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妻子苦等70年後得知丈夫被殺,偉人卻下令不告訴她,最後恍然大悟

妻子苦等70年後得知丈夫被殺,偉人卻下令不告訴她,最後恍然大悟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令人眷戀和期待的愛情,例如令人神往的相濡以沫的愛情,無論在和平年代還是在戰争年代,都會出現令人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愛情,也有因為戰火,相愛之人天各一方,終生不再相遇。

在我國抗戰時期,就有這樣一位紅軍将領,在戰争時期,他與妻子失去了聯系,但是主席并沒有将他犧牲的消息告訴他的妻子,然後,知道她的妻子苦苦等待了70年之後才得知她的丈夫已經去世的消息。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他是誰?為什麼要對他去世的消息進行保密呢?

這位犧牲的将領叫

李才蓮

妻子苦等70年後得知丈夫被殺,偉人卻下令不告訴她,最後恍然大悟

李才蓮,茶園鄉教富村河塘人,出生貧苦農家。幼時,李才蓮飽受地主老财的壓迫。雖然家鄉的山水如畫,風景秀麗,但同所有窮孩子一樣,他的童年生活并沒有多少色彩。所幸的是他的父親比較開明,有遠見,盡管家裡柴米油鹽都難以應付,還是借錢把李才蓮送進了茶園豪溪的青年學校。李才蓮深知讀書機會來之不易,是以勤奮好學,成績始終保持優異。

1928年,參加秘密農會,開始走上革命道路。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産黨。1929年8月,奉令調萬安文治區(黃塘)進行革命工作。這裡是遊擊區,通過他深入群衆宣傳革命、發動群衆起來鬥争,使這個地方成為楊段縣屬的紅色區域。

1930年春,李才蓮入贛南幹部學校學習,結業後,分派至贛西南的上猶縣工作。随後又調贛南辦事處工作。1931年李才蓮回上猶任中共營前區委書記。其間曾出席江西省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同年春,紅軍攻打贛州,他參加地方工農武裝随紅三軍團參戰。9月,任少共江西省委兒童局書記,後又轉任少共江西省委書記。

1933年,轉任少共福建建甯中心縣委書記。

後來在1935年4月,遊擊隊在瑞金銅缽山區被國民黨政府軍包圍。突圍時,警衛班的一個叛徒将他殺害,那時的他風華正茂,年僅21歲。

主席得知李才蓮被殺之後非常惋惜,後來了解到他家中情況之後,他随即将李才蓮犧牲的消息隐瞞下來。

妻子苦等70年後得知丈夫被殺,偉人卻下令不告訴她,最後恍然大悟

因為,李才蓮家中還有一位年輕的妻子,她一直在苦苦尋找等待着丈夫的歸來。那時候年僅九歲的池煜華被送往李家給六歲的李才蓮當童養媳,兩人青梅竹馬,後來十七歲的池煜華與十四歲的李才蓮結婚了。婚後的三天便離開了妻子,投身于革命鬥争中。忍不住思念的池煜華來看望李才蓮,臨走時李才蓮對她說,“革命成功後,我一定回家!”

過了很長時間,他的妻子池煜華一直沒有收到李才蓮的消息,于是她開始四處打聽,1933年時,在了解到丈夫的工作地點後,池煜華堅持步行了五六天,走到了丈夫的工作機關,她表示,她希望能跟在李才蓮的身邊幫助他工作,而不是一個人在家苦苦等待,但出于現實因素的考慮,李才蓮還是拒絕了池煜華。從那時開始,便進入了無休止的等待之中。

池煜華從長征勝利到抗戰勝利再到新中國成立,一直沒有等來丈夫,但是她始終相信她的丈夫還活着。等着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依舊沒等來李才蓮的歸來,這一等就是70年,大半個世紀啊,令人痛心。

妻子苦等70年後得知丈夫被殺,偉人卻下令不告訴她,最後恍然大悟

在這時期,她還給主席寫過信,詢問丈夫的去向,而當時主席也會用善意的謊言對她說李才蓮一定會回來的。

直到1983年政府給池煜華送來了烈士證書,這時她才知道她的丈夫李才蓮早已經不在人世了,回首看見那個破爛不堪的家門前門檻已經被她坐凹陷了下去,一日日的等待,是活在煎熬與焦躁之中,這是愛情的力量讓她不離不棄。

池煜華大半個世紀的等待是愛情的象征,她默默的,無條件的支援着丈夫李才蓮為革命事業奮鬥着,我們應該為這份偉大愛情而贊揚歌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