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瓷器中的老牌貴族:元青花收藏趨勢

瓷器中的老牌貴族:元青花收藏趨勢

元青花瓷器,自1985年前後就己有出土了。因為當時國際市場有收藏需求,香港、澳門的商家和收藏家也相當重視,不斷的到内地偷偷的尋覓。但那個時候資訊閉塞,内地商販的眼力相對還比較差,對國外的行情價格也不太了解。是以被眼力好的港澳古玩商以及藏家,以幾百、幾千元的價格買了便宜撿了漏,走私到了港澳。1995年之前的幾年中,内地與港澳己形成了地下走私網絡,如果不是行家,不進入這個極小範圍的網絡商圈,是絕對看不到真品、買到真品的。實際上那個時候也并不是經常有元青花瓷器出土,出土數量是極少的,幾年能出一件己經是難得了,而且有些瓷器品位并不高,有不少缺肉或殘破的。但是隻要有出土,賣家便迅速尋找買家。買家也立即看貨出價,這時消息也不經而走,很快在行内傳開。雖然消息被洩露了,但是在行裡知道此事的絕沒有通風報官的。

随着1997年的香港回歸,以及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市場逐漸轉換到國内。這個時候業内的商家行家,己經具備了收藏實力。隻要遇到出土,在消息還未被傳出去的第一時間便買下,然後立刻密藏,從此絕不再曝光。這就是後來為什麼專家們不承認民間有元青花出土事實的原因。不單單是元青花,凡是民間出土流散的古玩文物,都不能讓專家們獲得任何資訊。這還包括其他一些原因。但也并不說明民間有很多元青花瓷器。自2000年以後,愛好者開始收藏元青花,有了需求就有了市場,但是找到真正的元青花談何容易呀。可是尋找元青花的藏者多,出的價錢也高,真品又沒有,而且極難找到,為了賺錢隻能造假,是以這個時期大量的赝品開始泛濫。由于愛好者入門時間不長,又缺乏知識眼力和市場經驗,心裡面又總盼望買到國之重器。發現拍賣的和博物館的都是大器物,是以也都喜歡大件器物,也幻想收藏精品。

造假者們為了賺錢也就專門為他們制造大瓶、大礶、大碗、大盤子。并且以不貴也不便宜的中間價格售出,讓藏者誤以為是摟薄撿漏的價錢買下。短短的幾年裡,很多收藏家手裡都有三五件元青花精品,而且都堅定的認為自己的才是真品。通過對愛好者的大量藏品考查後發現,實際上幾乎沒有一件是真元青花。經過與藏者們的交流才知道,原來他們收藏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就不正确。他們不知道買古玩要走什麼管道,買賣的交易方式和方法是怎樣的,。以及行情價格。這些都有專業規制的。如果不懂不了解這些複雜的隐秘環節和過程,便極難買到真品,這也是收藏古玩必須懂得的重要前提條件。對于喜歡但不精通的藏者,按老古玩行業的話說,不懂也沒關系,隻要花錢不多,瞎買、,瞎藏、瞎玩,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