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因殺害楊虎城被槍決,34年後妻子給沈醉寫信:我丈夫不是兇手

“我特來信鄭重地向你申明一個事實,我的丈夫張靜甫沒有參與殺害楊虎城将軍……可是,你在你寫的《軍統内幕》等書中指明我丈夫是殺害楊虎城将軍的主要兇手……”

1984年,沈醉收到了一個女人的來信。不久之前沈醉出版了《軍統内幕》這本書,披露了不少自己所知的内幕,其中就包括殺害楊虎城的特務張靜甫的身份,誰知道書剛出版,就遭到了“抗議”。

他因殺害楊虎城被槍決,34年後妻子給沈醉寫信:我丈夫不是兇手

撲朔迷離

1950年,張靜甫因為參與殺害楊虎城被槍決,他的妻子曾慶雲過去對此并沒有多說什麼。可是34年後,在看到沈醉在書中言之鑿鑿地說張靜甫是兇手,曾慶雲卻忽然給沈醉寫了信,信中曾慶雲提到這樣幾件事:

第一,楊虎城被害時,自己和丈夫張靜甫在貴陽,是以張靜甫絕對沒有作案時間;

第二,張靜甫在盧漢起義時,也曾配合起義并做了登記,隻是一直無人查明。

這可讓幹了半輩子特務工作的沈醉都摸不着頭腦了,張靜甫不是殺害楊虎城的真兇?可他分明記得楊虎城被殺害之後,是張靜甫親自去領的賞呀?

而且1950年張靜甫被判死刑,要真不是他幹的,他為什麼不喊冤,就這麼死了?至于張靜甫有沒有參與盧漢起義,那更是一筆說不清的糊塗賬,這一封信,可讓沈醉發愁了。

他因殺害楊虎城被槍決,34年後妻子給沈醉寫信:我丈夫不是兇手

思來想去,沈醉覺得這件事情還是要查一查,他提筆給雲南公安廳寫了一封信,請他們調查一下這樁曆史遺留問題。公安廳主任孫川接到信後,立刻找到了曾慶雲家裡,詢問她當年的情形。曾慶雲肯定地表示自己說的句句屬實,但是孫川手裡的資料卻顯示不是那麼回事。

資料顯示,當年張靜甫是楊虎城身邊的軍醫,楊虎城被軟禁期間,他一直跟随在楊虎城左右,是以楊虎城對他非常信任。然而楊虎城沒有料到,自己身邊的軍醫卻為了金錢利益投靠了自己的敵人,當時毛人鳳計劃殺害楊虎城,是以對張靜甫許以重利,讓他出面力勸楊虎城前往重慶,而楊虎城正是在重慶被害。

他因殺害楊虎城被槍決,34年後妻子給沈醉寫信:我丈夫不是兇手

千裡追蹤

這是闆上釘釘的事實,單憑這一條,楊虎城被害一事,張靜甫就有着不可推卸的罪狀。這些事情最大的證人就是沈醉,無論是張靜甫出面勸說楊虎城,還是後來張靜甫代表參與此事的14個特務前往重慶領賞,沈醉都是清楚的。

是以1949年的時候,也是沈醉把張靜甫的名字報給了雲南公安廳。

對于張靜甫最不利的證據就是在楊虎城死後,他去重慶領賞這件事情,軍統又不是做慈善的,張靜甫如果不是兇手,這份獎金還能落到他的手裡?再說了,曾慶雲既然知道丈夫無辜,過去的那麼多年,她為什麼一言不發?

他因殺害楊虎城被槍決,34年後妻子給沈醉寫信:我丈夫不是兇手

看起來,這很像是曾慶雲無理取鬧,可是作為調查人員,孫川不能如此武斷地下結論,她注意到一個問題,其實,沈醉當時并不在殺害楊虎城的現場,是以他對于張靜甫是兇手的論斷,其實也并不完全合理,萬一事情就是這麼湊巧,張靜甫當時真的沒有下手呢?

孫川沒有放棄,而是繼續投入了調查,她必須查出當年事情的真相,能夠為張靜甫做出有力證明的,除了曾慶雲,或許還有當年的特務,如果能夠找到一個目擊者,案子就簡單多了。

孫川開始在全國奔波,這不僅僅為了張靜甫,也為了枉死的楊虎城将軍,更是出于一個警務工作者的責任,哪怕張靜甫罪大惡極,可是不該他背的黑鍋,就是不能讓他背,貿然把罪行推給張靜甫,反而是讓真正的兇手逍遙法外。

他因殺害楊虎城被槍決,34年後妻子給沈醉寫信:我丈夫不是兇手

真相大白

幾個月之後,孫川雖然沒有找到證人,卻無意間找到了一份來自毛人鳳的指令,毛人鳳在楊虎城赴重慶的時候,給張靜甫下了一道指令,指令他帶着14個特務在貴陽原地待命兩個星期。看到這個證據,孫川倍感驚喜,兩個星期?也就是說,曾慶雲說的是實話,張靜甫确實留在了貴陽,沒有去重慶,那麼他就的确不是殺害楊虎城的兇手。

孫川随後又确認,殺害楊虎城的人是特務楊進行、楊欽典等人,可是,既然如此,張靜甫為何領賞,為何認罪?孫川經過探訪得知,原來,張靜甫隻是一個被推出去領賞的倒黴蛋,當時,凡是參與了楊虎城一事的人,不論是參與了哪個環節,都有不同程度的賞賜。

他因殺害楊虎城被槍決,34年後妻子給沈醉寫信:我丈夫不是兇手

楊進興等人老奸巨猾,不願出這個風頭,就忽悠着張靜甫代表衆人去領了賞。至于張靜甫為何不喊冤也有了結果:他的确有罪,哪敢喊冤?隻是,他的确沒有殺害楊虎城罷了。

在雲南起義的時候,張靜甫被困在城中,也非常識時務地選擇支援起義,不過後來他人都死了,自然也就沒人在意這些事情。

曾慶雲之是以現在才給丈夫喊冤,不為别的,隻是因為家中的孩子們為了這件事情受盡白眼,如今沈醉的書籍出版,張靜甫這兇手的名字被議論紛紛,曾慶雲沒有辦法,隻好給沈醉寫信,希望事情還有回旋的餘地。

沈醉得到孫川的調查報告後,也非常懊惱,後悔自己當年武斷地把這罪名扣到了張靜甫身上,随後,沈醉特意請了張靜甫的遺孀和兒女來到家中,親自向他們道歉,兩家人達成了和解,沈醉也對書中的内容做了修改。

他因殺害楊虎城被槍決,34年後妻子給沈醉寫信:我丈夫不是兇手

孫川的努力有了回報,她終于成功破譯了這場幾十年前的迷局。很多人不明白,孫川到底為什麼如此執着,張靜甫不無辜,就算證明他沒有殺害楊虎城,又有什麼意義?然而對于孫川而言,真相就是最大的意義,很多人希望大案要案毫無争議,一夜告破,但這根本不可能。

任何人都可以草率,警務工作不能草率。今日她為張靜甫洗脫了罪名,明天更多的無辜者會是以受益,公平公正,永不言棄,追尋真相,才是孫川看重的職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