勤工作無法抽身,而韓先楚在各地督戰,也很少在彭德懷身邊。是以,鄧華就成了彭德懷元帥身邊不可缺少的副手。鄧華在1952年迎來了生涯巅峰。

建國後鄧華僅為軍區副司令:竟指揮200萬大軍,令美軍一步前進不了!

1952年4月彭德懷元帥回國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鄧華在6月成為志願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在擔任代司令員期間,指揮北韓境内志願軍17個軍135萬人,北韓人民軍40多萬人,總計近200萬人的部隊作戰。此時的志願軍武器已經更新換代,在蘇聯的援助下,大量的無後座力炮、迫擊炮、高射機槍裝備于志願軍團級機關。此時的志願軍已經不是小米加步槍,開始使用半自動步槍、沖鋒槍。

建國後鄧華僅為軍區副司令:竟指揮200萬大軍,令美軍一步前進不了!

1952年的鄧華指揮志願軍發動秋季攻勢,殲滅2.7萬人,奪取60多個敵軍陣地。為了在談判中增加籌碼,美軍發動了“上甘嶺戰役”。我志願軍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守住上甘嶺陣地,證明了我軍不僅是運動戰,陣地戰上依然不懼怕所謂的“聯合國軍”。而後,美軍老實了,李承晚的南北韓政府并不老實,竟想憑借孱弱的韓軍挑釁。鄧華果斷下令志願軍反擊,發動“金城戰役”。管美軍叫父親的韓軍(韓軍之父範弗裡特),怎是志願軍的對手?金城戰役鄧華集中1000多門火炮以泰山壓頂之勢殲敵7.8萬餘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