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題誦讀|邱婧:老鏡子

【總第2252期】

學好黨的曆史 | 講好紅色故事

作品:老鏡子 | 朗誦:邱婧

來源:章江路國小東校區黨支部

報送:章貢區委組織部 章貢區教體局

在興國縣,茶園鄉的教富村,每當夕陽餘晖映照之際,總有一位老人佝偻着身軀,腳踏門沿,深情遙望着遠方的山路,一遍又一遍地喃喃自語:“才蓮,你還好嗎?你在哪裡?你可知道,我在家裡等着你呀……”在無盡的思念中,她等啊等啊,一等就是70餘個春秋。

1920年初春,年僅9歲的池煜華成了李才蓮的“童養媳”。1928年除夕,兩人正式結為夫妻。婚後的第三天,丈夫便離家參加革命。分别時,李才蓮贈給妻子一面小鏡子,叮囑她說:“如果哪一天,有人說我犧牲了,你千萬不要相信!無論如何,你要等着我。革命成功了,我一定會回家,回來接你。”池煜華接過丈夫手中的鏡子,莊重地點了點頭:“放心吧,我等你!”

1934年秋, 池煜華聽說李才蓮在瑞金打遊擊,便決定去尋找丈夫。但是她踏遍了整個閩贛山區,翻山越嶺,挨家挨戶地尋訪了一年,還是沒有找到丈夫。

在那守望的歲月裡,每天清晨,池煜華總要對着丈夫送給她的鏡子,梳理她長長的思念;10年、20年過去了,她帶大了養子,拉扯大了丈夫的5個弟妹。30年、40年過去了,她為丈夫的祖母、父母養老送終。烏黑的青絲被歲月風霜染成了滿頭白發,高高的木門坎上,踏出了一道深深的豁口。而在悠長時空的另一端,年僅22歲的李才蓮,在瑞金銅缽山壯烈犧牲。

朝朝暮暮,秋去春來,池煜華用一生的韶華兌現了一句莊重的諾言。池煜華那瘦弱的身軀,是千千萬萬蘇區人民的縮影;她那雙深情守望的眼睛,永遠閃爍着蘇區幹部獻身共産主義理想的光輝。

來源:贛南日報

編輯:謝忠英 校對:彭芳

值班主任:明心武

編審:李忠生 陳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