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朝皇帝為何不穿龍袍?

說到龍袍,本質上就是工作服。皇上的工作服叫龍袍,大臣的工作服叫官服。無論唐代,元代,明代還是清代,皇上都有自己的龍袍,而且自稱為“朕”。所謂龍袍,說穿了就是一件明黃色的大袍,在上面繡有多條龍,但是注意觀察宋朝的皇帝就沒有龍袍,而且也從來沒有說過“朕”這個字。

龍袍作為皇帝的标志之一,宋朝皇帝為什麼不穿龍袍呢?

這個和宋朝初年的審美觀念有直接的關聯,當時認為樸素典雅是一種很高尚的美,從現在看當時流傳下來的畫風,詩詞,建築,陶瓷器皿,甚至宋代皇帝的陵墓,普遍的風格都是簡約。

宋朝皇帝為何不穿龍袍?

因為經過大唐的繁華盛世,也經曆過骨肉分離的五代十國戰亂,在此之後,不再追求奢侈鋪張,是以即便是貴為天子的大宋皇帝,也不會在這方面大動心思,所謂繁華過後的平淡,這也符合時代的要求。

宋朝皇帝為何不穿龍袍?

那麼不穿龍袍穿什麼呢?從宋代給皇上的畫像中可以看到,就是一件簡單的大紅色或者淡白色的袍子, 在腰部有一根黃色或者紅色的腰帶,帽子和鞋是黑色的,都沒有任何的裝飾,是以這一身着裝是非常簡約的。

另外,無論哪一個朝代,“朕”這個稱呼是皇帝專用,除此之外,任何一個人用都會以謀反論處,這樣一個獨有的稱呼,宋代皇帝卻放棄了。曾經有人因為這件事,問過宋朝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

宋朝皇帝為何不穿龍袍?

趙匡胤的解釋很簡單,意思就是說自己能夠當上皇帝,無非就是陳橋驿的黃袍加身,很多人都是當年一起出生入死,一起同吃睡的弟兄,在他們面前自稱為“朕”,覺得很不好意思,也沒有必要,是以就自稱為“官家”。

宋朝皇帝為何不穿龍袍?

确實也是這樣,宋太祖趙匡胤确實善待了那些開國功臣和自己當初的兄弟,既然皇帝都當上了這些虛的稱呼,沒有什麼意義。除了顯示趙匡胤高超情商之外,也展現了自己的自信,還留下美名何樂而不為呢!

繼續閱讀